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当一群医盲成了主流媒体记者

当一群医盲成了主流媒体记者

文章来源: 不正确 于 2025-01-22 10:38:5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

今天早上读南方周末电子版,被吓到了。

这是在讲中药注射剂吗?“不可替代的临床优势”?——这有什么有效的证据吗?有个朋友揶揄说:“不可替代的巨大优势是啥?寻租空间吗[抠鼻]”

一个医疗记者,缺乏最基本的循证医学知识,这挺可悲的。中药注射剂的有效性从来没有经过临床双盲大样本实验证实,导致的死亡事件倒是非常不少。

20年前,中国市场化主流媒体还有专业的科学记者,譬如南方周末的李虎军、中国新闻周刊的方玄昌……现在主流媒体的记者的医疗报道都被医盲承包了吗?

还真差不多。

像南方周末上述报道中提到的,用“控制中药原材料质量”的办法来“保证疗效”的思路,在媒体报道中居然成为某种认知范式。

譬如新京报去年推出一篇重磅调查《记者暗访中药材网购乱象:药渣当药材,买真全凭运气?》,其核心主题是很多中药材不正宗,会影响疗效的,比如用扁豆染色当成酸枣仁卖,要打假。

我当时的一个评价是,这篇报道在控诉“你们假巫师搞乱了巫界的秩序。”有个在人民大学教书的朋友则吐槽说:“说不定真中药的副作用更大点”。

这篇报道动辄拿出《中国药典》等来证明某款药材的疗效。这能证明吗?我给你举个例子,《本草纲目》说猪肉“苦、微寒、有小毒”,而猪屎“寒,无毒”,所以用猪屎可以治疗诸多疑难杂症。你觉得可信吗?

妇人血崩。老母猪屎烧灰,酒服三钱。

搅肠沙痛。用母猪生儿时抛下粪,日干为末,以白汤调服。

白秃发落。腊月猪屎烧灰敷。

雀瘘有虫。母猪屎烧灰,以腊月猪膏和敷,当有虫出。

大家要不要试一试,注意选择正宗猪屎。做个简单的提示,猪屎里寄生虫,所以上文提到的“当有虫出”,保不准是正宗猪屎自带哦。

我的朋友熊太行师傅前两天写了篇文章,批评潮新闻的记者乱带节奏,不让大家吃经过循证医学检验的药物,而胡乱推荐中成药。

去过药店的朋友们都知道,药店店员有个特点:文化不高,胆子贼拉大。

你别管得什么病,她都能把滞销的、提成高的药物卖给你,还敢搭保健品一起卖。群众遇事就上抗病毒药的做法当然不对,但是记者同志采访药店营业员,更是问道于文盲的表现。

全文请点击这里:注意!这波流感有记者吃错药~

还有一个段子,也是不久前,界面刊发了一篇报道《起底药王谷:一场策划高手与破落商人的合谋》,这个中医药骗局半年前已被戳破,该报道采访了几个中医专家作了些解读。有个叫李微敖的同学评价说:

“药王谷”是这些年某些方面愈演愈烈的“反智现象”的一个典型表现。

很不幸,类似于这样的中医抗癌神话,虽然我强烈反对,但是我身边关系密切的人,也一次次被欺骗,被坑害。

几个疑问:

……报道中采访的北京市中医界人士,中医药大学退休教授,点评所谓“药效”,以及中医治疗的“理论”,是否也可能是“问道于盲”?

医盲成为媒体医疗报道记者,这挺可怕的。佛经有云: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说得就是这回事儿吧。

上述媒体都是市场化主流媒体,尚且如此,其他官媒更不足观了。

一声叹息。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清华学霸、普林斯顿博士后家中猝逝 死因引揣测
71岁王健林现状:骨瘦如柴 债务不断 难怪儿子不接班
“该死的中国人老是咳嗽” 意大利名将打中网翻车
AI神话, 快要编不下去了…
华南理工性丑闻 68页PPT辣眼睛 频繁“想做爱”…




24小时讨论排行

故宫拒绝身着女装汉服的男生入内,"穿衣自由"还有多远
美商务部长:台湾晶片制造占全球95%,应变成美台各50%
中国“世界最高桥”正式通车 悬空于625米
美国教堂枪击纵火案,死者增至五人
惊曝:俄正在帮中国军队提升空降能力 准备攻台
H-1B签证费暴涨,中国推出K字签证和美国抢人才
全世界都发现,灰姑娘是一个恐怖故事
24小时内美国发生两起伊拉克退伍军人枪击案,致7人死
史上最大离职潮!美10万公务员明将集体辞职
川普政策促人才流失 85位美国顶尖科学家转向中国
第一批丁克夫妻离世,遗产留给谁?
一份两国协议,川普对俄的一张大网正悄然形成
心态已经崩了!在中国,逆市房东不如狗
纽时:反对起诉科米的最佳理由 恰是川普解雇他的理由
美国考虑援乌长程「战斧」飞弹,川普握最终决定权
黄仁勋“中国只差美国几纳秒” 他是中共影响代理人?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当一群医盲成了主流媒体记者

不正确 2025-01-22 10:38:57


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

今天早上读南方周末电子版,被吓到了。

这是在讲中药注射剂吗?“不可替代的临床优势”?——这有什么有效的证据吗?有个朋友揶揄说:“不可替代的巨大优势是啥?寻租空间吗[抠鼻]”

一个医疗记者,缺乏最基本的循证医学知识,这挺可悲的。中药注射剂的有效性从来没有经过临床双盲大样本实验证实,导致的死亡事件倒是非常不少。

20年前,中国市场化主流媒体还有专业的科学记者,譬如南方周末的李虎军、中国新闻周刊的方玄昌……现在主流媒体的记者的医疗报道都被医盲承包了吗?

还真差不多。

像南方周末上述报道中提到的,用“控制中药原材料质量”的办法来“保证疗效”的思路,在媒体报道中居然成为某种认知范式。

譬如新京报去年推出一篇重磅调查《记者暗访中药材网购乱象:药渣当药材,买真全凭运气?》,其核心主题是很多中药材不正宗,会影响疗效的,比如用扁豆染色当成酸枣仁卖,要打假。

我当时的一个评价是,这篇报道在控诉“你们假巫师搞乱了巫界的秩序。”有个在人民大学教书的朋友则吐槽说:“说不定真中药的副作用更大点”。

这篇报道动辄拿出《中国药典》等来证明某款药材的疗效。这能证明吗?我给你举个例子,《本草纲目》说猪肉“苦、微寒、有小毒”,而猪屎“寒,无毒”,所以用猪屎可以治疗诸多疑难杂症。你觉得可信吗?

妇人血崩。老母猪屎烧灰,酒服三钱。

搅肠沙痛。用母猪生儿时抛下粪,日干为末,以白汤调服。

白秃发落。腊月猪屎烧灰敷。

雀瘘有虫。母猪屎烧灰,以腊月猪膏和敷,当有虫出。

大家要不要试一试,注意选择正宗猪屎。做个简单的提示,猪屎里寄生虫,所以上文提到的“当有虫出”,保不准是正宗猪屎自带哦。

我的朋友熊太行师傅前两天写了篇文章,批评潮新闻的记者乱带节奏,不让大家吃经过循证医学检验的药物,而胡乱推荐中成药。

去过药店的朋友们都知道,药店店员有个特点:文化不高,胆子贼拉大。

你别管得什么病,她都能把滞销的、提成高的药物卖给你,还敢搭保健品一起卖。群众遇事就上抗病毒药的做法当然不对,但是记者同志采访药店营业员,更是问道于文盲的表现。

全文请点击这里:注意!这波流感有记者吃错药~

还有一个段子,也是不久前,界面刊发了一篇报道《起底药王谷:一场策划高手与破落商人的合谋》,这个中医药骗局半年前已被戳破,该报道采访了几个中医专家作了些解读。有个叫李微敖的同学评价说:

“药王谷”是这些年某些方面愈演愈烈的“反智现象”的一个典型表现。

很不幸,类似于这样的中医抗癌神话,虽然我强烈反对,但是我身边关系密切的人,也一次次被欺骗,被坑害。

几个疑问:

……报道中采访的北京市中医界人士,中医药大学退休教授,点评所谓“药效”,以及中医治疗的“理论”,是否也可能是“问道于盲”?

医盲成为媒体医疗报道记者,这挺可怕的。佛经有云: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说得就是这回事儿吧。

上述媒体都是市场化主流媒体,尚且如此,其他官媒更不足观了。

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