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的經典愛情美句語錄读议(二十六)

随翻随摘随忆 能感受得到 , 那块绕在南院上的云,又来了,看着厚。
打印 (被阅读 次)

 

張愛玲的經典愛情美句語錄读议(二十六)

 

103、那些美麗的小魚,它們睡覺的時候也睜著眼睛。不需要愛情,亦從不哭泣。它們是我的榜樣。

 

议:读张爱玲,不紧。倒常是很放松地被带进去,渐渐看到精心,偶尔见到不经意的提醒,随着笔走,就是不甩出什么警句之类,循你,训你。出了文章,也不觉得有收获,可会一时间觉得被什么罩住。

 

贪图这被罩住的一小会儿。那是民国啊!那是租界氛围。洋里洋气的地方和时代。

 

鲁迅的文章,开头就会使紧得抽不回眼神。常句句紧逼。字句,仗阵般地面对。《纪念刘和珍君》的第一段收尾,俨俨不让的氛围压过来。到“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乌云压城,要乱飓风了。篇竟,全身上下,锈刀被砥砺般,但等号令,要“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也喜欢。

 

他们共同的,是字里行间的民国味道。

 

去过台湾的都说,怎么好点的东西都在那里留下了。没去过。听过读过看过台湾,说句“隔”的话:台湾就是台湾,装不下民国。张爱玲说什么的size, 都比那儿的文学,大好几号。读过张爱玲去台湾的记实。一群小自得,陪着张爱玲,想听的话全写在脸上:评价一下,我们怎么样?那边怎么样?张爱玲一路几乎不张口。赖雅告病重,转身回纽约。

 

胡兰成教朱天心姊妹。其实是在恢复民国味。以为。读《击壤歌》,那调子和《今生今世》相近,一派民国的清平色调。

 

胡兰成的《山河岁月》,胡说着。龙应台尽其正经责任感的《1949大江大河》,比不上啊!以为。

 

民国亡,文采没了。张爱玲走了,文学没了。有的就是个“这幢普普通通的石库门,是九千七百万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104、情,親情我們之間無所不有,卻唯獨沒有愛情。

 

议:读张爱玲,她文采,智慧…. 的尽头,既空旷无边,也朝霞满天。觉得。

 

张的文学,写作好像清理,该丢的丢了,该还的还了,未付的账单付清,洗尽墙上“一抹蚊血”。腾地儿,并不知道要装什么。“开会,旗袍都不给穿”,可当作女娃向不美的呵斥,向美挺进的宣言!

 

胡兰成,渣,但确是能抖压得出点有用的东东。四条汉子,老舍巴金曹禺丁玲…. ,使劲抖压,有个啥?故,骂胡兰成,别跳起脚。比他渣的,多得是,很可能就是自己。听听:“以后不要再联系。有写的书寄来”,(张爱玲语)怎么就这么不一样呢?!

 

处不成爱,处情,诸如日久生情;再不成,图个亲,“像亲人一样”。成就人世间的美满。这就是所谓的下放和退化。

 

上山下乡不好。上调回城,就好了?

 

其实,一生都在下放,下放的,有多少!

 

读张爱玲,满满的全是“我不要下放”的抗拒,女娃式的!一点不比“管他妈的,就同居”(鲁迅)欠力气。前者,倾其所有。后者,“遵命”之余。男尊女卑处,开口闭口鲁迅先生。几个说张爱玲小姐?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翻译过来的,不知究里。在中国的人生,看到爱,和1966年敏感到个人崇拜很像,已然走入人生险境。盯住不放,缠到底,就成了当地三观的“矫情”,公认的找死。有种,不怕的,张爱玲算一个!

 

昨天,才读到,张爱玲生前立下誓言与赖雅:不能同庚生,但愿同庚死。七十五,赖雅逝;七十五,张如约而去。

 

人们,足以悼念她吗?!

 

 

105、如果有來生,我願做你的妹妹,即使我們無法步入婚姻的殿堂,我也可以做你永遠無法割捨的親人!

 

议:读张爱玲,贪听女人话。

 

阅历:头发长的,好看;见识短的,好听。看得少听得少,不只亏了。

 

“女人是男人的学校”,这学校不在这儿。这儿,母系,不然,真的是“并非人间”了。

 

入网入群的一爽,听到女同学,女熟人,女生人的声音了。上茶坛,几乎只点自以为是女的标题。

 

自打知道勾股定理变成算卦以后,死了在这里说理看到理论的心。挺安心地读感觉。憾甚,甚之又甚,几几乎全是male 。与类,谁不知道谁?

 

南京女人一句“哎哟”,几乎是六朝以来所有声音的一半动静,一半文采,一半思想。

 

茶坛,别说女娃罢工,这几天,她们少露几面,就一坛初冬光景了。

 

讲不成理的地方和说不清究竟的语言,不听女人的,还听谁的?如果也让女人上学堂,中国的文坛,就是赵明诚与李清照,就是张爱胡说。铁信!

 

故,谁说女人小,烦谁。谁信“见识短”,就不再信他。

 

总觉得,中国绝大多数的文章,不过是压住女人,遂使我竖子成名成家;班门弄斧,自以为是民间高手;走腔走调,却一编再编什么中国文学史。

 

图个老实,写得玩。哪敢当真一点点?

 

不见不怪 发表评论于
都是些昏而无用的废话
渥太华郁金香 发表评论于
青蔡萝卜,各有所爱吧?第一次读张爱玲的书是十来岁,不太懂,只有压抑感!加上外祖母和小姨的注释就不关注了(外祖母与张是同个时代的,放弃留洋 留在沦陷区投入抗日救亡工作的,而张呢?)我年轻的时候喜欢丁玲和巴金的,有了年轮就好老舍的,鲁迅的却从小一直被父亲引导着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