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波罗的海】(6)柏林印象:从柏林墙到玻璃墙

真正的自由,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打印 (被阅读 次)

前篇·:(5)柏林印象:柏林墙

2010-08-02 游记首发于网络

之后我们随车来到了处于地图中两圆交叠处的德国象征:勃兰登堡门。

这是一处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古迹。事实上,它是拿破伦时期柏林13座城门中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一座,古希腊神殿风格的六根巨柱上方,是扬名世界的双轮四驾马车雕塑。然而,它对于德国人的意义,远不止这些。

20年前,柏林墙在这里稍稍绕了个小弯儿,把勃兰登堡门圈在了东柏林境内。然而人们再也无法穿过大门走向前面的6月17日大街。对东柏林人来说,那近在咫尺的胜利纪念柱永远只能穿过勃兰登堡门的门穹眺望。

自由有许多困难,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们(民主国家)从未建造一堵墙把我们的人民关在里面,来防止他们分开我们。” “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只要一人被奴役,所有的人都不自由。”——约翰·肯尼迪(1963年6月26日,在柏林的演讲,题为《我是一个柏林人》)

勃兰登堡门附近的肯尼迪纪念馆。

紧贴勃兰登堡门一侧的戒备森严的美国大使馆。那位置绝对是黄金的,只是从地理位置上说已经属于当年的东柏林了,好像有那么一点像是历史开的玩笑?

东西柏林建筑风格差异很大,有着鲜明的地域差异和时代烙印。东柏林许多建筑宽大雄壮;而西柏林则致力于修复古代建筑的原貌。

我们刚进入东柏林时见到的塑像。叫什么? 导游当时的介绍我没听清楚,呵呵。

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一系列名人曾经求学过的洪堡大学(Humboldt University)。

在西柏林一侧,我们见到了正在修缮的胜利纪念柱。

柏林大教堂,建于1750年,战后修复。

博德博物馆,位於博物馆岛(Museuminsel),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东西德同统一后,柏林又出现了许多现代风格的建筑,比如最新建成的柏林中心火车站,波茨坦广场的索尼中心等等。这些建筑都有一个共同点特点,广泛采用了玻璃材料。

欧洲最大的火车中转站 -- 柏林中心火车站,每天客流量300000人。

波茨坦广场的索尼中心。

以玻璃钢材料建成的柏林新电视塔。

联邦大厦(The Federal Chancellery)。

施普雷河畔的政府办公楼。几乎所有的办公室和会议厅外墙都是玻璃的,而且不使用窗帘。行人经过,随意张望看去,办公室内部陈设、工作人员的行为一目了然。

最初我将这种能将玻璃材料广泛采用于大型建筑物当成了一种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的显示。要知道并不是什么国家都能够使用这种造价高昂的材料,也并不是什么国家都能够制造出这些合乎设计要求的玻璃的。

然而,玻璃更深层次的符号意义并不在于此。我们的导游告诉我们:这就是现代民主政治透明性的表象。让权力无时不处于监督——甚至路人的监督之中。

我们后了还参观了国会大厦。国会大厦(Bundestag),德文原名为 Reichstag即帝国大厦。建于1894年,原为德意志帝国和魏玛共和国的国会所在地。希特勒在此发动了著名的国会纵火案(Reichstag Burn)。二次大战期间遭严重破坏。后来是苏联红军以伤亡30万的代价首先将苏联国旗插上大厦圆顶。战后进行了重建。在东西德国合并后,确定为新首都的国会大厦。1999年4月19日经过全面整修的新国会大厦竣工。新国会大厦的中心为国会议事厅,大厅四周是玻璃墙,屋顶是半球型玻璃天窗。新整修由英国著名建筑师弗斯特设计。保留大厦19世纪的内部摆设和战争遗留的痕迹。包括大火和战争留下的烧过的痕迹以及苏联红军留下的涂鸦等。整个整修用了四年,耗费三亿三千万美元。

国会大厦侧面

参观时讲解机里的解说词再次证实了导游的解释,多次提及议会制民主的公开性和透明性,这也是为什么国会大厦在后来重修时使用玻璃的一个重要原因:使用玻璃,是可以让每个人都能看到国会开会时的情形。沿着向上的环形通道走到接近顶部,从中间巨大的玻璃柱望下去,我们的确看到了底部的议会大厅。

这些是希特勒时期建造的建筑物,与以玻璃材料为主的现代风格建筑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军方财政部大楼。

希特勒时期,某掩护所。

瑞士大使馆。

在国会大厦上,我们看到了一个饱经风霜而又充满活力的柏林城。

柏林人有着很强的环保意识。柏林市区三分之一为绿化区和湖泊。我们的导游很自豪地告诉大家:柏林作为德国的首都,欧洲的主要工业城市人均汽车拥有率只有0.358,低于全德国的0.57,排在绝大多数欧洲城市之后,而柏林的人均自行车拥有率为0.71。

虽然柏林的建筑物大多在二战中被毁,但勤劳的德国人基本按原样恢复了,只有一处例外:市中心的威廉一世纪念堂,德国人保留了它二战后被炸毁的原貌,原来雄伟的教堂,顶部被完全炸毁,只有底座的部分还算完好,德国人保留它,是想告诉后人,战争带给人民的,永远只能是毁灭和苦难。古老的德皇威廉一世纪念堂两侧,建有八角形的新教堂和钟楼。

柏林犹太人受难纪念碑Holocaust Memorial。

如果不是高低错落的石碑形成了明暗交错的图案,某块石碑后突然探出的头都要让我觉得这里是个捉迷藏的胜地了……

总统府,安静但是自有一番威严气势。

于1987年,为柏林诞辰750周年而建的钟琴塔(The Bell Tower),据说世界排名第四。

经过钟琴塔,在美妙的乐声中来到了世界文化之家Haus der Kulturen der Welt。这让我意识到柏林还是世界重要的文化学术交流场所之一。柏林有著名的柏林爱乐乐团,柏林电影节。。。  

说什么建筑物的样子像怀孕的牡蛎,明明就更像拿破仑的帽子么……

您知道雕塑表达的是啥意思吗?呵呵,导游告诉我:这是醉汉的肝。

在回火车站的路上,我们还经过了著名的裤裆大街Kurfuerstendamm,这里是购物的天堂。

著名的KaDeWe 西部百货,现在销售面积有60000平米,高7层,是继英国的哈洛德之外欧洲第2大百货店,销售超过38万种的商品。不过德国人老爱说,这是欧洲最大的百货大楼了。呵呵,60000平米的百货大楼在亚洲乃至中国人的眼力算不得什么,在欧洲可是不得了的大了,更何况这里集中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定级品牌。据说名牌化妆品特新鲜,三个月卖不出去,就退回厂家呢,价格也非常合理。

估计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裤裆大街上的“通心粉”(spaghetti)雕塑。

最后路过柏林的伊甸园(The Garden of Eden)时,我们的导游告诉我们:在公园里晒太阳的男女都崇尚天体主义。听之,我赶紧举起相机对着窗外一阵猛拍。那天我们放弃去瓦尔纳明德海边的天体浴场来到柏林参观,这不,在这里我们也看到了天体主义的独特风情。这真是一趟完美的旅行!

三步两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茅山道士' 的评论 : 呵呵,有意思。
茅山道士 发表评论于
30年前多次在勃兰登堡门走过,那时有很多小贩卖苏联的望远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