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海外博客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热点
  • 原创
  • 时政
  • 旅游
  • 美食
  • 家居
  • 健康
  • 财经
  • 教育
  • 情感
  • 星座
  • 时尚
  • 娱乐
  • 历史
  • 文化
  • 社区
  • 帮助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小沈阳东北方言“piapia”考 (转抄)

小沈阳东北方言“piapia”考 (转抄)

2009-03-16 22:43:46

衣带渐紧终不悔

衣带渐紧终不悔
生活的溪流波连波,浪花里飞出七彩歌,酸甜苦辣咸都是宝,生命树结满生命果~~~
首页 文章页 文章列表 博文目录
给我悄悄话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小沈阳东北方言“piapia”考

作者: 陈炎
本文地址: http://chenyan.blshe.com/post/325/342069
  

 

   [这篇文字适用东北话四级水平以上者阅读;不够四级的,又有强烈愿望想整明白洒家到底说的是啥,请根据个人情况,就近询问东北籍同窗、同事、同行、同屋、同床、同伙、同志等,直到把这篇文字学通学懂,活学活用的,可视为东北话四级达标,同时请被你不耻下问的东北籍同胞授予你“(非东北籍人员)东北话大师”称号。这篇文字使用的东北话参照沈阳话发音,这是要特别说明的。欧了。]

 

      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有关小沈阳的(有人又要geying了,音各硬,哈)。说是小沈阳现在挺打腰(注意这个“挺”字,它的意思来源于东北的满语词ten,意思是“很”“甚”,不信你翻清以前的古籍,“挺”字准保没有“很”“甚”的意思。我是要提醒专家,很多话你可能听得懂,但你不一定知道那是东北话,何况还有你暂时听不懂的。又哈。),他的口头禅“piapia”(阴平,原句大约是这个样子的:“piapia我就溜达,我可顽皮了呢!”“就溜达piapia地,谁招我我也不回头,就溜达。”)也被人们竞相传说和模仿,网上还出现了为“piapia”新造一个汉字的征集活动,“口+爬”组成的新造字呼声颇高。然而,此举却引来语文教育专家的担忧与反对。云云。

       一看到这旮儿,笑得我嘎嘎的。我一不笑网络上的造字征集活动应不应该,二不笑“口+爬”对不对卤子,我笑的是这些所谓的“语文教育专家”二二乎乎,二虎巴登的。

       水是有源的,树是有根的,我嘲笑语文教育专家及一切造字反对者也是有原因的。

       “piapia”这个象声词是活蹦乱跳的东北话,在早儿就有了,并不是一时半会儿编吧出来的,一点儿不叭瞎。“pia”这个音在东北话里还有很多应用,例如:打pia(去声)唧,这是东北人小时候玩的一种游戏;pia(上声),是贬斥的意思,例如:你真能pia人。但在汉语里,这个“pia”无论第几声,都找不到相应的汉字。除此以外,还有几个音也是这样,再给你白话白话。一个是“bia”(阴平),也是象声词,例如“biaji ”,形容某专家小油嘴儿吃得甜嘴吧舌,上下嘴唇发出的一种讨厌声音,就叫“biaji”;一个是“mia”(阴平),通常说“miaji”,就是吃,例如:某大老虎把某专家吃了,就叫“miaji”了。老用某专家举例,挺嘎哈地,哈。

       现在好了,我从眼巴前儿的“piapia”扯咕到八杆子才打得着的“biaji”和“miaji”,基本上把语文教育专家及一切造字反对派整急眼了。

      我要是半拉嗑唧就此撂挑子,后半晌儿扯点儿啥不着调儿的闲篇儿,看官个顶个儿也要急头白脸的。再者说你的四级东北话刚学到二级,哪能就此善罢甘休啊?所以呀,还得接着扯。又又哈。

      有些所谓专家就是专门过家家儿的。既然是专门过家家儿,必不广博,说起话来只有绕磨磨儿,打糊噜语儿。所以遇到有些所谓专家,多问几个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必须的。

      我们的语言和文字一直处在变化当中,要不然就用不着修订词典了。你说对不?四舅妈。有些所谓的语言教育专家喜欢闭门造车,和生活不搭界(ga,去声),对语言的流变视而不见。若按他五迷三道儿的想法,恐怕元素周期表的诸元素造字也是使不得的。这么一说你心里就托底了,敢情这造字是咱们中国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啊。可不咋地?关键是看你造的这个字尿性不尿性。咱们共产党中国曾经用过一批粗制滥造的简化造字,例如,把展览馆的“展”字简化成尸体的“尸”字下面加一横。这成什么样子,展览馆成殡仪馆了?!后来知道错了,改了,还是好同志吗!武则天造了“曌”字,只有写她的名字时才用一下,为的是避讳,不给别人找麻烦,我这么理解也是说得通的。哈。刘半农造了个“她”字,所以今天把四舅妈换成“她”,人家也知道你是个女的。欧了吧。

      那为什么活跃在一亿东北人口头上的“piapia”不可以有个汉字呢?

      答案只有一个字:可以有。

      那为什么以前没有哪?因为所谓的普通话是不着调儿的话。就是说,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但没有一个人说的是“普通话”,我们说的都是方言,“普通话”是所有操方言者都要学习的一种本不存在的语言。就像世界上有一种前不着村儿后不着店儿的“世界语”一样。这下你从嘴巴岔透亮到尾巴根儿了吧。

      普通话是这么定义的:我国国家通用语言,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若换在台北,他们的“普通话”(他们称作“国语”吧?)肯定是另一个调调儿。这么说吧,就看你的统治中心在哪,哪种文化更强势。如果,东北作家和东北二人转老早年儿就成为强势文化,“piapia”何愁没个汉字招呼着?

      东北方言的形象、生动近似《诗》之“六义”中的“兴”的手法,就是好打比方。如果这种方言词汇进入到中国人的语汇当中,无疑会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穿透力,说话的人也会变得快乐起来。

      欧了。      


(本篇为“转抄”。“人在路上”转贴此文,俺在“人在路上”家看到这篇妙文顺手牵来,故曰“转抄”。未经“人在路上”以及本文作者同意,还望二位海涵则个)

博主已关闭评论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今日热点

  • 勿忘国耻,参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地一游龙江(4)世界在我心中
  • 产妇死在我的手上…歲月沈香
  • 回国流水账1–沪上36时辰笨鱼看世界
  • 醋:一种安全、环保、高效的除草剂彩烟游士
  • 甘肃天水幼儿园集体铅中毒事件不得不说的话luren_1970
  • 亲历德州大洪水朱头山
  • 2025环冰岛自驾 (3)- 黑沙滩、冰河湖快乐旅途
  • 看儿子参加《危险边缘》电视节目风城黑鹰
  • 吴瑛教授的耶鲁毕业生女儿首次面对媒体雅美之途
  • 一组老照片毛囡
  • 反对“两个凡是”及华国锋的是是非非(连载1)江天云月
  • 牛市有多高?----认知差来定木子力_
  • 總是念著母親造的菜金扇玉郎
  • 俺们村的大黑熊-3:您这段子比俺的强10倍!爪四哥

一周热点

  • 我家后院子的花草瓜菜都长疯了!mychina
  • 又参观了一个老人公寓帕格尼尼
  • 人间清醒与人间糊涂多伦多橄榄树
  • 中年丈夫失业的唏嘘BeijingGirl1
  • 进攻伊朗犯了战略错误朱头山
  • 吃得就是任性!国庆节挑战105磅巨无霸汉堡爪四哥
  • 国内的美好生活 - 高铁和滴滴打车匆匆走过
  • 在美国坐火车的体会net422003
  • 人生不是拼爹游戏,认知才是王牌康赛欧
  • 勿忘国耻,参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地一游龙江(4)世界在我心中
  • 2025回国 年轻人躺平(图)菲儿天地
  • 举国震惊:一场家宴,竟是一次生死劫!麦姐
  • 美国梦碎:精英女儿出圈了。。。岸沚汀兰
  • 以色列——被逐出欧洲家园犹太人的无奈归宿(二)橡溪
小沈阳东北方言“piapia”考 (转抄)
切换到网页版
衣带渐紧终不悔

衣带渐紧终不悔

小沈阳东北方言“piapia”考 (转抄)

衣带渐紧终不悔 (2009-03-16 22:43:46) 评论 (1)

小沈阳东北方言“piapia”考

作者: 陈炎
本文地址: http://chenyan.blshe.com/post/325/342069
  

 

   [这篇文字适用东北话四级水平以上者阅读;不够四级的,又有强烈愿望想整明白洒家到底说的是啥,请根据个人情况,就近询问东北籍同窗、同事、同行、同屋、同床、同伙、同志等,直到把这篇文字学通学懂,活学活用的,可视为东北话四级达标,同时请被你不耻下问的东北籍同胞授予你“(非东北籍人员)东北话大师”称号。这篇文字使用的东北话参照沈阳话发音,这是要特别说明的。欧了。]

 

      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有关小沈阳的(有人又要geying了,音各硬,哈)。说是小沈阳现在挺打腰(注意这个“挺”字,它的意思来源于东北的满语词ten,意思是“很”“甚”,不信你翻清以前的古籍,“挺”字准保没有“很”“甚”的意思。我是要提醒专家,很多话你可能听得懂,但你不一定知道那是东北话,何况还有你暂时听不懂的。又哈。),他的口头禅“piapia”(阴平,原句大约是这个样子的:“piapia我就溜达,我可顽皮了呢!”“就溜达piapia地,谁招我我也不回头,就溜达。”)也被人们竞相传说和模仿,网上还出现了为“piapia”新造一个汉字的征集活动,“口+爬”组成的新造字呼声颇高。然而,此举却引来语文教育专家的担忧与反对。云云。

       一看到这旮儿,笑得我嘎嘎的。我一不笑网络上的造字征集活动应不应该,二不笑“口+爬”对不对卤子,我笑的是这些所谓的“语文教育专家”二二乎乎,二虎巴登的。

       水是有源的,树是有根的,我嘲笑语文教育专家及一切造字反对者也是有原因的。

       “piapia”这个象声词是活蹦乱跳的东北话,在早儿就有了,并不是一时半会儿编吧出来的,一点儿不叭瞎。“pia”这个音在东北话里还有很多应用,例如:打pia(去声)唧,这是东北人小时候玩的一种游戏;pia(上声),是贬斥的意思,例如:你真能pia人。但在汉语里,这个“pia”无论第几声,都找不到相应的汉字。除此以外,还有几个音也是这样,再给你白话白话。一个是“bia”(阴平),也是象声词,例如“biaji ”,形容某专家小油嘴儿吃得甜嘴吧舌,上下嘴唇发出的一种讨厌声音,就叫“biaji”;一个是“mia”(阴平),通常说“miaji”,就是吃,例如:某大老虎把某专家吃了,就叫“miaji”了。老用某专家举例,挺嘎哈地,哈。

       现在好了,我从眼巴前儿的“piapia”扯咕到八杆子才打得着的“biaji”和“miaji”,基本上把语文教育专家及一切造字反对派整急眼了。

      我要是半拉嗑唧就此撂挑子,后半晌儿扯点儿啥不着调儿的闲篇儿,看官个顶个儿也要急头白脸的。再者说你的四级东北话刚学到二级,哪能就此善罢甘休啊?所以呀,还得接着扯。又又哈。

      有些所谓专家就是专门过家家儿的。既然是专门过家家儿,必不广博,说起话来只有绕磨磨儿,打糊噜语儿。所以遇到有些所谓专家,多问几个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必须的。

      我们的语言和文字一直处在变化当中,要不然就用不着修订词典了。你说对不?四舅妈。有些所谓的语言教育专家喜欢闭门造车,和生活不搭界(ga,去声),对语言的流变视而不见。若按他五迷三道儿的想法,恐怕元素周期表的诸元素造字也是使不得的。这么一说你心里就托底了,敢情这造字是咱们中国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啊。可不咋地?关键是看你造的这个字尿性不尿性。咱们共产党中国曾经用过一批粗制滥造的简化造字,例如,把展览馆的“展”字简化成尸体的“尸”字下面加一横。这成什么样子,展览馆成殡仪馆了?!后来知道错了,改了,还是好同志吗!武则天造了“曌”字,只有写她的名字时才用一下,为的是避讳,不给别人找麻烦,我这么理解也是说得通的。哈。刘半农造了个“她”字,所以今天把四舅妈换成“她”,人家也知道你是个女的。欧了吧。

      那为什么活跃在一亿东北人口头上的“piapia”不可以有个汉字呢?

      答案只有一个字:可以有。

      那为什么以前没有哪?因为所谓的普通话是不着调儿的话。就是说,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但没有一个人说的是“普通话”,我们说的都是方言,“普通话”是所有操方言者都要学习的一种本不存在的语言。就像世界上有一种前不着村儿后不着店儿的“世界语”一样。这下你从嘴巴岔透亮到尾巴根儿了吧。

      普通话是这么定义的:我国国家通用语言,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若换在台北,他们的“普通话”(他们称作“国语”吧?)肯定是另一个调调儿。这么说吧,就看你的统治中心在哪,哪种文化更强势。如果,东北作家和东北二人转老早年儿就成为强势文化,“piapia”何愁没个汉字招呼着?

      东北方言的形象、生动近似《诗》之“六义”中的“兴”的手法,就是好打比方。如果这种方言词汇进入到中国人的语汇当中,无疑会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穿透力,说话的人也会变得快乐起来。

      欧了。      


(本篇为“转抄”。“人在路上”转贴此文,俺在“人在路上”家看到这篇妙文顺手牵来,故曰“转抄”。未经“人在路上”以及本文作者同意,还望二位海涵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