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城的氛围不是五四后,而是解放后。

姚顺 (2024-12-07 04:55:15) 评论 (8)

薄瓜瓜是个新闻眼。是你要看新闻的,他才成新闻眼的。“你听说薄爪瓜的事儿了吗?”“噢。”完了。最对头的反应。

 

时症:想多了。

 

闲得慌,文学城立。无聊的观止:“那帮老头老太,聊得可欢了。”

 

发表的文,叫文“章”。文学城,好多章,文在哪儿,得费劲地找。fee已经那么多,谁愿意再加一个?

 

发表自由了,才看到,原来就是个“正晌午时说话”,负暄嗑。有人尝曰:“就这个素质,民主自由了,更糟。”看看发表自由的文学城,还会认为这个话是纯废话吗?

 

中国要启蒙,包括海外文学城。难道不是吗?

 

文学城的氛围不是五四后,而是解放后。

 

文学城,长在红旗下,毋庸置疑;生在红旗下,越看越像。

 

也可以用言论自由发表自由帮忙帮闲帮不忙也不闲的。文学城等网站的博客,扎这个堆。

 

文章原来最怕的是发表。点击率,往往也是他辱率,自辱率。热点,越看越像走光。

 

失望。进了文学城,变成绝望。有道,“这正与希望相同”。那就再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