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中的那些事-六

有些是随兴而发的感言,有些是深思熟虑后的想法,不一而足.
打印 (被阅读 次)

六.自驾衍生的故事-1

 自驾是我们出行的主要方式。前面说了,在陌生的环境,我不仅要能驾驭租用的车子左舵右舵、自动手动的差别,还要能够应付复杂的路况和天气的挑战,更不要说一旦遇到问题还有和当地人语言交流的问题。不过这些似乎都还是小问题,一些让人毫无思想准备的突发意外才会形成大大小小的挑战。你必须战胜这些挑战才能继续前行。

 3.1 离不开、惹不起的导航系统

导航系统是自驾的必需品。如它不可靠或出问题。坐在驾驶位上就会手足无措、寸步难行。2015初我开始国际旅行后就立刻买了一台Garmin车载导航仪。Garment是北美市场上的一个大品牌,按道理应该有很高的可信度。每次出行前我都会把Garmin自带的地图库中没有的国家或地区的地图下载到其图库中。然后把所有计划到达地点的GPS地址输入进去,下飞机提到车后打开导航仪就可以带路了。

但是这个导航仪有个问题,输入的GPS地址如果离开了道路,它就无法显示路线,也就是无法使用。除非你自己对路线已有所了解。我们在哥斯达黎加和厄瓜多尔旅行时都出现过这种情况,多亏我事前工作做得细,对所去地方的道路较熟悉或是当地道路较简单,就对付过去了。近年开始较多用谷歌地图导航,也有类似问题。但是谷歌会把你带到目的地附近的公路上,余下的路你自己走。相比之下,国内的导航系统非常好使。在国内开车我们一般使用高德导航,其导航细致得生怕你开错路,我都觉得它有话唠的毛病。当然国内导航好使还是因为其开发公司专注的只是中国一个国家。而象谷歌这样的公司,是为全世界服务,二者不在一个纬度上,不好相比。

 2020年二月到日本旅行,在北海道部分是自驾。知道在日本车载导航仪是车子的标配,自己可以不用带。因此行前只把各个要去的地方的GPS地址记录下来,打算租到车后再输进导航仪就可以了。拿到车后打开导航仪却傻了眼,根本找不到输入GPS地址的地方。原来日本的导航仪是靠输入到达地点的电话来定位的。而我以前做计划时只会把注意力放在搜寻GPS地址上,对电话号码不重视(因为打电话多存在语言不通问题),因此手里没有任何要去的地方的电话号码。短暂的慌乱后我很快镇定下来,先去预定好的旅馆,在那里再把各个要去的地方的电话号码从网上搜下来。但旅馆的电话也没有,仅有地址。导航仪也没有地址输入的功能,但可以输入旅馆的邮政码,把你带到旅馆所在区域,到后再逐街寻找就很容易了。找到后旅馆客服嫌我们到的太早,不给办理入住手续。那也难不倒我们,不让住总可以在大堂里把需要的资料查到吧。查到后就可以让导航仪带我们需要去的地方了,本来也没计划这么早入住。解决了导航的问题,后面的旅行就一帆风顺了。

 2015年带着国内中学同学自驾加东美东的时候又出了一件糗事。在纽约以及从纽约到华盛顿再从华盛顿返加时经常出现导航仪带我们走弯路的现象。这些地方的路线我较熟悉,因此不断自我修正,无视导航仪的指令。对不熟悉的地段就会出现舍近求远,绕大湾子的现象,浪费了不少时间。但想不明白为什么它会这么导。一直到往家的方向开时,明明应该走布法罗的方向,它却要带我往蒙特利尔那边绕。我瞬间突然明白了,一定是因为绕开收费公路的设置闹的。一查,果不其然。这台导航仪买的时间不长,使用起来还不十分得心应手。避开收费公路是它的出厂设置,加拿大没几条收费公路,故对于这条设置看到过但从未上过心,随它去了·。一路加东游导航没出过问题,就彻底把这件事忘了。到了美国就不同了,经常会有收费公路,导航仪就会带我们绕着走,有时候几毛钱的收费它也会带我们绕很远。直到太出格了我才幡然醒悟。白白浪费了老同学们宝贵的出访时间,心有愧疚。

 3.2 通麦遇险

2014年8月,我俩利用较长时间在国内的机会,开着我们那辆买了仅一年、只开了两千多公里的本田CRV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西藏、新疆行。我们从318国道入藏,经阿里从219国道出藏。在藏区停留17天。返加后根据西藏的经历写了一篇“离天堂最近的地方”的连载文章,参加了文学城组织的旅游文学竞赛,拿了个二等奖。写这篇文还要回去参考那篇文章,否则十年了,有些细节已淡忘。

到达通麦前,我们经历了两次爆胎、进出墨脱均遇山体塌方堵路的情况,但都没有形成挑战。在没修通穿山遂道之前,通麦是318国道上最危险的路段。那是一个14公里长的土石路段,一边是山壁,一边是江水,一些路段道路狭窄,无法对开错车。且山体土石疏松,一下雨就塌方,动辄封路。我们到的几天前就听到过通麦封路了的消息。所幸的是,待我们要走这段路的这天,道路放行了。我们到达时天降小雨,交通处于管控下,单向放行。我们在通麦大桥处等候了3个小时才轮到我们这个方向的车队通行。天渐渐暗下来。我们紧跟着前面的车快速行进。过了约70%的路程的时候,觉得车子底部垫了一下。进藏后这种事经常发生,就没在意。但没过多久仪表盘开始报警,依然没有引起我们的警觉.直到又过一会发动机出现了噪音并开始颤动,这才发现情况不妙. 这时的道路非常狭窄,根本无法停车,一旦车抛锚,整段通麦道路将会被阻断,在这里救援的难度也非常大。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除了前后方的汽车灯,周围什么也看不见,。心里念叨着千万别在这里抛锚,硬着头皮拼命往前开. 好在十几分钟后就出了通麦,当前面出现了房屋和灯光的那一刻,我那颗悬着的心一下落了地。一看到路边空地就马上把车停下来。找人拿来手电筒往车下一照,黑乎乎一大片机油。糟糕,引擎油箱被刮漏,车子没法开了。心一沉,有了一种绝望感。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两旁都是黑漆漆的大山,中间一条土路,路边除了有几间房子透出灯光外,四周一片漆黑,这样一个小地方是不会有修车铺的。,车子坏了,后面的行程怎么办呢?

 发昏当不了死,走一步说一步。安排好吃住再说。这里只有为骑行进藏的人住宿的青年旅社,对我俩来说,有个能遮风挡雨睡觉的地方就行。然后找个路边的小饭馆吃饭。没想到的是,吃饭与人聊天时危机出现了转机。听到我们的状况后,立刻就有在当地施工修路和建电站的工人和干部热心地帮我们排忧解难.又是帮着找机油,又是打电话联系拖车.最近的拖车服务来自130公里以外的林芝,在严格限速的情况下往返需要近七个小时. 价格谈好是¥2500.第二天上午来拖我们.对我们来说,这简直是绝处逢生,万万没想到问题这么轻而易举就解决了。

危机解除,我俩又又回到了大心大肺的常态。哪管屋后易贡藏布江激流冲击巨石产生的连续不断的巨大轰鸣声,很快就双双进入梦乡。夜里时不时会被巨响惊醒,那是重型卡车行驶产生的噪声被两边的山体无限放大所致。给人的感觉就象是回到了蛮荒时代,非常奇妙。

天亮后才看清这里。这里叫排龙乡,说是乡,其实就是两山加一条土路,路旁散布着十几间房屋。大部是为进藏旅人服务的。正是有这样一个地方,才解了我们的危。

 仅仅一年多后,随着102隧道和通麦特大桥建成,这段318国道上最艰险的路段成为历史。从川西进藏不再艰险,已成通途。

 318国道是我中学同班同学的父亲张国华将军所属18军的将士以每公里牺牲一位士兵的高昂代价建成的。建成半个多世纪后我们驾车行走这段路时依然险情重重,更不要说五、六十年前在那种落后条件下劈山开路所遇到的种种艰难险阻了。 好在,这一切已成为历史。我们只是在享受前人的辉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