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沈香

歲月沈香 名博

隐匿型乳腺癌~离开文学城这几个月所面对的癌症

歲月沈香 (2024-08-30 05:00:10) 评论 (125)

自从三月底离开了文学城之后,我先去了中国大陆一段时间,后来回到了台湾,再后来忙于很多事就基本上没有登录文学城,前几天才登录进城看了几眼,看到有博友们在悄悄话的留言和问候,我好开心和感动,也因迟迟没有回复大家而感到抱歉。其实,这几个月以来我人在城外,心依然惦念着城内,想念着城里的博友们,想念着你们一篇篇的好文章,甚至还想念着城里人的种种唇枪舌剑的纷争…今天,我匆匆写下这篇博文一是冒泡问候博友们,二是给大家简单说说这几个月所经历的一些事。

 

我从春天离开,经过了夏天,来到了秋天,离开文学城这几个月里,我忙了很多的事情,不是工作的事,也不是远方与诗的事,都是家里的事,一桩接着一桩,人们常说“好事成双”、“祸不单行”。这年头,世界不太平,经济疲软,咱老百姓能遇上大好事实属不易,能有小确幸也算是不错的了,这次回国虽然处理好了房事和一些投资事宜,但也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喜忧参半,感叹好事难以成双啊。

 

而“祸不单行”绝对是真理!

 

离开文学城里这些日子家里发生了两大不幸之事,其中,最令人揪心和意想不到的事是我先生的女儿突然发现患了乳腺癌。为什么说是“突然”?因为女儿每年定期都有做乳房的X光(MMG)和乳房超音波等影像学检查,一直都是正常的,直到几个月前的某一天,她无意之间自己摸到右侧腋下有一个蚕豆大小的无痛包块,她去看了妇产科医生,医生检查后确认了有一个包块,医生让女儿跟进做了乳房MRI检查,结果乳房依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最后,医生进行腋下包块穿刺取活组织病理检查,这才确诊了是“隐匿型乳腺癌”。

 

女儿的生母当年就是患乳腺癌而离世的,由于有家族病史,女儿成年后一直很小心,我曾经也教导过她如何做乳房自我检查,遗传基因太强大了,怎么预防还是没有防到,最终女儿还是被癌症盯上了。

 

美国一位医生Peter Attla 在他的一本名为《OUTLIVE》的书中说,人类医学发展到目前为止分为三个时代,第一个时代(医学1.0)是以希波克拉底为代表的时代,持续了两千多年,希波克拉底的主要贡献是认识到了疾病是由自然界引起的,而并非是以前所认为由神的行为引起;十九世纪中叶,随着疾病细菌理论的出现,医学进入了第二个时代(医学2.0),这个时代抗生素的开发使得医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三个时代(医学3.0)是从二十一世纪开始的,是以预防疾病为主的时代,按照Peter 医生的观点:如果说医学2.0时代是试着找出下雨后如何保持干燥的方法,那么,医学3.0是研究气象学并试图确定我们是否需要建造更好的屋顶

 

没错,许多慢性疾病是可以预防的,比如肝炎、艾滋病、高血脂症等,但是,我个人认为,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预防,特别是以遗传因素为主而引发的疾病是没办法预防的,基因突变防不胜防,所以,这种隐匿性癌变更是神不知鬼不觉就出现在了女儿的身上。

 

据医学文献介绍,隐匿型乳腺癌 (occult breast cancer,OBC) 是乳腺癌的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是以腋窝淋巴结转移癌为主要临床表现,而体检及影像学检查(乳腺X线及超声)均未发现乳腺内原发癌。少数病例是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发现乳腺转移癌,而在乳腺找不到原发病灶。据文献报告其发病率占乳腺癌的0.3%~1.0%。由于隐匿性乳腺癌已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故不属于早期癌。5年生存率为70%左右,影响预后的因素如原发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数目等。

 

确诊后,女儿没有在第一时间告诉我们,怕我们担心,她经过网上搜索大量的相关资讯,并寻找到了纽约最好的一家癌症治疗医院,经历了预约、等待和跟医生沟通治疗方案之后,她才很冷静的告诉了远在台湾的我们。当那一天我和先生跟她用Line 视频时,得知了她的病情,我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惊呆了,我这个曾经的妇产科医生,也没有遇到过隐匿型乳腺癌的病人,我不敢相信这么罕见的癌症怎么就发生在了女儿的身上?那一刻,我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难过得哭了,结果女儿十分镇静,反而来安慰我和我先生,请求我们不必为她担心,她能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我先生的这个女儿是学建筑设计的,平时做事很有条例,遇事能冷静面对,当确诊了是乳腺癌之后,她只是短暂的难过了一阵,然后自己振作精神,开始查询大量的相关资料,把隐匿型乳腺癌的方方面面了解得清清楚楚,在与医生沟通中,她能主动跟医生讨论治疗方案以及如何做好治疗前的各种准备,包括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准备。

 

她寻找到了纽约地区最好的一家癌症治疗医院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MSK(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据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联合全球研究公司Statista出具了2024全球最权威肿瘤医院排名,在前十名的医院中,MSK癌症中心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德州休士顿的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MSK癌症中心是一家规模强大和全球癌症医疗技术领先的私立医院,创建于1884年,目前有医护人员1万6千多人,在纽约曼哈顿和长岛都设有分院。我先生的女儿住长岛,所以,她选择了在纽约长岛的医院接受治疗。

 

由于隐匿型乳腺癌已经算是癌肿转移,所以,一般治疗采取先放疗或者化疗之后,再做手术治疗。经过医生反复检查和会诊,女儿的治疗方案是先用提升身体抵抗力的针剂药物,然后进行最适合乳腺癌的最新的化学药物,最后根据肿瘤包块的情况再做手术治疗。

 

目前女儿正在做化疗,我和先生每隔一天就会跟她视频通话,关心她,给她精神上的支持。女儿说她目前使用的化学药物是最新最好的,虽然也有一些副作用,但比想象的好,她能承受住。女儿真是非常的勇敢,在做化疗之前,她去理发店果断的剃掉了她那美丽的长发,她说这样的短痛比一天天看到自己的头发大把大把的脱落要好得多,当看到女儿没有了头发的那天我伤伤心心的哭了一场,心里既悲伤又很佩服她的智慧和勇气。头发可以说是女人的生命线,每个女人都希望自己拥有一头美丽的秀发,能散发出女人特有的魅力。四年前,当我被确诊是癌症的时候,我问医生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不要做化疗?实际上我最关心的是我的头发会不会因化疗而脱落,所幸我手术后不需要化疗,只需要每半年追踪复查。

 

女儿的治疗都很顺利,虽然使用的药物非常昂贵,据说每一次化疗的药物费用要2万美金,但女儿的保险非常好,全部都能cover 。

 

自从开始治疗,女儿就辞掉了工作,全力以赴抗癌,她的先生也可以在家里工作同时照顾她。下个月中旬整个化疗即将结束,医生再根据病情决定何时手术。我和我先生也安排好了十月份回纽约看望女儿。本来我们早就想飞回纽约,但女儿不愿我们看到她化疗时的样子,我们尊重她,等她化疗后再与她相见。

 

我离开文学城这几个月里,家里发生了另外一件不幸的事是先生的弟弟跟肺癌反复几个回合的搏斗了一年之后,最终被癌症打败,跟法国电影大明星阿兰德龙同一天离开了人世,这周一亲人们在台北为他举行了葬礼,他的一对儿女从美国赶来台北送别了父亲。先生的弟弟是基督教信徒,葬礼完全按照基督教的宗教仪式进行,简单而温馨,我先生作为兄长在葬礼上讲了话,追思弟弟,在讲话中,他几度哽咽,手足情深。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家庭中真正血缘关系最亲密的就是兄弟姊妹,父亲或者母亲跟孩子之间只有一半的血缘,而兄弟姊妹都来自父母的各一半血缘,他们之间的血脉关系最一致。一个家庭,父母的恩情与手足情不一样,俗话说:“半世父母恩,一生手足情”,父母的恩情再深厚,都不能陪伴一生,只有兄弟姊妹才是成长最重要的支持系统,能陪伴你走到人生终点。

 

在先生弟弟的葬礼上,我很意外地看到台北市市长蒋万安送上了敬挽,不是先生的弟弟生前跟市长有什么特别交情,而是蒋市长对每一位过世的市民都会表达哀悼之心,我头一次看到这么亲民的政府官员。

 

这几个月以来,我先生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我除了陪伴和安慰他之外,也尽量分担处理家里的其他事。九月初我将再次回国办理一些事情,所以,我不得不继续休博,继续暂时离开文学城。

 

唱歌,永远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因为唱歌能让我心情放松,释放压力和有快乐感。今天我为大家唱一首台湾老歌《你怎么舍得我难过》,我翻唱的是大陆歌手尚雯婕的版本,有撕心裂肺的感觉。

 

这个小视频,记录了我夏天小美好一瞬间。

 

 

今年的中秋节即将来临,届时我将在国内,今天提早给大家道声“中秋节快乐”,祝文学城里的小编和博友们中秋节快乐!阖家幸福!

 

最后,我为大家唱了这首英文经典老歌《Moon River 》,原唱是美国好莱坞影星奥黛丽· 赫本,该歌曲是1961年美国电影《蒂凡尼的早餐》的主题曲,曾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歌曲奖。

 

Moon river, wider than a mile

I’m crossing you in style someday

Oh, dream maker, you heartbreaker

Wherever you're going,

I'm going your way

Two drifters, off to see the world

There's such a lot of world to see

We're after the same rainbow's end,

waiting around the bend

My huckleberry friend,

Moon River, and me.

 

 

 

8/30 写于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