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並不如烟- 1967年爆发了流行性脑膜炎

每个人都有很多故事,我们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从故事里我们可以得到感慨,共鸣,力量。
打印 (被阅读 次)

1966年末,武汉就曾爆发了流行性脑膜炎,直到1967年初夏,波及全国。据统计,当时全国为7.6亿人,约300万人得脑膜炎,染病率为4/1000。16.8万人死亡,致死率5.5%。小孩是易感人群,导致很多儿童死亡。

53年前中国经历了比非典,比新冠更残酷的疫情(估计这次武汉肺炎不会超过1967年的流行性脑膜炎),这么大的疫情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不知道!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几乎人人都知道,其死亡人数是24万人,和这场瘟疫是一个量级的,而且,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易感者主要是小孩子、青少年。不难想见,当年多少家庭痛失孩子,但是,它就这样,居然就这样,消失在中国人的记忆中,如果不是如今的新冠病毒肺炎,卫健委专家曾光谈武汉冠状肺炎病毒,很多人还不知道1967年有如此大的疫情。

卫健委专家曾光:谈武汉冠状肺炎病毒

还记得读小学的时候,脑膜炎来了,学校就安排工友提着一桶醋,用烧红的铁钳烫醋在教室里消毒,很多父母在孩子胸口挂一截大蒜,说是可以预防。就这个医疗水平,人也长大了。当年"你得脑膜炎"还是句骂人话。

摘录几个地方志对1967年脑膜炎的记载:

安徽日报2017年04月28日的一篇文章,有这样的内容:“以流脑膜炎为例,1967年我省报告病例有25万之多,约有一万多个孩子死于该病。”

1967年,为脑膜炎流行高峰年,南京市发病13837人,死亡303人,年发病率464.59/10万。

1967年3月,辽宁地区出现流行性脑膜炎,是1949年以来的第二流行高峰。发病率高达177.97/10万,病死率为5.80%。

广东省更多,从1966年11月到1967年3月,患病人数竟然升到了195745人,死亡10770人,病死率为5.50%。也就是说,仅广东一省,就是现在全国新冠病毒确诊人数的两倍多。死亡人数更加残忍,是新冠病毒的3.69倍。

中国疾病预防控製中心网站:1966~1967年在我国出现了空前的人群大流动,导至发生了全国性流行性脑膜炎大流行,发病率为403/10万,死亡16万多人。

智者不惑 发表评论于
祝林先生周末快乐!:)
智者不惑 发表评论于
林先生好!

谢谢您的好文和视频,令读者学到了知识。

大赞!
石假装 发表评论于
那时刚上小学,记得打预防针。网络让人及时了解很多真相,也让人恐惧。脑炎的时候人们觉得离自己很远吧。当然还有当时人口流动小,不像现在这么快这么大范围。
谢谢介绍。
林向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看天地' 的评论 : 谢谢。
看天地 发表评论于
https://mp.weixin.qq.com/s/HkKvXvOmPd31f9Bt7Bch9w

刘兄,请参阅上面的链接,能为您的文章提供支持和拓展。
appleface 发表评论于
我姐姐那时三岁被感染了,后来16岁时得了癫痫病,是脑膜炎的后遗症
莲盆籽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林向田' 的评论 : 谢谢林先生的链接!
我父亲是中学老师,我们一直住在教工宿舍,脑膜炎在青少年中肆虐的事,我从来没听父亲或别的老师说起。很奇怪。或许是文革停课,他们不知道学生中的疫情。
零不是数 发表评论于
清楚地记得流脑流行。很奇怪经历过的人还有不知道的。
葱蒜 发表评论于
记得小时侯被灌用南瓜蒂熬的汤,据说是防脑膜炎。这个印象很深刻,但记不得具体哪一年了
海牛 发表评论于
@林向田:你提供的关于南京的那个网站我看过了。据该网站的介绍,这种传染病的正式名称叫作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俗称 “流脑”。我前面提到的那位不幸病逝的同学所患的病叫“大脑炎”,与此不同,是由蚊子传染的。
该网站给出了南京当年发病的人数等数据,不过也提到到 1989 年下降很多,比 1950 年下降了 5.29 个10万分。可见解放初的时候还要严重。
50 多年前的中国的卫生健康和生活条件是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的。就说北京吧,城里大街上随处可以见到骡马拉的大车,马粪驴粪蛋马路上随处可见;城郊荒地、水沟水塘很多。得了这些传染病主要靠自身的免疫力抗,但是那时候粮、油、糖和诸如肥皂这样的生活用品都是定量限制供应,普遍的营养健康水平都是没法和现在比的。我那时在北京上学,农忙时下乡劳动,刚出市区几十里的农村,大多数农家一日三餐的主食是白薯,还要省着吃。那就是当时的现实条件。
再往前倒 50 年回去, 1918 年东北鼠疫大流行,要不是这次闹新冠肺炎有人提到,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好在现在各方面的条件好多了。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印象深刻!大姨的大孙子死在那年。。。
d5710 发表评论于
1967年我已经10几岁了,为什么对这事一点印象都没有,问了问比我大10几岁的人,他们也从来没听说过,所以我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
阿留 发表评论于
多谢分享!可悲的是天朝从来不好好记述这些历史,以至于重蹈覆辙。。。
不羁的云 发表评论于
惨痛的历史。
看天地 发表评论于
是的,当时戴着口罩上街看大字报,看到摆着灰锰氧水的防治攤就去漱口。我的同学长征走到井冈山就因疫情困那了。有一次官方用直升机送药,兴奋的“革命小将”没等桨叶停下就冲去看新鲜,结果一个让桨叶直接打到脑上,平添了一个无名的为“革命路线”牺牲的红卫兵。
林向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莲盆籽' 的评论 : 这是南京流行脑膜炎数据的网站:
http://221.226.86.187:8080/webpic/njdfz/njsz8-12/9/html/09Noname080.html
莲盆籽 发表评论于
文革故事不少,但流行脑膜炎还没听说过。
谢谢林先生分享。
XYZ94538 发表评论于

这事与“饿死三千万”类似,身临其境的几亿人都不知道的事,几十年后,半个世纪后,有人“吹哨”了。不要说这些大规模的瘟疫被政府隐瞒了,那政府的本事也太大了吧。

林向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清漪园' 的评论 : 所以我说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不知道!
清漪园 发表评论于
头一次听说1967年还发生过这么严重的疫情。我只记得红卫兵大串联,很多中学生来北京。
林向田 发表评论于
卫健委专家曾光:谈武汉冠状肺炎病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ztIkYZA3No
在这个视频里曾光说了1967年300万人得脑膜炎,16万人死亡。
海牛 发表评论于
脑膜炎是由某种蚊子传播的,该种蚊子叮咬、吸食了患者的血,再叮咬健康的人就把病毒 (菌) 传给了其他人。那个年代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疫苗。阻断传播的途径主要是灭蚊,和人口流动的关系不是那么大。
林向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XYZ94538' 的评论 : 慕容雪村几年前写了一篇文章:“在长期专制统治和洗脑教育之下所形成的独特人格”
第一种可称为“麻木人格”,第二种可以称为“事实接受障碍”,第三种可称之为“奴仆人格”。
林向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我心依旧2008’,‘枣泥’,‘Yangtsz’,‘ali88’, 的评论 : 谢谢你们的留言,当年我刚上小学不久,亲身经历了流行性脑膜炎。昨天从一位网友那里才知道1967年的疫情一共死了16万人。
林向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usan71' , '海牛'的评论 : 谢谢你们的回忆。
海牛 发表评论于
我只知道我在前面的评论中所说的那么一个病例,不知道还有其他病例,也没有听说 1967 年有那么严重的全国性的脑膜炎爆发。
海牛 发表评论于
我的一位来自上海的同学于 1966 年在北京住校期间突发急性脑膜炎。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非常重视,由上级主管部门安排了北京最好的专家抢救。据说上面的指示是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但最终不治身亡。那时学校每天向全校学生传达病情。据说负责抢救的医生说,病患的病情很清楚,问题是没有治疗该病的药。我没感觉学校对我们有什么隐瞒的,只记得全校上下都很悲痛,学校领导对学生都很关心,组织全校师生灭蚊、大扫除等等。

那个时候联合国还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还不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成员。WHO 没有这方面的记录不奇怪。
XYZ94538 发表评论于

1967年大陆与全世界70个国家有外交关系包括西欧的法国英国等10个国家,他们在北京都有大使馆或领事馆。1967年北京天安门广场有多次上百万人的大型集会,也没有任何脑膜炎流行的报道包括西方人的报道。

Susan71 发表评论于
谢谢贵文引起回忆,記得那时不喜欢吃大蒜的上海人都开始吃青大蒜苗,都認为吃大蒜可以杀脑膜炎菌,煮菜都放,到处是大蒜味道。
ali88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
Yangtsz 发表评论于
1967年的中国与世界隔离离,发生了什么么,WHO也不知道。好在那时中国人也不让出国。

枣泥 发表评论于
那时的新闻已经是统一口径啦?真不知道这段历史。谢谢分享?
XYZ94538 发表评论于

现在亡国灭种的病毒包括SARS正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野味经济)的产物,而拯救中国于毁灭性灾难之中的正是毛氏的社会主义体制,真是讽刺。


XYZ94538 发表评论于

匪夷所思,国际卫生组织WHO没有这个档案记载! 1967年是中国人口流动最多的时期,红卫兵串联,群众集会,天天都有。按照你的逻辑,中国都得灭种,而事实正相反。


我心依旧2008 发表评论于
记得听老人说过,这种脑莫炎很厉害,但不知道这段历史,从毛时代起,当官的为何总不允许民众新闻自由,媒体自由,他们就比一般民众聪明很多吗? 毛不过就是师范毕业,即使后来他读了很多书,也是古书类的,据报导他的数学学的很差的,用古代的并非先进的知识来统治一个现代国家,理论上就说不通; 周是个实干家,但年轻时考国外大学考不上,后来据传记他很少读书,因忙于公务
我心依旧2008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哇,谢谢分享,还真不太知道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