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场上活出信仰的军人——《血战钢锯岭》观影分享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胡适)
打印 (被阅读 次)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的福音影片是美国2016年拍摄的战争片《血战钢锯岭Hacksaw Ridge》。这部影片展现出 “困境中的信心”,正好契合了今晚开始查考的第八部小先知书《哈巴谷书2:4》“惟义人因信而生”的信息,见证了影片主人公在战场这个特殊环境下“因信得生,凭信而活”的奇迹。感谢神。

     【注】上图来自网络。

       这部电影当年播出后,好评如潮,当选为2016美国电影学会十佳电影,次年又获得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的多项提名,最后斩获最佳音响效果、最佳剪辑两项技术大奖。

       导演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曾是一名演员,演而优则导,他导演的影片虽然数量不算多,质量却有保证。我在年轻时曾看过他在1995年担任制片、主演、导演的电影《勇敢的心Brave Heart 》,虽过去了近三十年,对这部影片优美的苏格兰风笛和风土人情、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以及恢弘壮烈的电影配乐依然印象深刻,甚至一听到苏格兰风笛的声音就想起了这部鸿篇巨制。最后吉布森凭这部史诗巨作于1996年囊括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在内的五项大奖。

       吉布森2004年参与制片和执导的另一部电影《耶稣受难记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是我到美国第二年、受洗前观看的第一部福音电影,影片基本上还原了四部福音书中对耶稣基督受难前最后12小时的记载和描述,虽然因对主耶稣受难时的血腥和残忍渲染得过于逼真写实而招致了很多批评和争议,但这部电影让我对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有了直观而生动的印象,也成为我开始深入研读四部福音书的契机。

       今天我分享的这部影片《血战钢锯岭》,依然承袭了梅尔·吉布森一贯的导演风格:宏大真实的战争场面、环环相扣的戏剧冲突、细腻生动的人物刻画和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等。据报道,为拍这部电影,吉布森斥巨资在澳大利亚购买了一个农场,炸毁后形成的悬崖峭壁再现了影片中的战争场景,战争场面更是实景拍摄,高度还原了钢锯岭血战人间炼狱般的惨烈和残酷。

       《血战钢锯岭》讲述的是1945年“二战”末期,美国与日本在太平洋战争的冲绳岛战役中,一个自愿参军却拒绝拿枪的医疗兵戴斯蒙德·道斯Desmond Doss在钢锯岭上赤手空拳、孤身救助了75名伤员的故事。这样一桩在人眼中看为不可能的事,却是根据一个真实的人物和真实的经历改编的。看过影片的弟兄姐妹就知道,这件不可思议的事完全是一个神迹。

       影片大致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主人公道斯的成长线,通过几件事追溯了道斯信仰形成、强化的心理路程。

       道斯出生在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小城镇。小时候有一次与自己的哥哥玩耍打闹,一时失手,差点令哥哥丧命,埋下了他对暴力的恐惧和排斥的种子。他在上帝的画像前祷告悔改,对生命充满了敬畏。

       他父亲是一个“一战”老兵,见识过战场的惨烈和残酷,失去了亲密的战友,战争的阴影挥之不去、排遣不开,战后创伤后遗症让他痛不欲生,只能通过经常酗酒、对家人施暴来发泄。他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教导和引领着孩子们的信仰,每次父亲酗酒发泄后,母亲都是孩子们的避风港和安慰者。道斯长大后,有一次撞见父亲酒后持枪在殴打母亲,他在极度愤怒之下,夺过枪对准了父亲,在扣动扳机前看到了父亲身后的“十诫”宣传画,映入眼帘的正是第六诫“不可杀人”,上帝严肃的诫命、母亲哀伤的哭喊和父亲悔恨的眼泪让他及时收手,也在他的心头刻下了对暴力深恶痛绝的烙印。从此,他发誓不再碰任何武器,因为武器会让他回想起当年几乎弑父的冲动,而这正是上帝所厌憎、不可饶恕的罪恶。

       一直以来道斯都随同母亲,积极参与教会事工,进一步坚固和深化了自己的信仰。他不仅认识神、亲近神,更在生活中活出了信仰。有一次道斯帮助了一个因车祸受伤的人去医院,结识了善良温柔的护士多蕾西,俩人一见倾心,甜蜜约会,多蕾西后来也成为道斯一生挚爱的妻。这一段浪漫爱情戏为后面道斯矢志学医作了铺垫。

       影片的后半部分是主人公道斯如何在困境中坚守信仰、活出信心。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道斯凭一腔爱国热情报名参军,他坚守上帝“不可杀人”的诫命,即使当了兵,也坚决拒绝持枪,哪怕要面对战友们的嘲笑、排挤、欺凌,长官的刁难、打压、羞辱,无惧诸如“懦夫”、“胆小鬼”、“神经病”的恶名,甚至因此被投入监狱、被送上军事法庭,他也持守心中信仰,面对各方压力不妥协、不退缩。即使面对爱人的眼泪和恳求,他也不动摇。道斯在狱中对多蕾西说:“如果我不坚持我的信仰,我不知道我还怎么活下去,那是我生命的意义。”他尽自己的一切所能,去成全、坚持他心目中信奉的教义。

       影片多次描绘了道斯在军队里如何特立独行,坚守信仰:训练前,他读经;睡觉前,他祷告;到周末,他守安息日;被孤立时,他与圣经为伴,汲取力量;被无端殴打时,虽然他体格强壮、登高攀登的训练成绩名列前茅,依然选择沉默忍受,这一处细节一方面与影片前部分轻松攀岩与哥哥玩耍、在悬崖上向爱人表白相呼应,也为他后面有足够的体力持续救人的情节埋下伏笔。道斯的所作所为与周围的其他人格格不入,表现出一种“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和力量,这也是他坚定、真诚地持守心中信仰所带来的的勇气和力量。

      

       【注】上图来自电影片段截图。

       影片中插入了一段父子之间的戏。道斯的父亲听说儿子因不愿持枪被送上了军事法庭,一反自己潦倒无为的形象,穿戴旧军装出面找华盛顿的老战友说情,拿到了“不持枪非罪” 的证明信,最终帮助儿子可以不拿枪上战场,实现了道斯在战场上治病救人的心愿。这里固然有父子情深的原因,也从侧面反映了道斯坚持自己的信仰对其他人产生的良性影响。道斯的信念是“当别人在夺去生命的时候,我要去挽救生命。”所以这个不愿拿枪的士兵经过多次艰难抗争,最后获批在野战部队成为了一名医疗兵。

        道斯的士兵训练结束后,参加了对日太平洋战争的冲绳岛战役钢锯岭之战。冲绳岛距离日本本土只有340海里,美国人打到了家门口,自然激发了日军的拼死抵抗。这场战役日军的战略目的是尽可能多地消灭美军的有生力量,日军就在悬崖上的钢锯岭布满了碉堡和暗道严防死守,同时也没有砍断钢锯岭上美军攀岩用的绳索,而是放任美军攀上悬崖,依仗地利各个击破,逐一绞杀,因此美日战况异常惨烈,道斯的战友们伤亡惨重,有些新兵甚至还没有来得及看清敌人,就被暗中躲藏的日兵爆了头。道斯身跨急救包,冒着枪林弹雨,踩着尸山血海,赤手空拳在战场上四处穿梭救助战友。

       影片中道斯的扮演者安德鲁·加菲尔德之前曾在两部《超凡蜘蛛侠》电影中主演过蜘蛛侠,在《血战钢锯岭》中,道斯也像超凡蜘蛛侠附体一样,在血肉横飞的战场中来来回回救人却毫发无伤。《诗篇91:7》说:“虽有千人仆倒在你旁边,万人仆倒在你右边,这灾却不得临近你。”因为“现在我知道耶和华救助祂的受膏者,必从祂的圣天上应允他,用右手的能力救护他( 《诗篇20:6》、《以赛亚书41:10》 )。”这两段经文就是道斯在战场上创造奇迹的真实写照。

       在美军不敌日军紧急撤退后,他放不下那些需要救助却被遗忘的战友们,听从上帝借受伤战友之口的呼召,选择独自留在了危机四伏的战场上。他冒着双倍的生命危险,以硝烟和夜色、掩体为掩护,在日军的扫荡下寻找那些一息尚存的战友们,或背或拖,把他们带到悬崖边,然后以自己的身体为支撑,用绳索把这些伤员一个个送下悬崖到达安全之地。虽然他已经屡次精疲力竭、体力透支,但他还是不断祈求上帝“再一个,主啊,请帮我再多救一个”……每次祷告后,他又获得了新的力量,一次次义无反顾地返回战场竭力救人。强大的信念和诚心的祷告支撑着他以疲惫之躯独自一人从白天到黑夜坚持了十几个小时,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持续不断救助了75个伤员,其中甚至包括几个日本的伤兵。

      

       【注】上图来自网络,为电影宣传照片。

      

      【注】上图为电影最后的记录片片段截图。

       道斯全心依靠神,凭一己之力,救助了近半个连队,这个无枪胜有枪的神迹就像《诗篇20:5》所说的:“我们要因你的救恩夸胜,要奉我们神的名竖立旌旗,愿耶和华成就你一切所求的”,因为“有人靠车,有人靠马,但我们要提到耶和华我们神的名”,“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 《诗篇20:7》、《撒迦利亚书4:6》 )。无枪傍身的道斯在战场上创造的不可能的奇迹正是上帝回应他诚心祷告的明证,信仰才是道斯强有力的武器。

       道斯对自己信仰的坚守,得到了越来越多那些曾谩骂他是懦夫的战友们的理解和尊重,他以德报怨的救人义举,赢得了他们发自内心的钦佩和敬畏,也让他们反省、向往道斯所持守的信仰,更鼓舞了战友们的斗志。之后的攻坚战中,战友们宁愿违背上峰要求进攻的军令,也要安静等待道斯先祷告,然后再上战场。这日虽然是安息日,但战友们需要道斯,他就选择了与战友们同行。

       面对美军的强大攻势,日本人不敌后诈降,与敌人面对面的道斯大腿受伤,他躺在担架上被运下钢锯岭。这时影片的镜头从平视慢慢变成了俯视,最后变成了仰视,道斯这位在战场上活出信仰的军人,如同受难后得荣耀的主耶稣一样,仿佛被圣灵充满,沐浴在圣洁而温润的圣光中缓缓下降,其情其景令人动容。导演吉布森用诗意化的镜头语言,生动演绎了两卷福音书中的经文:“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因为“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马太福音5:16》、《约翰福音13:35》 )。

       影片主人公的原型人物戴斯蒙德·道斯因为在冲绳岛战役中的勇敢表现和救人义举,被当时的杜鲁门总统授予美国最高军事荣誉—美国国会荣誉勋章,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战场上没有杀死敌人却获得最高荣誉勋章的军人,也是唯一能活着接受此荣誉的因宗教信仰而拒服兵役的人(Conscientious Objector)。

      

      【注】上图来自网络:杜鲁门总统亲自为戴斯蒙德·道斯授勋。

       在影片中,导演吉布森设置了一个小道具:一本便携本《圣经》,这是道斯当时的未婚妻多蕾西在他去参军前赠送他的。战争期间,道斯一直随身带着妻子赠送的《圣经》,有空就读,上帝的话成为他信念的支撑和力量的源泉。他在受伤的那场战事中将这本《圣经》不慎遗落在战场,战友返回战场帮他四处寻找,找到后珍重地放在他胸前。我就以道格的妻子在这本圣经扉页上的赠言结束今天的分享:

      “亲爱的,每当你阅读圣经,遵从信仰,上帝就会赐给你力量。

        我祈愿上帝会照顾你,不管你的路多么黑暗,你也不会悲伤或者孤独。

       假如有一天你不在这个世界上了,我们会在天堂里重聚,上帝会赐给我们一个美丽的地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