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个故事,走过一座城:Weimar

打印 (被阅读 次)

这个雕塑的原型,是著名的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猜一猜,哪个是哪个?

——我反正是猜错了,印象里,歌德是美少年才对——然而俩人站在一起,美少年的那个,是席勒——差了整整十岁。

成名早的那个,也是席勒。1781年,22岁的席勒携“群盗”(THE ROBBERS)出道,标志着德国古典文学主义的结束,浪漫文学主义的开端。市民阶级出身的年轻人尝试歌颂天才,主张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提出“回归自然”的口号——历史回放,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后来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更是代表人物的代表作。

所以,1788年,俩人第一次相遇时,席勒是新进文坛红人,而歌德还沉浸在自意大利返乡的适应阶段。歌德对席勒的印象是“他讨厌我!”

六年以后的再次相遇,一次谈话,火光电石,开始两人长达十年的友谊,来往信件超过1000封(这些文字,现在还可以在资料馆借阅,是公认的德国文学史发展见证),一直到席勒去世。俩人对对彼此的评价都是“他理解我”。

对歌德来说,这种精神上的互相理解进而延续到爱的感情之强烈,远远超过对年轻他16岁的美丽单纯善良的小太太CHRISTINE VULPIUS的亲情——没有什么比选择连棺木都要这样放在一起更说明这件事了。

在WEIMAR。1799年,为了跟歌德离得更近一点,席勒携妻带子(三个在外面,一个在肚子里),从JENA迁往WEIMAR,直到去世。

我一直说,去WEIMAR的话,一定要看看歌德住过的房子,再看看席勒住过的房子,看看歌德的书桌,再看看席勒的书桌。历史虽然不会重现,但是我们可以走到历史里去啊。

席勒的书桌。

歌德住过的房子。

都很小,也很平常——就算是著名人物写历史的时候,应该也无所知吧。

就如同这个BAUHAUS——中文被翻译成“包豪斯”,我第一次见这个汉译,忍不住笑出来。

必须承认,我第一次见,并没有被震撼到。不高也不大,只有两层——不妨碍它是20世纪建筑史艺术史的亮点之一啊。

有趣的是,它的诞生和发展,几乎和魏玛共和国并行(魏玛共和国的故事太长,不能放在这里写)。20世纪初,思想意识形态的觉醒和工业技术领域的发展,推动艺术从不食人间烟火的单纯欣赏作用转到实际应用需求方面,新材料特别是钢铁方面的新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的提高,使整面墙的落地长窗式新式建筑构想成为可能。

这是新式BAUHAUS建筑。

这种思路被进一步拓宽,后来被大量用到工业和民用设计方面。

也许,你的家里,就有这样一盏灯

或者,一把这样的水壶

所以,在历史里,感受历史,不过是回首一怔的事。

 

 

 

 

 

山韭菜 发表评论于
感谢分享!
chufang 发表评论于
“包豪斯”不是已经拆了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