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华裔在西方难进入领导层?

冰河之隙 (2018-12-11 07:40:38) 评论 (20)

 以前讨论过中国式教育的特点:

1. 不鼓励问为什么要做,强调人与人个体的比较(见中国人在比较中体会快感

2. 对于uncomfortable的情况强调“忍”,而不是be vulnerable地公开表达(见亚洲的“忍” vs 西方的be vulnerable


这样的教育只教会了中国人如何在不平等人际关系中,而不是在平等人际关系中,处理问题和矛盾。为了在比较中让自己保持快乐,我们很自然地会使用反驳(就是给自己找理由)这种方法,而不是反思(因为会让我们痛苦)。这极大地限制了中华民族对其他民族优点的学习和借鉴。

 

这样的特点在西方工作的华裔身上有充分体现。

1. 华裔不太多会思考讨论为什么要做,如何让团队公平有效的合作这样的高级问题,而过多专注于具体怎么做。这就失去了管理上的leadership。

2. 华裔对于一些小的摩擦不善于处理,会暂时“忍”了下来,但怨恨的种子不断长大,最后爆发,而且华裔只反驳不反思的特点这时候会明显展现,这其实对自己image的影响很大,常常被认为性格缺乏包容性和不能倾听。这就失去了人格魅力上的leadership。

3. 华裔极少和其他族裔交流工作以外的生活,我们自己觉得外语不好,所以只和华裔聊天,这会给别人一种距离感,别人并不了解你,如何能建立trust。这就失去了人际关系上的leadership。


缺了这些leadership,就只剩死磕专业能力,拼命工作这一条路了。这也就成了许多华裔专业技术不错,但不容易获得提升的主要原因。华裔其实不是看不到,但我们选择忽略这些,因为那需要反思,反思是痛苦的。


华裔常给自己找的理由是:强调自己专业技术好,但外语不好,所以老板看不到,别人技术很差,但是会说。这样虽然没有获得实际利益,但我们就在比较中又获得了精神上的胜利,维持了“自我感觉很好”的快乐。

 

还有一种安慰自己的理由是:反正我也不想往上爬。从中国的比较式教育出来的孩子们,几乎个个都是“官迷”。嘴上说不想,真提拔他(她)的时候,你看他(她)干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