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五日游散记(之二)

繁花似锦觅安宁,淡云流水度此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日本东京五日游散记(之二)

   东京城市一日游city walk

(一)浅草寺(Sensoji)

浅草寺(Sensoji)是东京最古老的佛教寺庙。每年有无数参拜者来访, 供奉的是圣观世音菩萨。

早上乘地铁到浅草站(Asakusa)下,顺着标识走不远,就看见马路对面一座古色古香的门楼。

有好几个日式传统服饰打扮的人举着广告牌,用中文或英语上前询问我是否要坐人力车。干脆拒绝之中,恍如来到了n多年前的旅游景点。

过了马路,入眼的便是门前悬挂的那盏巨大的灯笼,上面黑底白边的“雷门”二字,十分醒目气派。据称这灯笼高3.3 米,重达100公斤。连左右两旁威风凛凛耸立着的雷神和风神两尊雕像都有些暗然失色,让人忽略了。



雷门前游客络绎不绝。站在雷门下,可以看见一条热闹的小街。这就是日本最古老的商业街仲见世通(Nakamise shopping avenue)。



这条长达250米的街道,是从雷门到浅草寺主楼的必经之路。不知是我们去得早还是有其他原因,入口处有一些商店都没有开门。

一家连一家的小商铺,出售着五花八门的小纪念品、工艺品和美味小吃。东京知名的特产雷米糕和人形烧小吃店前挤满了游客。日本街头没有人边走边吃,买了食物的顾客一般都会在店旁站立吃完再走。

沿着青石板路,我们买买吃吃走走,终于走过热闹小街,看到路两边的求鉴亭子,一股线香的气味扑面而来。

再往前走就是浅草寺的宝藏门了,这里也挂有一个大灯笼,上写着“小舟町”。二层楼的寺门上面浅草寺三个大字金光闪闪,很多游客在此楼前拍照留念。

楼旁边有座五重塔,据说最上层存有斯里兰卡传来的舍利子。我们没有进入。

浅草寺不需要门票。香火多少随意,寺庙本堂前可以烧香、投币、点蜡烛祈福。还有很多求签点,100日元(円)/签。

我们在楼前捐了香火,入殿拜了观音,求了签。正殿里供奉的圣观音和我们常见的观音菩萨有点不太像。

往盒子里投入一个100日元的硬币,拿着一个小铁罐摇几下直到摇出来一个标有数字的木签,再按号从一排类似中药柜的抽屉里取出纸质解说签。签是一首五律诗,虽是日文但全是汉字,看了能猜出个大概意思来。 

我们一连三人抽到的都是凶签,出行健康都不利。这个结果顿时让人心中一凉,有些扫兴,没了刚才的游玩兴致。鉴桌旁的架子上有几排细棍,上面绑了很多纸签条,据说这样可以祈福去驱散霉运。我们把签纸折成细条绑在细棍上,转头又到角落里的售货柜台上,一人买了一件开过光的檀木手环或香薰挂件,立马戴在手上或随身口袋里。据说这也是凶签化解的方式之一。

(二)东京晴空塔(Tokyo Skytree)

在浅草寺,捐了香火,拜了观音,求了签,买了避灾符,离开满街满巷精巧糕点美食的诱惑,朝着不远处的高塔方位,步行几分钟来到运河边的小公园,隔岸远望东京晴空塔(Tokyo Skytree)。



这个于2012年建成的高塔,高634米,是世界第一高塔。据说这个数字的读音对日本人来讲,会让人联想起旧国名之一的武藏国。而东京晴空塔所在的地区也正是曾经的武藏国。

晴空塔也可以买票在高层瞭望台观景看日落。如果再逛一逛塔下的购物中心和美食街,可能需要半天时间。我们这次没有安排这个行程。

(三)东京车站(Tokyo station)

日本的地铁交通十分发达便利,凉爽的东京车站(Tokyo station)地下街道,四通八达,各种日本特色浓郁的糕点商店、咔哇依的玩偶店,每个商店都不大,又堆满了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有些门前还排着长队,人挤人更显得人气十足。动漫人物街的“东京站一番街”,Hello Kitty、Pokémon 店里人头攒动。引人胃口大开的美食街,有各种盒装便当任选。很多餐馆前都排着长队,几乎全是年轻人。





在这个地下商业街购买日本游的伴手礼品,非常方便。只是,拥挤的人流,相似的小店,处处排长队的美食街,让人在这个地下街里频频迷失了方向。

我和儿子都不喜欢吃寿司。这次日本行我们没有计划吃寿司,日式炸猪排饭就成了我们的首选。东京以炸猪排闻名的餐厅很多,大多需要排队等候,有的还需提前预定。

在地下美食街的一条小巷子里,终于找到了我们备选名单上的一家网红餐厅:矢场猪排。

店面不大,门口有几十人的长队一直排到小巷深处。墙上隔一段就有牌子标注此处等侯约10分钟或15分钟,很是贴心。店门口有人出有人进,井井有条,翻桌速度很快。

有店员拿来一迭菜单,给前面几位顾客挑选。有不同口味的套餐,每份大约都在1500-2000 日元。一会儿又有人来记下每人的订单。

很快,有专人领路带我们进店坐在墙边角落的三个连座上。桌椅是固定的,座位很窄,儿子几乎是挤进去的。桌上有一条隔板,中间有窄挡板遮挡住视线。同时间对面坐下来一对母女,看行为穿着感觉像本地人。

没有店员再次询问,刚坐下,我们点的不同套餐就被准确地送到了各自面前,一张收费单也被轻轻地放在桌边。

我们埋头品尝美味的炸猪排饭,轻声交流着不同的口感和喜好:柔软的肉质包裹着酥脆的炸衣,配上特制的酱汁,外酥内嫩又多汁。

无意中,我的余光透过桌中的挡板瞥见对面的母女俩吃饭的身影:背部挺得直直的,双臂紧贴身体,低头端起碗送到嘴边,静静地咀嚼着。整个吃饭过程中,动作一板一眼,又安静又看似有些拘谨。

我自认为我的餐桌礼仪还是不错的,但在日本的几次就餐,我都只想再悄悄些再轻轻些,以免显得扎眼或醒目。

从进门到付账出门,店员和我们几乎没有语言交流,凭着微笑和手势,安静快速地完成了这次餐食交易。

这种分工合作、这效率、这美味,不愧是网红店,倒是很适合我们这种行程紧凑的游客。

出了迷宫式的地下购物街,我们来到东京站丸之内车站广场(Marunouchi)。庄严气派的车站建筑,前面一片大广场,被一圈高楼大厦包围着。车站传统的红砖外墙与钢筋水泥和玻璃帷幕呈现强列对比,和谐共存,颇具特色。广场前来来往往的人流,推着大小行李箱的众多游客,代表着这个车站的重要与繁忙。

 

(四)皇居东御苑(East Gardens of The Imperial Palace)

午后我们穿街过巷,看看东京的街头景色,步行来到皇居东御苑。

皇居是日本天皇居住的地方,需要提前预约才能定时参观。

我们去的是皇居东御苑,全天免费对公众开放。

从大手门进入,这里有江户城石墙遗迹、护城河,有小竹林、小池塘金鱼假山泉水,还有大片的植物园。

只是这个季节全是绿色,没有五彩的花卉,没有樱花,并不是最美的景色。





 



 

不知是天气炎热的原因还是一向如此,下午的苑内,游客十分稀少。园区很大,我们在酷暑和暴晒中,走走停停看看,大约三小时,也没有逛完整个园区。

也许是我们来的这个季节不对,也许是酷暑降低了游玩赏景的热情,见识过中式园林的精致秀美一步一景,颐和园的奢华和大气,领略过加拿大的好山好水好寂寞,对我来说,这个皇居园区非常干净整洁,非常宁静,也足够大,只是有些平淡和无趣。

(五)银座商业区(Ginza)

银座是东京最奢华的商业区,号称“亚洲最昂贵的地方”。

几条大的商业街上,各式各样的高楼比邻而立,众多国际品牌的百货商店、精品店、餐厅和咖啡馆,大大小小的Logo醒目闪烁,提醒着行人这里的繁华和高奢。



我们随着拥挤的人流,缓缓前行,window shopping 挂挂眼科。

进入银座最大的购物中心 Ginza Six 大楼,随意逛逛。在六楼有一个鸢屋书店,是东京最大的新生态书店,很有特色。

坐电梯上到屋顶的空中花园。中间一个喷泉式小广场,旁边围绕着茂盛的各种树木绿植,还有石椅木凳让人小坐一会。在这么繁华喧嚣的商业街里,有这么一处闹中取静的休息场所,真的让人眼前一亮,大片的绿荫凉爽宜人,在盛夏里一下子就让人心旷神怡。





沿着四周的木板或青石板路走一圈,隔着落地玻璃围栏,看看白天的东京全景,远眺两大高塔—-东京晴空塔(Tokyo Skytree)和日本塔(Tokyo Tower)。





(六)新宿(Shinjuku)

乘地铁去新宿,见见有点不一样风格的东京。

新宿街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这里的人们似乎少了些拘谨和克制,多了些生动和烟火气息。



烧烤小吃一条街,一个个小门店紧紧相连,狭窄的小巷里挂着大小灯笼招牌,有些传统复古风格。头顶凌乱的电线,路边的杂物,透过窗户看到店里面的吃客们在狭小的空间里喝酒撸串,这场景很像是关起门来的大排挡。

离开这条街,我们找到一家网红日本拉面馆。很小的门面,到的时候没有什么人排队。掀开帘子,十几个人围着岛台在安静地吃面,三个青年人在岛台里收票、下面、收碗、清桌,不急不忙。

店里没有等候的地方,在进门处墙上的小屏幕上点单完,就静静地站在吃客后面等候。我觉得有点尬,不知道眼睛该往哪看。

很快就有了座位,上来一大碗面,里面卤蛋肉笋等配料丰富,但这个面汤太粘稠,吃着有点腻口。相比而言,游玩一天的疲劳之下,我更喜欢兰州拉面式的清爽味浓的汤汤水水。儿女们把面都吃完了,我只吃了半碗,实在吃不下,看着其他客人们的空碗,很不好意思地说声抱歉离开。这也是我在日本唯一一次没有吃完的餐食。

出来时,窄小的门口还排着十几人的等候队伍。

我们在日本的这几天,天气晴朗,气候炎热。连续几天达到了36°C高温,酷热和防晒,让city walk十分辛苦,狂饮冷饮。日本的饮料以大麦茶居多,各种不同味道的饮料都会品到一丝麦香味。相比北美,日本的自动售货机里的冷饮不够冰,虽然很健康,但喝了总是感觉不够解渴解署。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