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cool夏

暖冬cool夏 名博

花天花地再话昙花

暖冬cool夏 (2024-08-17 23:19:30) 评论 (57)

当八月迎来了第二波昙花绽放时,我却错过了。8月9日晚,22朵昙花一起绽放时,我在朋友家小聚到11点多,回家后早已把昙花开花一事忘在了脑后。8月10日周六晚,又有14朵昙花开放,而我却从六点到十点一直在公园,跳完广场舞又与舞友们一起集体纳凉聊天听音乐会。回家后,再次忘记后院的昙花开花一事。

当然,我倒是一直记得给它们施肥,花谢的第二天早晨,也没有忘记将它们一一摘下,但是我无疑是有愧的 -- 让它们开在无人观赏的夜里!

把它们围成花环吧,以此纪念逝去的

 

12+2 (后面两朵第一次摘时还没有看到:)

 

花开得多,难免有些花朵会小一些。再贴一次以前的旧照:

我想象不出,二十二朵、十四朵昙花一起绽放时,后院是不是弥漫着一股清香;我想象不出,二十二朵、十四朵昙花一起绽放时,会不会像一道黑夜里白色的弧光把角落点亮?

可我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将它们遗忘?是健忘,是心不在焉,还是与此无缘?

再美的东西大约也会有审美疲劳,尤其是当它们变得唾手可得,不再像是天山雪莲那样高不可攀。

六月第一次开花时,我把照片贴在朋友圈,有朋友看见后问我要昙花。我插了两支给她。其中的一枝剪下来里面带着花苞,插活后,花苞冒了出来。送给朋友时,朋友看见花苞又惊又喜,开花了,还拍了照片送给我看。人第一次的反应大抵都如此:))

昙花有夜皇后之称(Queen of Night), 它美在含苞待放,它美在洁白无瑕,它美在静谧和孤芳自赏,它不惧黑夜,兀自绽放。花开时它昂首挺胸,月下吐蕊,凋谢时它如沉鱼落雁,依然光洁优雅。有人说,它美过牡丹。

更重要的是,它并非是花花娘子徒有其表。它不仅供观赏,还可以食用,尤其对我这样容易上火的人来说,有药用价值。于是我除了用新鲜的昙花炒鸡蛋,这次还将十余朵昙花挂在八月的骄阳下,待风干之时,再拿其来泡茶、煮汤。

 

在家上班时,抬起头便看见它们优雅地挂在那里,好一道窗外的风景:

以前写过,昙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昙花原是花神,爱上一位年轻人韦陀,却硬遭玉帝拆散。韦陀被遣出家,失去记忆,因此忘记了前尘忘记了花神,而花神却始终忘不了韦陀,每年集聚所有的精气在韦陀下山采集朝露时绽放。

最有意思的是(Coincidentally),我家的第二波昙花开在8/9-8/10,开在中国的七夕节!花草如此有情,只是我已无缘以对:)

愿花开是你,花落是你,愿天下有情人白首不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