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聚会的年代

夕沁 (2016-01-14 06:10:07) 评论 (10)

    现在盛行着老同学聚会。你在马路上看到一个初老的老人,穿着箱底翻出最好衣服,那被收藏了好久才见天日的衣服,带着深深的压痕,在主人身上愉快的抖瑟着,可以断言,这人一定是去参加“老同学聚会”的。

    老同学聚会的主流人群是50后的那一批,从工作岗位退休不久,还保持着比较旺盛的生命力。当老师的,失落了那侃侃而谈的讲台,有多久没有尽情的表达过了;当过官的,练就了一辈子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就这样闲置在那里,总想找个地方发挥一下,他们是各种活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好的是,现在大家的底气都很足,无论是AA制,还是某人慷慨解囊,都不会太在意。

    因为有了这些热心人,那分散在五湖四海的同学,被一个一个的发现回归了组织,毕业后久不再联系的“陌生人”也渐渐的熟络了。这里面有多少“同桌的你”和“睡在上铺的兄弟”在默默的进行着这样的搜寻工作。我家老公就是被他“同桌的你”,在茫茫人海中激活的。

    老同学聚会是从老同学微信圈开始的,因为这是个信息传递的时代。一开始,大家象失散了多年的亲人,盯着手机看着电脑上尽情的交谈。话题是多样的,回忆往事,孝敬父母,保健养生,股票饮食,兴致昂然津津乐道。该说的都说了,话题渐渐的深入,有那么一些热爱伟大领袖的,把同学微信圈当做一个传播思想阵地,誓死捍卫的口号喊得铿锵有力。         

    往事早已烂熟于心,记忆之树上,蜷缩着饥饿,屈辱,赤贫,暴力的果子。同是一个年代走过来的,是什么修改了他们的记忆,执着着对黑暗的迷恋。一场口水战之后,归于平静,因为老同学们有足够的成熟心智,面对那极不协调的杂音,各自保持着适度的距离。

    毕业40周年的同学聚会是慎重的,老公收到了通知,因为工作原因没有回去参加。老同学们没有忘记他,一张张的照片上传了过来,感受着大家聚集在一起的快乐气氛,他趴在电脑前,像猜谜一样瞅着这些照片,想确认每一个人的名字。忽然他转过头,茫然的看着我说,我要在上面,别人也会认不出的。我看着他依然乌黑的头发,说:保持年轻阳光的心态,就会游走在时间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