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终于退休了。他是投资界的传奇。从1965年到2023年的平均年回报达到了19.8%. 而同期s&p500的年均回报只有10.2%
别看超额回报仅为9.6个百分点。长期复利效果惊人。如果你在1965年投资了100美元
放在标普500,到2023年大约变成 29,000美元,
投在伯克希尔,变成了超过 39,000,000美元。两者相差了1000倍。
问题是为什么大部分投资人选择自己投资,或者买个股或者买S&P指数。而不去买伯克希尔呢?今天巴菲特退休了,我们是否还应该持有伯克希尔。伯克希尔未来是否还能重塑过去的辉煌。
我在20年前就写文章讨论这个问题,建议大家直接买伯克希尔的股票,不要自己投资。估计没什么人听了这个建议。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3244/200803/24402.html
巴菲特和芒格两个人都是实话实说的老实人,在投资界的口碑极佳。不过巴菲特真的是大家以为的价值投资人吗?他买进卖出股票的策略真的是市场上宣传的价值投资吗?
我曾经以为的价值投资,就是按照买一个business一样买入一个公司。根据现金流计算,当公司的内在价值显著高于市场价格20-30%的时候买入。一旦买入一个公司之后就长期持有。天长地久永远相守。
普通散户投资人会觉得这样的投资不是很复杂,可以很容易就复制的。于是你打开油管,里面充满了各种价值投资课程,教人如何像巴菲特一样做投资的视频。
直到最近我看到这个表格,我被惊呆了。
这是一个巴菲特持有买入公司股票的时间长度表。60%的股票,他买入后在一年内被卖出。更有甚者,将近17%的股票在他仅仅持有三个月之后就卖出了。持有10年以上的股票只有3%。
当然这里面没有显示股票的仓位比例。只是人们脑子里被反复灌输,好像巴菲特的股票都像买入可口可乐和american express这样。一持有就是几十年。其实这样的持股记录只在他股票中的极少的比例。
后续我又读了一下关于巴菲特的研究报告。巴菲特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够简单复制的价值投资。原因如下:
1. 巴菲特 Berkshire’s holdings 从1980 and 2017 持有的股票,65% 是非上市的私人公司,只有35% 是上市公司。
2.巴菲特能够获得更高的回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用杠杆。对的。你没看错。巴菲特不是全额现金买入就完了。历史平均杠杆水平是1.7 to 1。这也解释了历史上Berkshire 股价比整体市场更加动荡一点。巴菲特利用自己AAA的债券评分,和自己的保险公司。让自己能够比市场普通水平拿到远低于市场的贷款。通过insurance float曾经一度他借到的钱比国债T-BILL还低三个百分点。这样的融资能力才能保证他从来不至于fire sale自己的股票。
3. 第三个原因才是巴菲特的选股能力。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核心就是寻找,安全,廉价和高质量的股票。
这个是被讨论的最多的。也是被大家企图模仿的最多的。背后道理我就不再赘述。
4. 第四个原因是卖出股票的能力。我们大部分人是有能力买入一个标的,但是没有能力及时准确卖出一个股票的。
关于卖出的判断巴菲特被讨论的比较少。说得最多的就是永远不卖出。所有关于卖出的经典的原话我摘录如下。
“The best thing to do is to hold a great company forever. But if the business changes in a fundamental way, you need to re-examine your investment.”
“持有一家伟大的公司直到永远是最好的选择。但如果这家公司的基本面发生了根本变化,你需要重新评估这项投资。”
“When we own portions of outstanding businesses with outstanding managements, our favorite holding period is forever... unless we made a mistake in the original analysis.”
“当我们拥有一家出色公司的一部分,并且管理层也很优秀时,我们最喜欢的持股期限是永远……除非我们在最初的分析中犯了错误。”
“We do not sell simply because a stock is overvalued; we sell when we find a significantly better use for the capital.”
“我们不会仅仅因为一只股票高估而卖出;我们卖出是因为发现了更好的资本使用方式。”
可是现实明明不是这样的。大量的股票他很快速就卖出了。关于决定何时要卖出的话,只有这样一句。比较笼统,不是很有可操作性。
“When the facts change, I change my mind. What do you do, sir?”
——这句原话最初来自经济学家凯恩斯,但巴菲特常引用它来表达:如果事实变了,那就该果断行动。
比如到今天依旧不明白为何巴菲特在持有不到一年就全仓卖出了台积电的股票。到底决策过程和背后的逻辑是怎样的?
巴菲特用价值投资选股自然不假。但是不是他成功的全部秘密。普通人可能只看财务报表是学不来的。比如获得低息贷款这样一件事就难倒英雄汉。他卸任CEO之后。上述成功因素的四条里面,还有三条半依旧有效。只是卖出的艺术,继任人不知道能否掌握。
回到最初的问题,巴菲特卸任了。我们还应该持有伯克希尔的股票吗?我倾向他们依旧可以比S&P指数做的更好。买他们股票比自己瞎鼓捣更好。
不过在未来几十年里,伯克希尔可能无法再现超过s&p500将近1000倍的辉煌。道理很简单,市场没有那么大了。伯克希尔目前市值一万亿美元。美国股市总值是70万亿。未来就是拥有了所有的上市公司,也不能在超过市场平均回报1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