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思考(九)美国佬舒适退休的“神奇数字”

叫他“随意”,是因为不愿受任何“八股文”风式的约束,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喜怒哀乐,麻辣甜酸,都由它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退休思考(九)美国佬舒适退休的“神奇数字”

    不管数据着何得来,总觉得这“神奇数字”有点悬浮。

    由于2024年美国经济风调雨顺,通货膨胀率与预期相符,所以美国佬公认的“舒适退休”所需存款的“神奇数字”,比2023的估算值下降了多达20万美元,降至126万美元,但这一数字仍然远高于平均美国佬为退休准备的实际储蓄的金额(By Northwestern Mutual 的最新研究报告)。

    由于川普的关税战可能引发的高通胀率,2025年的“神奇数字”预计将会远超150万美元。按美国家庭的平均年收入约为8万美元左右来估算,美国佬需要大约19倍的年收入的储蓄才能实现美国退休“神奇数字”的目标。这对普通的美国中产,这不仅是很难达到的目标,而且差距巨大。当然,这是所谓的维持“舒适退休生活”的绝对参考值。那么相对而言,情况又会是如何呢?

    由于每个人的退休目标都会因个人的情况而异,例如退休后的居住地选择、退休后想要的生活方式等等,人与人的差距会是很不同的,但美国的理财专家公认的观点是,退休后要想大致维持退休前相当的生活方式,人们在退休后的可支配金额(社保、退休金、储蓄、投资等等),大致应相当于退休前收入的80%。然而,又有多少美国佬家庭能够做到这点呢?数据表明,四分之一拥有退休储蓄的美国佬,他们为退休储蓄的资金仅相当于目前收入的一年或更少。

    婴儿潮一代(出生于1946年至1964年间)退休或即将退休的很大一部分人,都未能在退休前做好财务准备。美国二战后的稳定经济以及社会福利,尤其是Pension制度,(很多企业在上世纪末都放弃了Pension制度),让很多人放弃存储,因而相当一部分人缺乏足够的退休储蓄。到退休时才发现已经高涨的生活费用,早已远超当年的预计,微薄的退休储蓄已经难以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方式。所以许多婴儿潮一代只能选择工作时间比预期更长。尽管如此,缺乏足够的退休储蓄仍给他们的退休生活带来了挑战。

    Generation X(出生于1965年至1980年间)即将陆续退休,但数据表明,超过50%的Gen X人退休储蓄的金额仅相当于其当前年收入的三倍或更少。大多数Gen X(54%)认为,到退休时,他们根本没法做好充分的财务准备。他们苦充是(1)第一代需要自行筹措退休金(401 等);(2)大多没有养老金(Pension)的帮助。

    Generation Z(出生于1997年至2012年间)是最乐观的一代,他们大多都比老一代增加了退休储蓄、增加了投资,并探索了其他财富积累机会。Gen Z正在向社会展示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不仅现在生活舒适,退休后理应如此,毕竟Gen Z是收入创高的一代。

    无论如何,在财务上退休前多为退休后做准备是没有错的。

老X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arkyang' 的评论 : 对的,,"magic number" 对大多美国中产都是望尘莫及,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美国佬退休后选择去南美、东南亚等生活指数较低的国家生活,这样一来,相对微薄的退休金,在那些地方就能过上甚至比退休前还好的生活。留在美国就只能过穷日子。我这里说"美国佬",基本上指美国土生土长的美本土人士。
markyang 发表评论于
其实没有什么神奇数字吧,大不了移民到第三国就可以了,毕竟美国的退休金还是比较高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