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记忆叫老影院

这一天天的日子就象张白纸,该画啥?如何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在露天广场或影剧院看电影,是我们曾经的小确幸。然而,这些美好的集体印记,如同滴落在湖中的墨水,在光影流转中逐渐地褪色了。在新媒体浪潮席卷之下,电影院,这个往昔的巨人,迈着中弹似的躯体,一直在踉跄着、颤抖着缓行。随后,在新冠疫情卷起的黑色风暴中,巨人终于轰然倒地,没有呻吟,没有挣扎…当下的我们,不再随着转动不停的放映机,去探秘各地的风土人情,去咀嚼世间的离合悲欢。

然而,在我们这个城市里,有些比你我年纪还要老的电影院,却依然在发光发热。它们是勾起我们思旧情怀的一个“痒点”也是安抚我们躁动心绪的几曲和弦。

The Mann Edina Cinema(伊村影院,1934)

The Mann Edina Cinema is NOW OPEN!” 2022年的年初,当我意外地从荧屏上得知村里影院重新开张的新闻时,心里和眼里都充满了喜悦。

The Mann影院我们村家喻户晓的地标性建筑。它总是以形象大使的身份,在本市各种传媒上频频出镜。想必街坊邻里的前辈们,当年在和情人相约时,一定是没少说,“老地方见”。于是,华灯初上时,在老影院的门口,有一道风景叫浪漫的牵手。



疫情之前,我在老影院看过两场电影,其中一部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印象中,影院装饰的调调好像走的是古典风,比较吻合有小资情调的人,上映的片子多是小众风格,这些特质,绝对和连锁大牌影院不同。疫情初期,影院关闭的消息曾让村民们无比郁闷。然而,在那段无奈的日子里,这仅仅是先期报到的无数个坏消息之一。

冬去春来,一直被世上日日发生的大事和身边时时发生的小事缠身的我,竟没有觉察到本地正悄悄地进行着一些变迁。在剧院老房东、Mann影业公司和市政府三方鼎力合作下,村里的老剧院焕然一新,隆重开业了。

在修缮后的影院里,我重启了自己后疫情的观影体验。那是奥斯卡颁奖礼的前日,我去看了获最佳影片提名的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The Banshees of Inisherin)这是一部黑色悲喜剧电影,当我疲惫的大脑开始走神时,我东张西望起来。我发觉,改建后的影院已不那么熟悉了。除了大堂里挂着复古的吊灯,贴着陈旧的海报,各个角落都设计得相当现代,就连那舒适的躺椅都是可以加热的。



更让我大开眼界的是楼上一间金光闪闪的酒吧,你会霎时置身到经典恐怖电影闪灵(The Shining)Gold Room Bar里—淋浴室REDRUM门(反着读哈)、打字机、酒店大堂…特别是当你在享用鸡尾酒时,双胞胎女孩的目光会静默地停留在你的肩膀,令人毛骨悚然。











伊村影院的重建工程,显然走的是“现代化”的路子,还加持了一些有吸引力的包装,旨在呼唤老客户和新生代的回归,也是用心又用力了。这个昔日老字号,曾经目睹过90多年来乡亲们风花雪月下的平凡生活,如今又见证着村民们从迷茫走回日常的不平凡生活。

在周末的一个毕业趴上,我邂逅了市长James Hovland先生,不由地赞起了2.0版电影院,特别是那个金色酒吧。老市长自豪地告诉我,“为了老影院重返大众视野,市政府也是注资了50万,希望大家多捧场哟。”

Heights Theater(亮点剧院1926)

自打被本村影院的金色酒吧惊艳后,我就心心念念地想看拥有不朽生命力的恐怖片闪灵。没想到,我的这个愿望刚好在明州另一家品牌老影院-Heights Theater实现了(*^_^*)。



既然位于Columbia Heights市,Heights影院的名字起得合情合理。影院的经营者很会动脑筋,由于“Heights”又有“亮点”之意,影院每年就以回放主题精典影片为其别具一格的特色。2025的观影亮点是希区柯克电影节HITCHCOCK Film Festival。2023那年的亮点刚好是播放霸榜世界的恐怖片,于是,我有缘在大屏幕前体验闪灵》带来的过山车般的刺激。

Heights剧院相当有感觉,这从我迈进影院大门的一刻就体验到了。大厅里的老式放映机让我们倍感亲切;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古董吊灯,用2600颗埃及铅晶修复,璀璨耀眼。最夸张的是丝绒大幕前放了一台Wurlitzer管风琴,一位穿着夏威夷花衫的演奏员走上去为观众倾情演奏,然后,灯光暗了下来…去餐馆点前菜开开胃,看电影前也能听听音乐静静心,这待遇还从未有过呢。







Riverview Theater(河景剧院,1948)

我最爱的影院非河景剧院莫属了,它算得上是明尼阿波利斯最有影响力的老影院。

影院外景:流线型现代风格(the Streamline Moderne style)



影院内景:镜框式舞台和窗棱式墙面



这里的票价真是超级亲民。2019年看《徒手攀岩》(Free Solo)时,门票仅2、3刀。疫情中影业倍受冲击,价位略涨后也只有5~6刀,便宜得不像话。推门进入影院,你首先会留意到情绪高涨的人们簇拥在零食柜台前。据说,这里的爆米花知名度极高,有人会不看电影,专程来买玉米花:)。



我特别喜欢大堂内营造的氛围。如果你对上世纪50年代的室内装潢风有感,那你算是找对地方了。环顾四周, “邓巴桌子、麦考布凳、赫曼米勒沙发床和椅子、浅色木材上的胡桃木镶板、优雅的现代灯具、令人惊叹的窗帘。”特别是那一对有气质的铜制饮水器,抓人眼球。扑面而来的怀旧风,让你把日历瞬间翻回到了那个邻里影院林立的电影界的美好年代-1950s。



引起我共鸣的还有影院的历史。正值大萧条期间的100年前,一对来自立陶宛的兄弟俩移民明州,他们看好电影业的发展前景,遂开始购买并建造影院。同为第一代移民,他们昔日的奋斗之路,看似和我们不同,本质上却是一样的,这就是审时度势、锐意进取、攻坚克难。

Lagoon Cinema (泻湖影院,1995)

泻湖影院在哪里呢?如果我说,它的斜对面是“Origami Tiger Shusi Thai Cuisine”,不知你能不能有些联想?好啦,我告诉你,就是京东老总在那个仲夏夜欢宴的餐馆(走题了O(∩_∩)O)。

泻湖影院的名字与明州另一家标志性剧院有关。离它家不远,曾有一座建于1916年的同名剧院-泻湖剧院(Lagoon Theatre),在1934年不幸烧毁后重建,改名为“上城剧院”(Uptown Theatre)。1995年建成的泻湖影院实际上是copy/paste了邻家剧院的招牌名字“泻湖” 。

不过,泻湖影院也是很有创意和诚意的。作为双城第一家专门放映独立电影、外语电影和艺术电影的场所,它吸引了无数电影迷,也活跃了周边的商业氛围。影院离明尼阿波利斯市风光旖旎的群岛湖(Lake of the Isles)不远,在里外设计上,别出心裁地借鉴了周边的水生环境?过道的壁灯状如满月,大堂的照明灯形同树干,地毯上的波浪图案让人觉得湖水就要从脚上漫过

泻湖影院是在一个冰冷漆黑的夜晚。当看到银色的霓虹灯在风雪间闪烁时,我兴奋地对LD说,这不正是看电影的最好时刻吗?记得那晚的电影是《瞬息全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周边不时传来年轻人的欢笑声,而我在瞬息万变的全宇宙里翱翔一阵后,妥妥地got lost了。









The Main Theatre 1985)

这是一个资格还不够老的影院,因隶属于非盈利组织-双城电影协会,且是年度明州国际电影节的主场,还是值得“到此一游”的。影协举办的一些活动吸引了一众影迷,如今年“Industry Night”的嘉宾李安,着实在华人圈里刮起了一股追星旋风。

去年底,Timothée Chalamet(甜茶)在The Main Theatre为《无名小辈》(A Complete Unknown)站台宣传。



去年,我在这里看了《芭比》(Barbie),穿粉装嫩的芭比粉丝们把看电影活生生地搞成了时装秀。此外,影院位于风光迷人的密西西比河畔,又居于一栋建筑风格硬朗的大楼内,观影体验绝对是多方位的。









明州的老影院,如同一块块珊瑚,镶嵌在双城明尼阿波利斯市和圣保罗都市的街头巷尾。常常行色匆匆的你,如果对这些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角落忽略得太久的话,不妨抽空去看看它们。

XQQ 发表评论于
回复 'laopika' 的评论 : 可不,真不知他们是如何经营影院的。好在我看见观影人潮相当踊跃,大家纷纷买点爆玉米花。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这电影院价格太亲民了:)
XQQ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寒一凡' 的评论 : 一凡周末开森(*^_^*)。所有的所有,终将过去;一切的一切,终将被新生的事物取代。
寒一凡 发表评论于
QQ那里还有漂亮有特色的老影院可以怀旧和看电影,真好。现在好多影院都不景气,上次去看电影,诺大的一个空间,只有个位数的观众,很难让人不为它的未来担忧。
XQQ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南瓜苏' 的评论 : 封存的记忆,有的会沉淀,有的会遗忘...
XQQ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南瓜苏' 的评论 : 苏苏心态好,我们是应该保持发展的眼光。当一件事物替代另一件时,有它的必然,如果无法扭转,就只能去适应它。同时,也提倡多样性并存,这样生活会更多姿多彩。
XQQ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亮亮妈妈' 的评论 : 是啊,即便是现代电影院,也是相当凋零,动不动就可以看包场。如果这是历史的进程,那是谁也无法阻挡的。
南瓜苏 发表评论于
滴落在湖中的墨水=====赞。

这篇文章我非常喜欢,文字优美,比喻生动,最可贵是情感真挚。

时代变迁,没有新媒体也有别的,新旧更替,历史必然。没有了电影院门前的牵手,可能会有客厅里依偎在一起的身影,都是美好的。祝球球复活节快乐!

南瓜苏 发表评论于
球球这篇文章怀旧中充满乐伤感,其中表达的情感非常真挚,很打动我。
亮亮妈妈 发表评论于
Wow! QQ真心是影迷啊!而且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你们那边的电影院还是非常不错的。我们这边小城的老式电影院关门了。后来发现我们以前去看电影的另外一家也关门大吉。不知道人们还可以去哪里看电影。一部手机萧条了多少产业啊。问好QQ. 谢谢你介绍,周末快乐!
XQQ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麦姐春安。北美电影市场也是被连锁垄断为主,几部影片同时上。小影院经营起来更具挑战。说起来写这篇还真不易,花了几年时间去不同影院体验,然后综合一下。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巧巧好厉害,对当地的电影院如数家珍。“这些美好的集体印记,如同滴落在湖中的墨水,在光影流转中逐渐地褪色了。”可不是,当初去电影院看电影是最开心的事情之一,时代的发展带来了太多的变化,我们这儿好像全是连锁的电影院,你们那儿还保留着如此有特点的电影院,真不容易。祝巧巧节日愉快!
XQQ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去老影院看电影,就是图个不同的体验。有些影院是单屏的,大家排排坐,回到了小时候的光阴。
葱葱春安!
XQQ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绿珊瑚' 的评论 : 哪吒2是在硅谷Fremount的电影院看的,满满的现代感,相当不错。
XQQ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anhe' 的评论 : 菏姐周末快乐。我们州的这些老剧院虽有特色,但在美还不算有名气。以后去别的州旅行时,我会关注当地有意思的电影院,图书馆,书店等。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老影院里慢慢的回忆啊!我们这里有座老年公寓,一楼还有一家影院,里面张贴这四十年代好莱坞老电影的海报,满满的怀念啊!
绿珊瑚 发表评论于
QQ可以在新影院看哪吒2了。
博物馆似的影院太有特色了。
canhe 发表评论于
巧巧好!好一篇影院及电影文化的礼赞。很喜欢巧巧独具匠心的生动形象的比喻。巧巧好文采!
巧巧对第二故乡的影院能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流露巧巧是生活的有心人,文化素养有品味的生活强者。巧巧密尼埃布拉斯市长的文化修养品位在影院的用心布局和风格上可以看出。休士顿的影院我去过的不多,但大体格局差不多,电影院连锁店而已。谢谢巧巧图文并茂的好分享!巧巧周末愉快!
XQQ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温村的好东西,我们也羡慕ing。水星的明州行已经不简单,很多明州人都没有去过奥斯丁的SPAM 博物馆呢。我专门写过去该博物馆的游记【明州制造:史上最具标志性的美国食品品牌】,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1307/202211/24886.html,挺值得一游的。
XQQ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百万庄大侠' 的评论: 我期待一种共存模式。愿意在自家影院看片片的,继续;愿意在老影院看片片的,也能找到一个空间。当然,这有成本问题。
XQQ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重建相当不易。写作中,我也了解到许多痛心的事。立陶宛兄弟建的第一个中世纪现代风格露台剧院(Terrace Theatre),在五十年里一直是双城地区的热门去处,如今拆除后是商场了。
水星98 发表评论于
QQ介绍的这几家老影院好有特色,比我们温村这疙瘩好多了。2010年我和夫人自驾从温哥华出发,绕了美国一大圈,到过明尼阿波利斯和圣保罗。电影院没有去光顾,那个超级大Mall倒是逛了半天。后来还去了奥斯丁参观了SPAM 博物馆,买了两大箱各种各样的午餐肉。
百万庄大侠 发表评论于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许多实体店都在走向凋零,以中文电影院为例,多伦多曾有的五家电影院都消失不见了、、、

可能成功的P 发表评论于
哇,这些影院本身就是历史博物馆一样。我也记得去过好几家旧金山的老影院,包括唐人街的,是我先生和他父亲以前常常跑去看午夜场的地方。能够重新修缮很不容易啊。谢谢详尽的介绍!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