伊斯坦布尔(一)穿越千年文明的猫之城

一人一故事,一梦一人生
全部原创,转载敬请注明来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四月底去了伊斯坦布尔,这是第三次来到这座城市。尽管少了首次来时的新鲜感,但只要提起土耳其,首先进入脑海的依旧是伊斯坦布尔 



在我的心目中,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的心脏和脉搏欧亚的土地、海、文化在这儿交汇。古今建筑比邻而立,人穿越千年文明,而城市的躁动又让人感受到今日土耳其的脉动。变幻万千的光影使得博斯普鲁斯海峡(Bosphorus)分分秒秒都在呈现崭新的画面。世界上难得有这样一座城市,可以同时体验东西方文化,可以随时切换历史和当下倘若只有时间土耳其一个地方,那就选择伊斯坦布尔吧。 

伊斯坦布尔的老城区和新城区 

由于伊斯坦布尔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成了东西方文化、宗教和贸易的交汇点。这座城市位于土耳其西北部,地处欧亚大陆交界处,是世界上唯一横跨两大洲的城市。黑海和马尔马拉海之间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横穿这座城市把城市一劈为二,西侧是欧洲,东侧是亚洲。 

西侧的欧洲部分被金角湾 (Golden Horn) 分割成两个区域——老城区(法提赫区 Fatih)和新城区(贝伊奥卢区 Beyoglu)。 

老城区是伊斯坦布尔最古老的部分,曾是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核心。最著名的历史遗迹,如圣索菲亚大教堂、蓝色清真寺、托普卡帕宫(Topkapi Palace)、大巴扎(Grand Bazaar)和地下水宫(Basilica Cistern)等都集中在老城区。 

新城区是19世纪以来,土耳其现代化象征。这里有热闹的独立大街(Istikal Caddesi)塔克西姆广场(Taksim Square)、加拉达塔(Galata Tower)和多尔玛巴赫切宫(Dolmabahçe Palace)等地标 

曾在2011年和2015年来过伊斯坦布尔。第一次住在新城区,因要去访问Bogazici大学,而该大学位于新城区。Bogazici 是土耳其语,意思是博斯普鲁斯海峡,所以用英文是 Bosphorus University,中文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大学。该大学成立于1863年,是土耳其享有盛名的研究型公立大学。校园在海边,风景美丽(见以下两张校园照片)

 



该大学给我的另一奇特印象是,校园里处处是野猫它们旁若无人自由出入各个教室办公室。哪怕教授正在讲台上授课,它们也会进去东张西望,我行我素,俨然是大学的“苏丹”(君主)。师生不但不禁止,反而拿出猫食奉献给野猫享用。问起为何有这么多野猫,方才得知伊斯坦布尔的另一雅号是“猫之城”。 

爱猫首先来自于伊斯兰文化中的猫崇拜。在伊斯兰教中,猫被视为洁净、优雅的动物。传说先知穆罕默德非常爱猫,宁愿剪掉衣袖也不打扰熟睡的猫。土耳其人普遍尊重猫,对充满善意。 

另一大原因是,伊斯坦布尔的老建筑多为木头结构,鼠患严重。猫被广泛饲养,成了城市生态的一部分。同时,伊斯坦布尔居民习惯了社区共养猫,流浪猫被视为“社区的宠物”,而不是无爹无娘的孤儿,居民会在街角放置猫食和水,甚至建造猫屋。以下是伊斯坦布尔街上的猫,看上去胖乎乎的,神态淡定。 





2015年又一次伊斯坦布尔,那次住在老城区,以方便参观不同的历史遗迹今年四月参加土耳其旅行团之前,提前几天到达。除去一天参加了布尔萨一日游,还在伊斯坦布尔自由行三天,之后又随团在伊斯坦布尔玩了一天,总共四天。 

跟团打卡伊斯坦布尔著名景点 

由于旅行团要参观的景点是伊斯坦布尔最著名的(也是多数游客的必去之地),因此先介绍跟团游的个主要景点吧。

旅行团在伊斯坦布尔只安排了一天的参观活动,从早到晚,马不停蹄去了圣索菲亚大教堂蓝色清真寺、托普卡帕宫、香料市场,外带蓝色清真寺前面的苏丹艾哈迈德广场和附近的商业区。可想而知,一天安排这么多活动,无非就是去打卡特别是在托普卡帕宫,导游(穿黄衣)滔滔不绝讲了一小时,把每个展馆的文物介绍一番(见下图),我们都听累了,最后只留给我们一小时参观时间。不知导游是怎么想的,游客都希望亲眼看看实体文物,而非只抽象介绍。之后在其他景点,导游也是非常来劲地解说,实际观赏时间相当紧促,这恐怕是跟团游非常普遍的一大短处吧。 



四个景点是:

1. 圣索菲亚大教堂有近1500年历史,最初是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于公元537年下令建造东正教主教堂这座建筑以其巨大的圆顶闻名于世,直径超过30米,高达55米,是拜占庭建筑的巅峰之作。一度曾被改为清真寺,后成为博物馆,如今恢复为清真寺。它的马赛克壁画尤其著名。 

由于现在底楼是清真寺,游客只能上二楼参观。2011年来的时候,仍是博物馆,底楼二楼均对外开放(下图中前几张摄于2025年,最后两张2011年)。



 











2. 蓝色清真寺正式名称为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是伊斯坦布尔最具代表性的地标之一。建于17世纪初,旨在与圣索菲亚大教堂相媲美。这座清真寺内部装饰使用了超过两万块蓝白相间的瓷砖在阳光下泛出柔和的蓝光,令人叹为观止。它拥有六座宣礼塔象征着伊斯兰教的六大信仰支柱六信)——信安拉、(执行安拉命令的无形)天使、经典(如古兰经)使者(如穆罕穆德)后世、前定。

 





3. 托普卡帕宫建于1459年,是奥斯曼帝国最具代表性的皇宫,地理位置极佳,俯瞰金角湾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直到19世纪中叶,这座宫殿曾是奥斯曼苏丹的主要官邸。如今,托普卡帕宫成为博物馆,收藏了各种文物,如瓷器、武器、珠宝、服饰、伊斯兰书法等。在一个宫殿耳濡目染了宣教师诵经。下图中的头两张摄于2011年,那时进出宫殿无需安检,刚进门正好遇到一队帅兵。之后照片的顺序是:宫殿入口的卫兵、宫殿阳台、阳台外的景色、穆罕穆德的脚印、诵经的宣教师、宫殿中的图书馆。

 















4. 香料市场(Misir Carsisi),建于1663年,是土耳其第二大室内集市(第一大是大巴扎),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香料市场。这里出售各种香料和土特产(如土耳其软糖、果干、果仁、橄榄、花茶等),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香料的气味。由于伊斯坦布尔是丝绸之路的最后一站,香料市场出售从东方(亚洲)运来的香料,是欧洲人寻找憧憬东方浪漫之地。下图是香料市场内外。





为时一天的伊斯坦布尔跟团游感觉不怎么样,首先是没时间任何景点,其次是各个景点人满为患比起十年前,游客人数似乎增加了2-3倍,尤其在托普卡帕宫,不少宫殿挤得水泄不通,感觉就像是在排队上公车或是去自助餐厅打菜,受控于一种不言而喻的节奏,任何动作慢一点的,都可能引发他人的不满 

总而言之,那天花了许多时间排队,排队入场(跟十多年前不同,现在要安检了)。由于游客太多,几乎每个宫殿和景点前都有长等待进入。此外,在较好的位置拍照,也需要排队。要是有人在拍人物特写,那就耐心等待吧。最后,排队最长的,是上卫生间(旅游辅助设施完全跟不上游客的增长,排队15-20分钟上卫生间常见)。 

鲁米的诗歌 

从香料市场联想到鲁米的一首短诗,诗中有一句提及了来自东方的香料。 

在博文土耳其跟团游(三)异彩纷呈的卡帕多细 中曾简单介绍了伊斯兰世界中著名的神学家、哲学家、诗人贾拉鲁丁·鲁米(Jalal al-Din Rumi, 1207-1273)  

鲁米的诗歌围绕着三个核心:爱、生命觉醒首先,鲁米认为爱是灵魂的本源,超越宗教和文化。二是生命虽无常,灵魂则是永恒的。意思是,肉体只是灵魂暂时的载体,死亡在鲁米笔下不是生命终点,而是灵魂回归本源的旅程。三是人应该放下执念,追求内心的光明和觉醒。有人把第三点视为鲁米诗歌的灵魂所在,融合了哲思和情感,让读者感受到跨越时空的心灵共鸣。我很喜欢以下这首短诗。 

《给你的礼物》 

你不知道,

给你选一份礼物,

会那么艰难,

似乎什么都不合适 

为什么要送黄金给金矿 ,

或送水给海洋 ,

我想到的一切,

都是像带着香料去东方。 

给你我的心脏,

我的灵魂,

无济于事,

因为你已拥有这些。 

所以

我给你带来了一面镜子,

看看你自己,

然后记住我。

土耳其的国花是郁金香,虽然现在人们把郁金香和荷兰捆绑在一起,事实上,郁金香源自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时代,代表着优雅和繁荣。下图是街上盛开的郁金香。





图片均为原创 

待续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去三次啊,羡慕!我还没有去过呢。跟海风游!
觉晓 发表评论于
@海风老师,哈哈。我不爱读中国历史,仅知道那个通俗的。
你抬头见喜。我在巴黎也有。到达第一晚附近溜达,看见路灯下莎士比亚书店招牌。
多伦多公共图书馆的《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是我读到书评推荐进了几本。:)这样,我才读到。
蓝山清风 发表评论于
老城区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蓝色清真寺、托普卡帕宫修缮和保存良好,让人叹为观止,尤其具有1500年历史的大教堂,看上去依旧雄伟壮观,美轮美奂,实在不可思议。进托普卡帕宫参观"感觉就像是在排队上公车或是去自助餐厅打菜,"听起来有点恐怖,这或许是人们去欧洲旅游的常遇到的烦恼。谢谢海风姐图文并茂的分享!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读到为猫剪袖之举,想到中国历史上的什么什么”,你是指断袖之癖吗?还是其他有趣的传说?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谢谢沉香。我惊奇的是,上课也让猫自由出入,学生可以一边撸猫一边听课,这也太宠爱学生和猫了吧:)。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傻猫儿' 的评论 : 猫猫喜欢猫吧?我也喜欢:),它们聪明得不可捉摸。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悉采心' 的评论 : “鲁米的诗歌语言朴素真诚,有一种深爱却充满了无力感的赤诚,最后出乎意料地送镜子,让人玩味捉摸不透。。。”

我特地去查找了一下,这句比较抽象的解释是唤醒对方的灵魂,在照镜子时,看到自己的灵魂,也想到了跟送镜人的灵魂相会和相知。比较物质的解释是,照镜子,想到了镜子是谁送的礼物,不知不觉就想到了送镜人。两个层面的解释都挺好的,温暖中带着点哀伤。你的更好,“一种深爱却充满无力感的赤诚”。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琪子' 的评论 : 谢谢琪子的鼓励。虔诚的宗教信徒可能有“信”的心理需求吧。无论如何,无条件地信神比无条件地相信某个凡人似乎靠谱一些:)。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以前遇到过鲁米的诗,但不知道鲁米是谁,还以为是中国诗人呢。直到这次去看土耳其旋转舞,才知道这是鲁米教派的宗教仪式。再遇到鲁米的诗,就格外注意起来了。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晓晓好,我也是读了帕穆克的《伊斯坦布尔》,对伊斯坦布尔充满了好奇,尤其是他家住的街区,Nisantasi, 也正好是一位土耳其朋友家住过的地方,听到一些那个街区的传说。终于有机会到了伊斯坦布尔,还不到旅店入住的时间,放下行李去附近消磨时间,抬头一看,路牌上竟写着Nisantasi,太神奇了。帕穆克的书我也看了好几本,那本《纯真博物馆》把人的执念写到了极致。真会写啊!
歲月沈香 发表评论于
以前对伊斯坦布尔的了解都是它的城市风光和一些历史古迹,海风姐这篇让我了解了博斯普鲁斯海峡大学,校园很漂亮。没想到,一个大学居然有这么多野猫存在。海风姐跟团游拍的片片都好漂亮,很美。好喜欢。海风姐再次提到鲁米,并分享了他的诗,一定要深入了解他。谢谢海风姐好游记分享。
傻猫儿 发表评论于
那么多猫 真好!
悉采心 发表评论于

本以为很了解伊斯坦布尔,结果一看到“博斯普鲁斯海峡大学”就傻眼,好陌生的名字啊。后面的几所圣殿更是华丽得超乎俺的想象。鲁米的诗歌语言朴素真诚,有一种深爱却充满了无力感的赤诚,最后出乎意料地送镜子,让人玩味捉摸不透。。。

也看了大家的跟帖,真长知识。多谢海风的精彩介绍和大家有趣的分享:))
琪子 发表评论于
你拍的三张蓝色清真寺,太美了。色彩、图形、光线、空间,在诺大的空间里,让我感受到的都是美。
(六信)——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使者、信后世、信前定。多少年前就有桎梏人们思想的信仰(六信),如今依然沿用。
“.....我给你带来了一面镜子,看看你自己,然后记住我”。这句经典语句,简单中透着哲理,真棒。
你的游记非常好看!!!
觉晓 发表评论于
海风老师第二次提及鲁米。前几年读到他的诗句,我也很着迷过,“镜子”常出现。
觉得苏菲派真的神秘。
我喜欢的这句很鲁米的“我们是镜子,也是镜中的容颜。”
觉晓 发表评论于
不敢对先知不敬,但读到为猫剪袖之举,想到中国历史上的什么什么。
觉晓 发表评论于
之前读了《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因读了《纯真博物馆》对帕慕克好感遽增。
没有想到伊斯坦布尔在驱逐流浪狗之后,会对猫友好。
跟读你的游记。:)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悉采心' 的评论 : 谢谢心心!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新林院' 的评论 : 谢谢补充。有意思,海水冲入黑海的情景现在看是震撼,当时估计是恐怖吧。
新林院 发表评论于
【这个黑海洪水假说后来被验证了吗?还是依旧是假说?】
海洋考古学家在土耳其北部黑海沿岸一百米以外的地方发现人类盖的房子和淡水贝壳,说明黑海过去是一个淡水湖,而且水平面比现在低很多。既然是淡水湖,那肯定与黑海是隔开的,否则盐分就进来了。所以,虽然现在黑海洪水假说还是假说,但是能解释很多现象。
《圣经-旧约》里“诺亚方舟”的时间也大致符合。
另外,根据这个假说,地中海水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涌入黑海时的流量,是现在尼加拉大瀑布流量的 200 倍,那是一个怎样惊心动魄的景象!它对古人的心理震撼可想而知。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巨大的心理震撼,使这个事件被辗转流传,写进《圣经-旧约》。
悉采心 发表评论于

先放小板凳,夜读很安静:))

问好海风!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谢谢可可临帖。原来可可还是救助猫咪组织的善心人士啊!大赞!中东不少国家也是流浪猫很多,不过人们对猫还是蛮友善的。埃及的猫跟土耳其长得不太像,土耳其的一个个圆脸,埃及的是尖脸,看上去比较可怜,像是饿瘦了。不过埃及的穷人也是瘦瘦的,可能是一方水土养一方猫吧。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新林院' 的评论 : 感谢知识丰富的新林院,总是能从你的留言中学到新知识。这个黑海洪水假说后来被验证了吗?还是依旧是假说?不管真假,想象一下也非常有意思。伊斯坦布尔是那种让人一眼看不透的地方,有太多想象和假设的空间了,富有诱惑力。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菲儿!伊斯坦布尔除了野猫,还有大批的流浪狗,很多是漂亮的大金毛,就在街上溜达。它们也是市民共同的宠物。
可能成功的P 发表评论于
中东地区的街猫挺多的。我以前服务的一家猫咪救援组织还救了几只需要特殊照料的猫,从那边飞回来的。谢谢海风姐详尽的分享!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yuntai' 的评论 : 谢谢云台兄临帖鼓励。刚看了你去Dubrovnic 的游记,写得真好,一字不漏抄作业。谢谢啦!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谢谢麦子!伊斯坦布尔无愧于猫之城称号,到处是猫,且不怕人,大摇大摆过来跟路人玩耍。幸福的猫猫啊!
新林院 发表评论于
我从小就对地理感兴趣,喜欢看地图。
可是,从地图上,博斯普鲁斯海峡怎么看都不像一个海峡,而像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
后来听到了“黑海洪水假说”。
这个假说认为,黑海本来是一个淡水湖,博斯普鲁斯那里本来是一条陆桥,把黑海与地中海分隔开。
终于有一天,地中海的咸水冲断博斯普鲁斯陆桥,涌入黑海,这个过程持续了大约一年。洪水的通道就是今天形状像人工运河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从此地中海就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与黑海相连。
这个假说认为,该事件发生在八千年前。那正好是《圣经-旧约》及其前身形成的时候,而该事件就是”诺亚方舟”传说里的大洪水。
我站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岸边的时候,想起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心生敬畏。
转到另一个话题。我在伊斯坦布尔逛街,除了品尝种类繁多的 Baklava 以外,另一个爱好就是从小贩那里买现榨的石榴汁。他们把一个整石榴切成两半,放在一个半圆的容器里,用杠杆一压,就榨出一杯紫红色的石榴汁。在索菲亚教堂广场一杯5里拉。离教堂两条街就变成3里拉。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1

第一次知道伊斯兰文化对猫的崇拜!极有风情的城市,赞。
yuntai 发表评论于
海风姐把伊斯坦布尔介绍得详详细细,清清楚楚,真是个跨越两大洲,东西文化交汇的独特城市。以后有机会去,照着你的攻略走一定没错。新周快乐!
麦姐 发表评论于
沙发!我之前一直认为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首都,跟着海风姐终于纠正了自以为是的错误。这里的建筑物都太有气势了!猫猫地位高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