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出水面 - 波士顿的四月天 (一)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跑波马的背景

我跑步的经历略微有一点不一样. 我跑过的百迈比马拉松多. 从2015开始跑步, 跑过雅典(2016, 4:54),芝加哥(2017, 4:27), 然后从2018年开始跑的都是超马. 直到2023年抽中了柏林, 一点没有训练(因为紧接着我跑UTMB和登Mont Blanc之后)就去跑了一次(4:17). 我有点吃惊柏林马拉松成绩比我想象的要好, 开始好奇训练一下会怎么样. 柏林之后有将近半年没有什么比赛, 在Kevin Kiptum破了世界纪录那天就决定去跑Big Bear马拉松, 试一试能不能达到BQ. 接下来六个星期就照着Hal Higdon Multiple Marathons Program 训练.

大熊马拉松我跑出了3:47, 有BQ. 之后2024年跑了几个百迈, 今天二月去爬Kilimanjaro, 三月份开始按照 Hal Higdon Boston Bound 的计划 (starting week 6) 开始训练. 这几周除了有一天下雨把 hill repeats 跑成了跑步机上的 interval, 其他所有功课都是一点不差的跟着这个计划.

赛前一周的准备

Tax Day之后就开始加碳, 另外这次我特别注意了一下进出口管理 - 这是因为我在大熊马去了两次#2! 这次痛定思痛, 发誓一定要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我的对策包括做瑜伽,按摩,外加一种Herb Supplement “Swiss Kriss”. 很高兴的跟大家报告一下 - 成功了:)

比赛当日起跑前

(在这里要特别感谢一下小布班长. 我马拉松跑的不多, 如何热身都不是很熟悉, 素昧平生送悄悄话打扰小布,小布非常耐心的给我很多tips, 受益匪浅.)

我有一点人群恐怖症, 周六取号码的时候排队从场外到场内一个多小时,搞得有点头大. 比赛当天早上出了车站门口就已经堵得水泄不通, 上bus之前还有过安检, 组织方人手有些不够, 结果不同的安检入口, 一个非常拥挤一个人少很多,也没有人帮忙疏通一下. 今年的车队也不知道为什么走的很慢的, 一个小时20分钟才到起点. 车上有人说比去年混乱一些. 到了起点之后人潮汹涌, 被人群挤着往前走, 都没有机会酝酿一下情绪就过了起跑线开跑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