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毕业之后,因为没有什么远大理想也没有当上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再加上在上大学的时候学习成绩比较好,就勉勉强强地留校任教了。
其实,我挺不喜欢老师这个职业的:因为当老师每年都教同样的课程,每次都重复着同样的话题除了换了学生之外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新鲜的玩意儿了。但是,当老师的好处就是每年都有寒暑假,每周就那么几次课,自己玩儿的时间也比较多,再加上可以在学校里任意一个系里听课。所以,我就勉强在学校里呆着了。
每年的寒假,我都要到南方的一些学校去参加各种培训班,开研讨会什么的。每年的暑假我也到处去给大学的老师们讲讲课,培训培训他们。但是,我们学校在每年的暑假伊始的几周,都会对我们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要去各地给学校招生。用现在的话来说,我当时就是一枚首席招生官!
学校肯定派那些当领导的,有关系或者在学校里面受过很多年苦的同仁们去好一点的地方,而我们这帮年轻的老师,自然而然地就会派去艰苦的地方招生。我第一年去当首席招生官,是去的山西省晋东南地区的陵川县,一个当时苦不堪言的地方,也是一个让我记忆特别深刻的地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怎么还会有这么穷苦的地方呀?)
第二年我已经不是新兵蛋子了,领导就开始照顾我了,说阿牛你去年去了晋东南招生,吃了不少苦。今年咱给你换一个地方,你去雁北招生,去一个叫做左云县和一个叫右玉县这两个地方招生。
雁北,左云,右玉,多么浪漫的名字呀! 我去!
根据学校领导的安排,我一路颠簸先到了左云县,县教育局把我安排在县招待所住下,第二天就去乡下看学生。
第二天,我和县教育局的领导就骑着二手的白山牌自行车去了学生家里,那肯定是在农村呀。一个院子,有几间土房,一对儿夫妻男人姓白,女人姓什么没说,男主人就介绍这是我屋里的,白家两口子有四个孩子一男三女。这对儿夫妻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现在想要让儿子出人头地,就送孩子上了小学,上了初中,上了高中,由于孩子努力再加上聪慧,家里就期待着祖祖辈辈当农民的家里有人能够上大学。用男主人的话说,如果能上了大学,那就是祖坟上冒了青烟,这辈子孩子给我当牛做马也愿意!
我当时也是个大孩子呀,奶奶的。
县教育局的领导和我从县城里来的时候,在县城里的肉店里“拉”了二两猪肉,中午就在白家吃饭。主人给做的三合面的面条。我和教育局的领导是客人,吃的是捞面,他们一家人是主人,吃的是汤面。(后来拉家常的时候才知道,他们那里每人每年才能分到三十斤小麦,一个人一年也就是二十来斤白面,所以,那里的人过大年的时候吃饺子才能吃到真正的白面。)
吃完饭之后,我就开始了解孩子的情况包括学习情况,考试情况,想学什么专业,今后想干什么等等,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interview。 下午顺便也把小白家里附近也参观了一下。唉,这个左云县比去年去的那个陵川县还穷!
原来准备晚上就回县城了,但是,老白特别诚心的挽留。说来一次乡下不容易,晚上就在家里吃了饭再回去吧。老白媳妇煮了一大锅燕麦粥,里面放了刚摘的玉米,还用中午吃面的肉卤儿熬了茄子,属于招待贵客的规格。
老白家里有一头驴,平时是用来拉车干活儿的。老白交代小白去喂一喂驴,不要光喂草,要加一把燕麦再加两把玉米吧,因为这些天驴要干活儿呢。
当时,我就觉得这燕麦和玉米都是给驴吃的美食和能量棒!
今天和朋友们聚会,每个人带个菜,我没有什么新花样,就卤了几斤酱牛肉带过去,算是餐前餐后都可以吃的嚼食。
朋友们有带各种自己拿手的好菜的,真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
有一位朋友带了一碗脱脂牛奶泡燕麦片和清水煮玉米,还专门说了这些都是健康食品,吃了之后,身体健康百病不生。我立即就想起来我八十年代去左云右玉招生的事情了。也是燕麦,也是玉米,都是吃了之后会像驴一样健壮,像驴一样有劲儿!
天道轮回,四十年一变!四十年前的燕麦玉米到了四十年之后再现江湖,而且还成了健康食品。唯一不变的就是我们吃了之后会像驴一样健壮,有劲儿!
加油,像着驴的力量和健壮的方向努力!
《版权燕麦所有,翻印毛驴不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