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AI神话, 快要编不下去了…

AI神话, 快要编不下去了…

文章来源: 大西洋月刊 蓝橡树 于 2025-09-28 16:35:0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看似高效,实则适得其反。我说的就是AI。

程序员们用AI生成代码,人们吹嘘AI如何将开发效率提升数倍。所有人都相信,AI取代程序员,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一项最新发布的研究,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智库METR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将一批经验丰富的软件工程师分成两组,一组用AI工具编程,另一组则不用。

结果令人震惊:使用AI的那组,完成任务的速度,反而比不用AI的组慢了整整20%。

预测提速40%,实际却慢了20%

实验前,专家们预测AI能让效率提升40%。参与者们用完,主观感觉也快了20%。

但数据不会说谎。

“我们甚至没把‘变慢’当作一种可能性来考虑。”论文作者之一Nate Rush坦言,“看到结果,所有人都惊呆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问题出在一个概念——“能力-可靠性缺口”。

什么意思?现在的AI系统,确实能完成许多复杂且困难的任务,但它们极度不稳定,难以达到业务所需的精确度。

在这项编程任务中,AI生成的代码常常充满小错误或细微的偏差,人类开发者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仔细检查和重写。

一位参与者的吐槽:“这感觉就像在数字世界里,盯着一位过度自信的初级程序员写代码。”

你不仅没省时间,反而成了他的“保姆”。

AI神话, 快要编不下去了…

七巨头狂烧5600亿,AI收入却不足零头

编程已经是AI表现最好的领域了,如果连这里都无法带来生产率提升,那其他行业呢?

与实验结果形成鲜明对比,是一场席卷全球的AI投资狂潮。

自2023年以来,美国股市的繁荣几乎完全由“七巨头”(Alphabet、Amazon、Apple、Meta、Microsoft、Nvidia、Tesla)推动,而它们的估值完全建立在“AI将带来巨大生产率红利”的信仰之上。

据估算,到今年底,仅Meta、Amazon等五大巨头在AI上的资本开支就将高达5600亿美元。但,AI相关收入仅350亿美元。

投资者在赌一个美好的未来:现在烧的钱,会在不久的将来转化为破纪录的利润。今年上半年,企业对AI的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甚至超过了全体居民的消费。

麻省理工跟踪了300个公开的AI项目,发现95% 的项目对利润没有提升。

麦肯锡的报告显示,超过80% 的公司表示,AI对收益没有“可感知的影响”。

咨询公司Gartner因此宣称,AI已进入技术成熟度曲线中的 “幻灭低谷期” 。

当然,这可能是暂时的。

就像电力从发明到彻底改造工厂生产线,花了数十年时间。AI的这个过程可能会快很多,但绝非一蹴而就。

这次泡沫破裂,会比2000年更痛

当下的AI狂欢,像极了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

当时,投资人把钱砸向每一个带“.com”名字的公司,坚信互联网将改变一切。结果呢?泡沫破裂后,标普500指数暴跌近50%。

历史告诉我们,技术最终确实改变了世界,但这并不能阻止大量投资者在泡沫破裂时被“收割”。

这次情况可能更糟。AI相关投资占经济的比重,已超过当年互联网泡沫顶峰时期电信行业的水平。 美国经济之所以能承受诸多冲击而未衰退,很大程度上正得益于AI投资这个“巨大的私营部门刺激计划”。

一旦泡沫破裂,带来的将不仅是硅谷的哀嚎,可能是更少的投资、更少的就业、更慢的增长,甚至一场全面的衰退。

经济学家Noah Smith警告:如果为这场狂欢提供资金的“私募信贷” 集中爆雷,引发金融危机也非不可能。

在泡沫与幻灭之间,我们该给孩子怎样的AI教育?

这场潜在的危机,对教育意味着什么?

放下“AI即将取代所有工作”的过度焦虑

一个反直觉的真相是:经济学家发现,目前AI暴露度最低的人群(如建筑工人、健身教练),其失业率的上涨速度,反而是AI暴露度最高人群(如程序员、电话销售)的3倍。

AI离替代人类,还差得很远。

真正的风险,不在于被AI取代,而在于盲目地使用和依赖AI,从而浪费了时间,降低了效率,甚至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作为家长,我们的教育策略需要根本性调整:从“会用”到“会验”,培养孩子的AI“质检”能力。

未来最稀缺的不是会敲提示词的人,而是能为AI输出进行“质检”的人。要永远保持批判性思维,追问来源、检验逻辑、测试反例。AI只是一个有时会犯错的“实习生”,他自己才是最终负责的“老板”。

放弃“风口思维”,夯实数学、逻辑等“慢变量”

技术的风口会变,但底层的基础能力永不过时。

数学直觉、逻辑表达、项目管理,这些才是无论AI如何迭代都无法剥夺的硬实力。在AI的“幻灭期”,这些“慢变量”才是孩子最可靠的反脆弱资产。

在“人机协作”中,让孩子学会当“指挥官”

让孩子进行跨学科的项目制学习(比如用AI分析环境数据并撰写报告,或生成故事大纲再自己创作)。

考核他如何定义问题、分解任务、验收结果的过程,而不是仅仅看他是否使用了酷炫的AI工具。让他习惯去驾驭技术,而不是被技术牵着鼻子走。

技术的泡沫总会起起落落,但拥有这些能力的孩子,才能在任何一个时代站稳脚跟。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7)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称中国人有股“怪臭味” 外国网友搬去住惊:我也有了!
这女星惨了!被指“邀于朦胧赴虐杀饭局”遭抵制+换角
朝鲜随机抓巨乳妹“强制送医”!还遭公审羞辱
中国网红穷游日本 入境就“恶搞” 国内外网友都炸了
中国前农业部长收贿2.68亿!遭判“死缓”下场惨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故宫拒绝身着女装汉服的男生入内,"穿衣自由"还有多远
川普18岁孙女自创服饰品牌"白宫拍广告",挨轰:公器私用
“该死的中国人老是咳嗽” 意大利名将打中网翻车
美国签证费暴涨66倍,印度人或涌向日本
美国教堂枪击纵火案,死者增至五人
美商务部长:台湾晶片制造占全球95%,应变成美台各50%
惊曝:俄正在帮中国军队提升空降能力 准备攻台
一份两国协议,川普对俄的一张大网正悄然形成
清华学霸、普林斯顿博士后家中猝逝 死因引揣测
72小时倒计时:两党僵持,美政府关门危机升级
FBI解僱15名探员 涉以单膝跪地应对弗洛伊德集会
于朦胧坠楼死亡事件疑点重重,舆情汹涌持续发酵
一心阻绝外国人生美国人 川普要最高法院“修正错误”
AI神话, 快要编不下去了…
“吹哨人”自杀,波音同意付钱和解
纽时:反对起诉科米的最佳理由 恰是川普解雇他的理由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AI神话, 快要编不下去了…

大西洋月刊 蓝橡树 2025-09-28 16:35:09



看似高效,实则适得其反。我说的就是AI。

程序员们用AI生成代码,人们吹嘘AI如何将开发效率提升数倍。所有人都相信,AI取代程序员,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一项最新发布的研究,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智库METR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将一批经验丰富的软件工程师分成两组,一组用AI工具编程,另一组则不用。

结果令人震惊:使用AI的那组,完成任务的速度,反而比不用AI的组慢了整整20%。

预测提速40%,实际却慢了20%

实验前,专家们预测AI能让效率提升40%。参与者们用完,主观感觉也快了20%。

但数据不会说谎。

“我们甚至没把‘变慢’当作一种可能性来考虑。”论文作者之一Nate Rush坦言,“看到结果,所有人都惊呆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问题出在一个概念——“能力-可靠性缺口”。

什么意思?现在的AI系统,确实能完成许多复杂且困难的任务,但它们极度不稳定,难以达到业务所需的精确度。

在这项编程任务中,AI生成的代码常常充满小错误或细微的偏差,人类开发者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仔细检查和重写。

一位参与者的吐槽:“这感觉就像在数字世界里,盯着一位过度自信的初级程序员写代码。”

你不仅没省时间,反而成了他的“保姆”。

AI神话, 快要编不下去了…

七巨头狂烧5600亿,AI收入却不足零头

编程已经是AI表现最好的领域了,如果连这里都无法带来生产率提升,那其他行业呢?

与实验结果形成鲜明对比,是一场席卷全球的AI投资狂潮。

自2023年以来,美国股市的繁荣几乎完全由“七巨头”(Alphabet、Amazon、Apple、Meta、Microsoft、Nvidia、Tesla)推动,而它们的估值完全建立在“AI将带来巨大生产率红利”的信仰之上。

据估算,到今年底,仅Meta、Amazon等五大巨头在AI上的资本开支就将高达5600亿美元。但,AI相关收入仅350亿美元。

投资者在赌一个美好的未来:现在烧的钱,会在不久的将来转化为破纪录的利润。今年上半年,企业对AI的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甚至超过了全体居民的消费。

麻省理工跟踪了300个公开的AI项目,发现95% 的项目对利润没有提升。

麦肯锡的报告显示,超过80% 的公司表示,AI对收益没有“可感知的影响”。

咨询公司Gartner因此宣称,AI已进入技术成熟度曲线中的 “幻灭低谷期” 。

当然,这可能是暂时的。

就像电力从发明到彻底改造工厂生产线,花了数十年时间。AI的这个过程可能会快很多,但绝非一蹴而就。

这次泡沫破裂,会比2000年更痛

当下的AI狂欢,像极了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

当时,投资人把钱砸向每一个带“.com”名字的公司,坚信互联网将改变一切。结果呢?泡沫破裂后,标普500指数暴跌近50%。

历史告诉我们,技术最终确实改变了世界,但这并不能阻止大量投资者在泡沫破裂时被“收割”。

这次情况可能更糟。AI相关投资占经济的比重,已超过当年互联网泡沫顶峰时期电信行业的水平。 美国经济之所以能承受诸多冲击而未衰退,很大程度上正得益于AI投资这个“巨大的私营部门刺激计划”。

一旦泡沫破裂,带来的将不仅是硅谷的哀嚎,可能是更少的投资、更少的就业、更慢的增长,甚至一场全面的衰退。

经济学家Noah Smith警告:如果为这场狂欢提供资金的“私募信贷” 集中爆雷,引发金融危机也非不可能。

在泡沫与幻灭之间,我们该给孩子怎样的AI教育?

这场潜在的危机,对教育意味着什么?

放下“AI即将取代所有工作”的过度焦虑

一个反直觉的真相是:经济学家发现,目前AI暴露度最低的人群(如建筑工人、健身教练),其失业率的上涨速度,反而是AI暴露度最高人群(如程序员、电话销售)的3倍。

AI离替代人类,还差得很远。

真正的风险,不在于被AI取代,而在于盲目地使用和依赖AI,从而浪费了时间,降低了效率,甚至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作为家长,我们的教育策略需要根本性调整:从“会用”到“会验”,培养孩子的AI“质检”能力。

未来最稀缺的不是会敲提示词的人,而是能为AI输出进行“质检”的人。要永远保持批判性思维,追问来源、检验逻辑、测试反例。AI只是一个有时会犯错的“实习生”,他自己才是最终负责的“老板”。

放弃“风口思维”,夯实数学、逻辑等“慢变量”

技术的风口会变,但底层的基础能力永不过时。

数学直觉、逻辑表达、项目管理,这些才是无论AI如何迭代都无法剥夺的硬实力。在AI的“幻灭期”,这些“慢变量”才是孩子最可靠的反脆弱资产。

在“人机协作”中,让孩子学会当“指挥官”

让孩子进行跨学科的项目制学习(比如用AI分析环境数据并撰写报告,或生成故事大纲再自己创作)。

考核他如何定义问题、分解任务、验收结果的过程,而不是仅仅看他是否使用了酷炫的AI工具。让他习惯去驾驭技术,而不是被技术牵着鼻子走。

技术的泡沫总会起起落落,但拥有这些能力的孩子,才能在任何一个时代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