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最伟大的数学家

打印 (被阅读 次)

当代最伟大的数学家


如果问谁是当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一百个人可以有一百个答案。但若说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争议估计就会小很多。
读了张益唐教授的事迹后,我突然发现,当代最伟大的数学家,至少, 当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其实就是华人数学家张益唐先生。


其一,是他的成就。他在2013年在孪生素数猜想这一不亚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数论难题上取得质的突破,引起整个数学界的轰动,震惊了许多数学家。在今年11月,又在“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上取得重大突破,被人誉为“就像是同一个人被闪电击中两次”那样不可思议。
其二,是他的高贵精神。虽然从小天赋异禀,但因为文革,初中毕业即走向社会,直到23岁恢复高考后考入北京大学。到美国普度大学读博,七年才拿到学位,却因为没有导师的推荐信以及论文太少,无法找到学术界工作,在餐馆打零工,当会计,送快递,端盘子,借住在朋友家地下室,穷困潦倒,却每天苦思数学,长达七年之久。后来在同学好朋友的帮助下,在一所小学校当讲师,达十六年之久,却毫不在意,继续钻研数学,直到2013年他58岁时才一举成名。成名后不为名利所惑,继续醉心于数学研究,今年又取得巨大突破。这种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不在意名利,永葆赤子之心精神,不是在当今这个浮燥的时代显得非常伟大的吗?

 

1.   神童

张益唐1955年出生在上海,父亲曾经是中共地下党员,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段时间是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的教师,母亲则在当时邮电部机关工作。张益唐名字中的“唐”是母亲的姓,“益”字谐音“一”,寓意他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因为父母都在北京工作,所以张益唐小时候一直跟随外婆在上海生活。

“我的外婆家就是很普通的工人家庭,舅舅、姨妈们的最高教育程度是初中毕业,我外婆则基本上不识字。”虽然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但因为分隔两地,学龄前的张益唐并没有受过所谓家学的熏陶,只是从很小的时候起,他对书本和知识的兴趣就像蒲公英的种子悄然四散萌发,他通常将之归于自己内向的性格,这种性格让他倾向于独处,他说这是一种天生的好恶:“我喜欢读书、思考,没人教过我,但我喜欢这些。”张益唐最早的兴趣还不在数学上,他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迷上了小舅舅的地理课本,甚至发烧说胡话,嘴巴里冒出来的都是世界各国首都的名称,后来他的兴趣逐渐转到数学上

“我的启蒙是在20世纪60年代,那时有一套给青少年的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后来又出了几版。我记得最初有五册,后来又加了三册,其中第七册是生物,第八册是数学。我那时大概10岁。”张益唐从那时起就有了自己心目中的“数学英雄”——著名数学家高斯,他享有“数学王子”之称。可以想象,这样一位光彩夺目的数学天才在幼年的张益唐心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张家长辈直到如今都爱拿一个段子说笑——“舅舅大婚之日,外甥大哭一场”,指的是大舅的婚礼上,小孩子按习俗要单独坐一桌,但倔强的张益唐一定要和数学老师姚先生坐在一起请教数学问题,大人不同意,他就在舅舅的婚礼上大哭一场,搅乱了一场喜事。

虽然张益唐并不愿被称作神童,但如今流传下来的都是这样的故事。至于为什么是数学,他曾经解释说:“数学和文学,甚至和音乐,有很多共通之处,都是一种对美的追求。我们往往在朦胧的、不是很清楚规范的时候,反而能感受到一种美。”

在数学之外,张益唐并未偏废文理,他有着良好的古文功底,这倒可能和家学有关。他的父亲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喜欢《稼轩长短句》和《白香词谱》,张益唐从小就能背诵《西游记》和《红楼梦》里的内容,对《古文观止》爱不释手,对西方文学(包括雨果、巴尔扎克、莫泊桑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也知之甚详。40多年后,采访他的记者发现他随身携带的不是数学书,而是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城堡》。

和所有孩子一样,张益唐小时候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每天追着外婆问十万个为什么。8岁时,他用2个月的零花钱买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6毛5分钱让他了解了世界的奇妙,更让他爱上了数学。从此他开始钻研数学,一发不可收拾。9岁他就开始学习大学数学课程,数学的天赋让他在学校如同“学神”般存在

 

2. 失学


原本平静的生活被“文革”打破,张益唐的父母都被打倒,他跟着母亲下放去了位于湖北农村的干校参加改造。那是一个读数学书也要受呵斥的年代,少年张益唐必须在泥泞的土路上扛起上百斤的麻袋艰难前行,没有人同情他。

因为父母的政治问题,他无缘上高中,人生差点儿被定格在务农的命运。“文革”后期回到北京,他错过了高中,只好去一家制锁厂当工人,开冲床,制造一种如今已被淘汰的挂锁。未来的数学家人生彷徨,似乎刚摆脱务农的命运,又要当一辈子的工人。

在莫测的人生中,只有数学能带给他一种坚实感,当然数学很难,但数学的世界不是莫测的。张益唐说:“我真的相信数学应该非常纯粹。我相信数学是有逻辑的。你刚开始思考的时候,一切都很不清晰,但它可以渐渐清晰起来。那可以说是一种直觉,有时候直觉是很难用语言描述的。”这是后来所有故事的起点,青年张益唐在数学里以梦为马。1973年,张益唐读到了《中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陈景润的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名字拗口,基本属于外行人看着每个字都认识但就是不明所以。张益唐说,后来有些报道说他是在1978年读了徐迟的报告文学后才对数论产生了兴趣,其实不是,在这之前他已经有所涉猎,而且基本上都能看懂。当时张益唐是工人,虽然每天都要待在工厂里,但工人身份也有好处:做了工人就有工作证,周末就可以去普通人无缘进入的图书馆。在中国国家图书馆,青年工人张益唐一个人泡在里面,看数论重镇山东大学的学报,看王元、潘承洞等数论大家早期发表的文章,后者是他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导师潘承彪的亲哥哥。那时候张益唐的英语水平不行,读一位意大利数学家于1965年发表的论大筛法的文章基本连蒙带猜,但仍为之着迷。他说:“我说不出来为什么那种情况下就那么喜欢数学,而且我不能说没有收获,我还真能读懂,我这人就是喜欢数学。”妹妹张盈唐比哥哥小11岁,她回忆起那个阶段的张益唐说:“哥哥住在单独的另外一间。年少的我只记得哥哥的工作总是三班倒,哥哥把下班后的所有时间献给他的数学。他喜欢他的小屋,安静不受干扰;他宝贝他的时间,除了吃饭时间,最多也就是逗逗我们几个小孩子玩,一会儿就不见人影了,剩下的时间都窝在他那个小房间中捣鼓他的数学。”

 

3. 北大生活

1977年高考恢复,张益唐报考北京大学数学系,第一次参加高考折戟了,不是数学、英语,而是政治没考好。第二年卷土重来,倔强又自负的张益唐却不愿读本科了,要直接报考研究生。一个中学都没读过的人竟然要直接读研究生,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他的母亲坚决反对,两人大吵一架,谁也说服不了谁。母亲只好使出撒手锏,倒在床上,嘴里说着被张益唐气死了、气病了,又说,他要是不答应,自己就不去医院。张益唐是孝子,到此也就没了脾气,同意读本科,母亲的病也就忽然不药而愈。后来,张盈唐说,哥哥能与北大结缘,也应该感谢母亲。

1978年,张益唐第二次参加高考,考上北大,每科满分100分,他数学考了90多分,语文考了82分,都是难得的高分。虽然已经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张益唐却成为“文革”后北大数学系招收的第一批学生之一,因为前一年百废待兴,北大数学系甚至没有合适的教材,不得不暂缓招生。张益唐所在的1978级也就成了数学系建系以来最特别的一届:既有“文革”前的“老三届”高中生,考上大学时已经三四十岁,也有张益唐这样二十来岁当过农民、工人的社会人员,还有穿军装的,当然也有不过十五六岁的天才少年,其中最厉害的是一个才读初二的学生,因为在全国数学竞赛中获奖,被北大破格录取。

在数学中孤独地求索多年之后,张益唐终于能与全国的数学精英共聚一堂,彼此惺惺相惜。在后来坎坷的日子里,张益唐说那是他一生中少有的快乐回忆。他有着与之匹配的雄心,看上的都是大问题张益唐在北京大学度过了7年时光,在北大红楼上课,在未名湖畔跑步。

20世纪80年代初,在北大数学系念书的人大都听说过张益唐的大名:是个高才生,深受时任北大校长、数学家丁石孙的赏识。同学王小东回忆说,因为数学方面的天赋,张益唐是北大的风云人物,“崇拜他的姑娘从学校南门排到了北门”。但张益唐说,没有这么夸张,“在北大,我也不是考得最好的,别人都考100分,我不过80多分,这种情况也有”。他只肯承认自己相比其他同学更为专注,“除了睡觉,我总是在思考数学问题”。后来他说,自己的反应灵敏度只是中等水平,如果去参加中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可能得不到很好的成绩,但有一点“可能是我最大的特长,对于一个问题,我可以成年累月地思考”。

张益唐攻读硕士学位阶段师承潘承彪教授,潘教授是国内解析数论的领军人物之一。解析数论以纯粹的数学研究而著名,也就是说,它不在意研究是否有实用价值,而是执着追寻数字里蕴藏的真理之美。张益唐说,他喜欢这种感觉。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2014年沃尔夫数学奖得主彼得·萨奈克后来在北京遇见过潘教授,那已经是张益唐毕业多年之后。潘教授动情地说,张益唐是北大优秀的学生之一,他有着与之匹配的雄心,看上的都是大问题。至于什么才称得上大问题,这既是一个专业标准的问题,也是人生的指引。

刚刚进入北大的那一年,张益唐读到一篇文章,他说:“有一个菲尔兹奖得主是比利时的德利涅,他是做代数几何的,后来他把代数几何用到数论里面去,解决了‘韦伊猜想’,看得我简直不想睡觉了,激动得不得了。”“韦伊猜想”是“黎曼猜想”在代数几何上的组成部分,和“孪生素数猜想”一样,都是困扰了整个20世纪数学界的谜题。

在北大,张益唐很快取得了硕士学位。出于天生的谦逊,他的回忆有些轻描淡写:“潘老师觉得那只不过是个硕士学位,他让我尽快拿到,所以我也就很快搞到手了,也就几个月吧。”张益唐在数学方面的天赋毋庸置疑,很快,他在潘教授的指导下写出了生平第一篇论文,但他没有自满,反而生出警惕。他说:“现在想起来,我连看都不想看了,那时我就有一种感觉,怎么路越走越狭窄了,你不能只有这一套。这时你需要有点儿勇气,看胆子大不大,敢不敢否定自己走过的路,要自问我们这领域能不能和新的东西结合,要不断地问自己,天天问自己。他迫切想要出国看一看全世界数学界最新的研究。

出国深造的选择摆在了面前,那时他是数学新星,校长丁石孙亲自安排了他的留学,为他选择了导师——美国普渡大学莫宗坚教授。莫教授是代数几何方面的专家,相比数论,代数几何的实用价值更大,虽然张益唐更向往纯粹的数论领域,但师长们认为一个数学天才不应只是沉迷于“虚空”,还要服务于时代的伟大进程。20多岁的张益唐听从了安排,当时他想的是拿到博士学位就回北大当老师,然后做自己的研究。他喜欢当老师,拿到硕士学位后,他在北大当过一段时间助教,教师弟师妹微积分。于是,1985年6月21日,踌躇满志的年轻人轻装简行,只提着一个箱子、背着一个挎包就离开北京,前往美国留学。

 

4. 失意的博士

所有人都以为会看到一颗数学新星冉冉升起,他将年少成名,誉满归国,但慢慢地,一年年过去了,以异乡为故乡的北大毕业生张益唐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虽然我连工作都没有,但我还是可以回到解析数论里去”“在美国读博士,因为一些个人的原因,把我弄得很‘惨’,当然网上有一些不是事实,但我也承认是把我弄得很‘惨’。”

熟悉张益唐的人都知道,他除了面对数学能够侃侃而谈,对于别的一切,他总是表露出不值一提的神情,即使那是一段青春蹉跎入中年的漫长岁月。其实,一开始并不是这样的。

普渡大学是美国传统名校,培养出13位诺贝尔奖得主,中国的“两弹元勋”邓稼先、火箭专家梁思礼都毕业于此。张益唐初到学校报到时,校园里最高的楼就是数学系的。第一个学期,他和导师莫宗坚每天见面一次,研读莫教授关于“雅各比猜想”的论文,有时讨论会一直持续到黄昏。“雅各比猜想”是代数几何里的经典难题,也是莫宗坚教授的研究领域,以此作为起点,大概也是导师和学生互相熟悉的方式。接下来的两个学期,他们与另外4个学生研读日本数学家广中平佑关于奇点的艰深论文。

莫教授后来说,他相信己方6个人让世界上研读它的人整整翻了一番。广中平佑因对奇点的研究获得了菲尔兹奖。作为专门奖励40岁以下青年学者的顶级数学奖,只有4个东方人获得过这一殊荣,但一直没有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20多年后,张益唐说:“菲尔兹奖对我来说是个心病。”准备博士学位论文时,张益唐选择以“雅各比猜想”为题。一开始莫宗坚教授感到惊讶,对博士生来说,这个题目太难了,后来他说在这个年轻人的眼睛里看见了雄心:“透过他的眼睛,我看见了一个躁动的灵魂、一颗燃烧的心。我明白如果他是探险家,他就会去世界的尽头;如果他是登山客,他就要登上珠穆朗玛峰,风雨雷电都无法阻止他。”后来的7年里,师徒间见面越来越少,张益唐独自做着研究,毕竟对数学家来说,一支笔,可能再加上一块黑板,就足够了。

进展似乎一切顺利,“雅各比猜想”即将被证明的消息越传越广,直到有一天,连一位化学系的教授都好奇地问莫宗坚教授,听说你们系的一个中国学生做出了了不得的证明?“益唐在博士学位论文里称他证明了‘雅各比猜想’,他应该因此被授予菲尔兹奖。”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时,答辩委员会一致认同那是一篇合格的论文,但审核的结果是张益唐错了,错误在于他用来引证的一项定理(来自莫宗坚教授)被证明是错误的,这让他的整个证明成了空中楼阁。1992年,张益唐拿到了博士学位,“同时也失业了”。他没有拿到莫宗坚教授的推荐信,莫教授也没有提出过帮助。

论文沦陷,人生低谷天才总是敢于挑战,怀着远大的理想,张益唐的论文选择了世界著名的难题:“雅可比猜想”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这一猜想自从1939年被提出以来,就被当作是数学领域最难攻克的“灾难性问题”之一,大多数数学家都不愿涉足
拿世界难题当毕业论文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更可惜的是因为他的论文里引用了导师已经发布的论文里错误的成果,他的心血付之东流不说,还让自己和导师沦为笑柄。师徒两人,反目成仇。事实上,张益唐本就喜欢数论,而不是导师擅长的代数几何,于是加上论文事件,两人彻底闹僵
最后,张益唐博士读了七年,直到1991年才取得了博士学位。但是他手里没有导师的推荐性,加上之前的论文事件,让他没有科研机构可去。

 

5. 落魄的数学研究者

为了维持生活,他在赛百味打工,他给餐馆洗盘子,他帮助朋友做点会计工作……

如果人生也分四季的话,那么离开普渡大学后,张益唐的人生便进入了严冬。他的博士学位论文成了年少气盛时一个并不美好的错误,当然也就无从发表,既没有导师的推荐信也没有代表作,这样的数学博士在美国寸步难行。张益唐一直没能找到教职,有时住在肯塔基州,有时住在纽约,都是借宿,居无定所,有时睡在朋友家的沙发上,有时甚至住在车里。慢慢地,人们说他消失了,隐居了。“他选择了孤独。”他的朋友后来评价道。

也幸好这段苦难的时间,他遇到了人生的另一半
他结识了在餐厅当服务员的妻子孙雅玲,一位来自东北到美国打工的女孩。沉默和开朗之间融合,而后他们结下百年之好。这也许是他人生低谷中,最温暖的时刻
没有成果,回国难过送外卖,端盘子,做收银员……凡是能维持生活的活计,张益唐都愿意去干。但是即便这样,国内一些好事者,还是拿他的博士论文开涮。好在是,即便是人生低谷,张益唐也没有放弃对数学的热爱。阴暗的地下室里,无数个夜晚,只有昏黄的台灯和复杂的公式,成为他倾诉和抒发的对象。北大丁石孙校长得知张益唐的窘境,诚挚地向他抛出了橄榄枝,邀请他回北大任教。但他拒绝了,他说自己没有什么研究成果,即便是回国了也会被歧视。他想争一口气


事实是这样的,但是传着传着就变成了“宁愿在美国端盘子,也不愿意回北大任教”这样的桥段,这些流言虽然满足流量的需求,但是确实很伤人!张益唐默默承受着指责,但是妻子却很委屈,但是只能默默地忍受,多年以后,当张益唐有所成就,联系采访时,妻子十分积极,我想也是因为以前遭受过太多的冷眼和指责

1992—1999年,数学博士张益唐在赛百味快餐店里做会计,忙的时候也帮忙收银。张益唐说:“后来我再回想,那时候是什么支撑我呢?不是说我的意志多坚强,而是我对很多东西看得比较淡,我对物质、对钱没有看得那么重。按一般人来讲,我是过得很惨,但我觉得这不是很好吗?我也有时间。读博士的时候,虽然我放弃了解析数论,但我一直关注,我觉得还是可以做。虽然我连工作都没有,但我还是可以回到解析数论里去。”按照张益唐朋友的说法,以他的数学能力,可以在IT(信息技术)、金融行业赚很多钱。他确实有过这个机会。1999年年初,北大的一位师弟找到张益唐,请他帮忙解决一个网络设计中极难的纯数学问题,张益唐用一周就解了出来,后来那还成为一项专利。但类似的事情,张益唐再未涉足。于是,在蹉跎的中年岁月,张益唐还是没有离开数学。他拥有这样的天赋,赚钱只是求知的手段,所以钱刚刚够用就好。只要他愿意,大脑随时随地可以关掉向外的触角,深潜进数学的世界。在人生的逆境中,数学既是依靠又是梦想,既是逃离现实的手段又是最终的目的,里面没有阴谋倾轧,只有逻辑和美。

这口气一争就是7年,1999年,在英特尔工作的校友唐朴祁,找到张益唐,请他解决一个数学问题。一周时间,张益唐就完美地解决了问题,7年过去了,张益唐还是那样的才华出众。另一位校友葛力明极力引荐,张益唐才终于获得了新罕布什尔大学临时讲师的职务。这一年他才算回到了科研岗位,他的很多同学都已经是知名大学的教授了。他没有任何科研成果,也不愿意和数学圈子以外的人联系,包括自己的家人,唯独对数论痴迷

2000年,他的妹妹很多年没有哥哥的消息,只好在网上发帖寻找哥哥。还是张益唐的一位老同学看到帖子之后,给他妹妹回了一封邮件:你哥哥健康地活着,在钻研数学呢!籍籍无名,默默无闻,也许他有可能就这样平凡一生。面对国内同门的邀请,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混出来个名堂,“在美国“摔倒”,无论如何要在美国爬起来,这样才有脸面回去见同门师兄弟!”但是眼看着就要到暮年,何时才是个头

 

 

6. 一举成名

1999年年初,朋友帮张益唐在新罕布什尔大学谋得了一份教职——编外讲师,只负责上课,大概算是教师里的“廉价劳动力”,但对张益唐来说,这是少有的回到大学的机会。接到电话,他立马就辞了职,飞去面试。

在新罕布什尔大学,讲师张益唐是一个沉默又有些特立独行的人,他常常一个人在教学楼里踱步,既像是在思考又像是在神游,同事们形容他时提及最多的是“腼腆不爱说话,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学生倒是喜欢他,在一份教学质量反馈报告上,有学生不吝对他的赞美:“Tom(张益唐的英文名)是最棒的!他是最好的老师!他总是把微积分讲得深入浅出,他还很幽默,所有学生都爱他!”唯一的建议是:“Tom应该少抽些烟,那对他的健康不利。”

就是这样,不善言辞的张益唐只有面对数学才能侃侃而谈,他的幽默、他的魅力都来自数学。

数学当然要证明,但数学不完全是这样2010年左右,张益唐决定将“孪生素数猜想”作为研究方向,他阅读了邦别里、戈德斯通等教授的论文,知道数论大家们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但他认为他们的方法有太多限制、不够灵活,他想自己大概可以再试试。

这就是研究数论的优势,数学世界里很多历史悠久的未决难题都能归到解析数论里面,不用发愁没问题可解,发愁的只是你不知道怎么做。当时张益唐不知道戈德斯通教授悲观的结论,他说:“后来我想要是我知道了,我会不会也悲观了,但我是孤独一个人,几乎在同时,我突然变得乐观起来,我发现了中间有一些关键的步骤,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去接近,于是我就一个人在那做,严格来讲,我做了三年。”

张益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少与朋友交流,社交在他看来有些浪费时间。不过,朋友齐雅格说,每年自己生日时,张益唐都会打电话过来问候:“祝你生日快乐啊,好了,我是张益唐。”电话挂了,他立刻又回到数学世界里。后来,有记者问张益唐:“数学家需要天赋吗?”“需要的是专注。”他回答说,“而且,你永远不能放弃自己的个性。”

2012年7月3日,灵感最终到来的那天,如今已经成为一个传奇。
暑假,朋友用好酒吸引他去给自己的孩子补习微积分。朋友家附近的树林里常常有鹿经过,早上,张益唐原本是去看鹿的,没见着鹿,另一个世界却忽然出现了。后来在《纽约客》的采访中,他回忆了那个瞬间:“我看见了数字、方程一类的东西,虽然很难说清那到底是什么。也可能是幻觉。我知道还有很多细节有待填补,但我应该做出证明。想到这儿,我就回屋了。”《素数间的有界距离》轰动了数学界,审稿人伊万涅茨评价张益唐的论文:“水晶般的透明。”

成名之后,一切都改变了,张益唐不再是无人问津的讲师,他受邀加盟了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成为数学系终身教授。论文发表后的第二年,瑞典公主亲自颁发给张益唐罗夫·肖克奖中的数学奖项。同时出席的数学家都留出了时间在瑞典旅行,张益唐却没这概念,第二天就飞回美国上课去了。回到美国,他又被授予了麦克阿瑟天才奖。

张益唐对妻子说:“我们结婚的时候,我说要给你许多,但我当时给不了,现在,你说说你想要什么?”他成了数学界的英雄,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又让他活成了大众喜闻乐见的传奇。但就像人们惊讶于他的天赋一样,人们也惊讶于他对外在的冷静态度。相比于出席晚宴、接受掌声,张益唐还是更喜欢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与数学为伴。妻子孙雅玲说,他们住在海边,但4年的时间里张益唐只去沙滩看过一次海。他每天想着的就是去学校,理由是学校的网比家里的快,方便他做研究。采访他的记者们也纷纷体会到一种无力感,他少言寡语,甚至说自己可以一边接受采访一边思考数学问题。是的,还是数学,就像张益唐所说,在数论的世界里,永远不必烦恼无事可做。

7. 淡泊名利,继续前行

外界还在惊叹于他过去创造的荣耀,他已经无心于此。“我还有新的东西可以做,我相信我还能做出新的东西来。”数学家哈代曾经说,他从不知道有哪个数学上的重大突破是由一个超过50岁的人提出来的。

2020年,张益唐已经65岁,最新的目标是“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这是通往“黎曼猜想”的重要一步。他可不会因为哈代的一句话就动摇,他说:“这些话可以听听,我虽然知道,但我没放在心上。”

功成名就之后,张益唐再次将全部精力投入新的数学高峰。孙雅玲说,老伴去了学校研究数学,在家里还是思考数学,有时候自言自语,炒菜的时候,洗澡的时候,下楼梯的时候,老是念叨:“零点,零点,零点……”她就知道他又入迷了。

张益唐回国的次数变多了,他回到北大给本科生上暑期课。他喜欢和这些青年人待在一起,他们充满了求知欲的聪明头脑就和他当年一样,对数学满是憧憬。面对他们,那个沉默寡言的张益唐不见了,反而充满了诉说的欲望,他想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他们。“最终要判断一个人在数学领域能不能做出成就的标准是思想的深度。”张益唐说,“如果是立志于做数学,那你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比别人慢也千万不要自卑,最后能不能成功是有很多原因的。”“保持一种新鲜感,一种不满足,有时候胆子要大一点儿。对前人的成绩,不管是不是权威,你要想他也是有局限性的,他做的也不是最好的。因为我有这种感觉,所以我能往下做。”“数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定理一,证明;定理二,证明。数学当然要证明,但数学不完全是这样,如果只是这么一个过程,我就会觉得很烦。”当然,张益唐也提到了自己的艰难岁月:“你们可以避免走我走过的弯路。”最后在问答环节,年轻的学生们又把兴趣投到了这位传奇数学家身上。一个学生问他,如果当时一直在国内,还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吗?张益唐想了想,给出了答案:“我的个性比较独特,如果在国内,可能干扰会多一些。但我相信我也能做下去。”2014年,张益唐受邀给北大毕业生做了一次演讲。他以平淡的口吻告诉大家:“我经常觉得自己做的程度很差——这是真的,但我并不失落,只是实实在在地去做。中间经历了很多挫折,每次我都坚持下来。如果别人问我有什么成功的秘诀,我只能说句大实话:我就这么实实在在地去做,而且坚持着。我过去是这样,将来也会是这样。”

2014年,普渡大学给张益唐颁发“杰出校友奖”,张益唐没有前去领奖,7年的大学并没有让她牵挂,他说:“我大概不会去领这个奖的。可以这么说, 北大是我唯一的母校。”

尽管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带给张益唐巨大的声名,但是他没有在这个上面停留太久,而是在投完论文后,捡起长期研究的几个大问题,其中就包括: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

2022年,11月4日,张益唐关于郎道-西格尔零点猜想论文正式公开,111页的论文再一次引起轩然大波。11月5日,张益唐在给山东大学作报告时,张益唐分享了这一最新成果。11月8日,张益唐在网上做了学术报告,他没有用PPT,而是在一块白色写字板面前给大家讲解朗道-西格尔零点问题,引起数学界的围观。学界认为:“朗道-西格尔零点问题,具有基本的重要性。张益唐的这个新成果一旦通过验证,将改写解析数论的教科书。”

同事说:他是被闪电劈过2次的人论文刚发表,正确与否?他的证明能否得到同行的接受?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验证。但按照张益唐的个性,没有一定把握,他是不会轻易公布的,让我们拭目以待。”

张益唐曾读过罗曼 · 罗兰的3本名人传记,他被其中米开朗基罗的经历深深打动了。「他被他这个天才左右了一生,他一生根本就没法从他这个天才里头自拔出来,所以他的生活某种程度像个苦行僧一样的,又是个工作狂。可是他的一切,他活着就是为了这个优势,为了他的天才而生的,他这一辈子就只能在这个范畴里头这么去干。

8. 小结

张益唐因坎坷而传奇的数学旅程在学术圈内外引起反响,之前也被媒体成为数学界的扫地僧。围绕张益唐,网上也有各种看法。他曾经说过的话“宁愿在美国洗盘子,也不愿回国”,也备受争议。但当时也是因为张益唐希望自己有一番成果再回国吧。

不管怎样,他在学术上的一以贯之,耐得住寂寞,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还是难能可贵的,也非常值得学习。

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即使我没有成功,也不会觉得太遗憾。我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还是觉得很有价值的。”“如果别人问我有什么成功的秘诀,我只能说句大实话:我就这么实实在在地去做,而且坚持着。我过去是这样,将来也会是这样”。

爱默生说过“一心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张益唐,正式这样的人。张益唐就像一个置身于数学广博世界的探险者,他永远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永远不会迷失方向。他佷犟,眼里只有数学。但也正是他这种对数学纯粹的投入,孜孜不倦的追求,甘于寂寞、专注科研的精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深境界,才让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志者不可不知察!

 

 

 

 

iamhereforfun2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欧洲联盟' 的评论 :

当所长就恶心 ? 我看你这种人最恶心。
欧洲联盟 发表评论于
那么伟大,还跑到山大去当所长,不觉得恶心吗?
大酱风度 发表评论于
顶戴花翎,帽子太高会适得其反。
张应该成为院士,也会成为院士。
華西車城 发表评论于
當代最偉大,是不可能加在數學家頭上的。
研究純數學的有杰出創新的頭腦,往往生活在200年之後,只有那時,人們才會搞懂200年前這個人的頭腦里想到東西,如果你現在就能明白他的理論,則說明這個理論并不怎麼樣,連我都懂。
上面這一段,是我讀博時一位數學教授講的大概意思。
momo_sharon 发表评论于
最近看到很多媒体报道他。
诚信 发表评论于
他的确令人敬佩, 但“当代最伟大”, 严重夸大了。

他只是证明别人的一个猜想, 离“当代最伟大”很遥远。

伟大的数学家们, 牛顿,高斯,希尔伯特等等,都是发现并完整描述一些逻辑现象,形成完备理论并指引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张老师离 “伟大的数学家” 们 很遥远, 更远非 “最伟大”。

不要乱讲。

old-beijing 发表评论于
张曾积极参加民运, 他不喜欢共产党
江郎山闲话 发表评论于
谢谢博主好文。
张益唐好样的!是大器晚成的少数(也许是唯一)的数学家。
jw2009 发表评论于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最重要的,是否能出成绩是次要的。站在他边上的那个杨老头是最功利的,10~15年内不会出成绩的,他一概不鼓励他的学生去做。。
Californian 发表评论于
x^n+y^n=n^n
ahniu 发表评论于
x^n+y^n=z^n.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