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阿杜曾是被抛弃的 恩师透露培养他的艰辛(组图)

阿杜曾是被抛弃的 恩师透露培养他的艰辛

文章来源: 娱乐八卦 于 2005-04-28 07:16:4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5月21日,阿杜即将在北京首体举办演唱会的消息传开以后,引来歌迷踊跃购票的热潮。为了给歌迷提供更多有关阿杜的歌,有关阿杜的人的趣事与心酸,记者采访了阿杜的两位恩师新加坡海蝶音乐机构音乐总监许环良和台湾海蝶音乐的董事总经理林秋离,他们对记者讲述了演唱会主题曲《一根红线》的创作背景以及培养阿杜的艰辛过程。

没有当初的艰辛,今天阿杜的笑容也不会这么灿烂 张成刚/摄

  关于演唱会主题曲

  《一根红线》唱出游子永远的乡愁

  《一根红线》原来的名字是《有你才完整》,词曲作者许环良和林秋离告诉记者,这首歌唱出了新加坡华人的游子乡愁情结,在新加坡的历史发展中,不能缺少的是华人的努力。100多年前许多华人从福建、广东等地飘洋过海谋生,他们大多出身贫穷,一路艰难困苦,最后能活着到达新加坡的只是一部分人。这些人在新加坡落地生根,生老病死,连系他们与家乡思念的就是家人系在他们手腕上祈求平安的一根红线。现代的新加坡华人在婚丧嫁娶等人生大事上中依然维系着祖先的“红线”文化,这根红线贯穿华人的一生,连系着世界所有华人的血脉。

  许环良说:“现在的中国依然有许多游子离乡背井去外地打拼,他们大多是为了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与当初新加坡华人‘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是一致的。100年之后,阿杜的声音回到中国的神州大地,就像游子还乡,一根红线终于回到它最初的地方。”

  林秋离表示,潜藏在《一根红线》字里言间的是属于华人的乡愁。他特意放了些细节比如海、比如新加坡的国花胡姬花在歌词里面,试图寻求更多的发展可能。

  许环良曾对部分歌词不满意

  林秋离是台湾著名填词人,不过这次的歌词却是他和许环良共同创作的,许环良开玩笑说:“因为林老师写的最后一段没法令我满意。”原来,当时林秋离正在忙林俊杰的专辑,许环良找了几个人填词,却始终抓不到想要的感觉,随着时间临近,他只好拜托林老师出马。

  “因为有你才完整”这个概念是许环良提出来的,在他写副歌旋律的时候,这句词就出来了。林秋离填完词,许环良提出自己对结尾部分的意见,希望林老师回应开头的“海”与“天”。他把建议写下来:“就算海再远,天把我们相连,风中你听得见我思念,”林老师说,这就很好啊,直接可以用了。所以,许环良说这首词其实只有四句是自己写的,而能够得到这位写词专家的首肯,他感到非常地幸运。

  “海连着天,远远把你载过来,”这首歌在开头部分的编曲上采用了双簧管做主旋律,加入竹笛,创造一种古代帆船入港的氛围。许环良说自己人生学的第一个乐器就是中国笛子,他一直对吹管乐器情有独钟,比如《江南》中就用到箫。他听过一个印第安的传说:人的声音是最接近上苍的声音,然后就是吹管乐器。他说众多乐器中只有吹管乐器需要用到呼吸,那是最接近心灵的感动。同时,他也说,并不是在编曲中加入笛、箫就很“中国”,那是很肤浅的做法,做音乐的时候,不要试图只去感动中国人,只要能感动人,就是好的音乐。

  关于培养阿杜的艰辛

  以分期付款方式买回阿杜

  如今阿杜是红遍亚洲的大明星,其实他也曾经被认为不会成功,是唱片公司想要抛弃的一个“包袱”。许环良和林秋离透露,2002年春节前夕,与海蝶唱片合作的台湾某唱片公司开了一个重要会议,他们的结论是:阿杜成功的机会是零。

  海蝶唱片当时只是制作公司,他们把阿杜的唱片约卖到台湾。当时台湾歌坛正是F4等偶像当道的时代,对于阿杜这样只懂得唱歌的歌手,是不可能被看好的,台湾唱片公司在会议中决定把阿杜转卖给别家。

  这件事对许环良与林秋离来说是一个颇为沉重的打击。就要过春节了,他们要怎样向等待两年的阿杜解释?怎样向期待两年的海蝶唱片20多个员工交待?坐在公司楼下的咖啡馆里,两个大男人虽然没有抱头痛哭,却也有一种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悲怆。他们反复追问自己:是不是我们这两个老头还拥抱着音乐人的天真,以至于失去了正常的判断?阿杜真的行吗?他们回想着认识阿杜以来的点滴,像放电影一样重新回忆了一遍。他们试问自己对阿杜的直觉还在吗?答案是——还在。

  他们发现自己依然相信音乐、相信直觉、相信阿杜。因为在他们很年轻的时候,曾经听过很多感人肺腑的音乐,曾经一度被某首歌感动过,他们是为了这个才走入这一行,现在要把这种感觉抓回来。

  于是,两位音乐人做了一个决定:把阿杜买回来。许环良说:“这是一件非常离谱的事,我们自己的歌手,却要花更多的钱把他买回来。”为此,他们花了600万台币,而且是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因为他们没有钱。

  阿杜的歌声最先在超市里响起

  随后就只能硬着头皮上了,4月份就发片了,但是因为没有钱,他们不能在电视上播放VIDEO,只好与连锁超市合作做了一个专案。可以说阿杜的歌声是先在大大小小的超市中响起的,当时只要一播放《天黑》,人们就会询问歌手是谁,并要求买这张唱片,因此超市就更加努力地播放。短短五个星期,《天黑》就登上销量冠军。所有人都在奇怪,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阿杜是谁?怎么从来没有在电视上见过?仅仅9个月,《天黑》就大卖150万张。事后很多业内人都认为这张唱片的推广方法很高明,却不知道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此后,阿杜现象就烧到了内地,并且越烧越热,直到今天。许环良说:“这件事可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生的变化很大,要相信自己心里面相信的事情。”

  在记者对著名填词人林秋离的独家专访中,他还透露了不少有关阿杜的艰辛与趣事,以及他自己作为填词人、唱片公司老板的独特经验,本报将在近期继续为读者带来有关阿杜演唱会的跟踪报道。



阿杜亲笔写下寻人启事

  日前,主办方举办了购买门票抽奖活动,有两位幸运观众中奖,中奖座位是南双35排42号与场内1排4号,为了寻找这两位幸运观众,也为了表达自己对歌迷的诚意,阿杜亲笔写下了寻人启事,邀请这两位观众在五一期间赴新加坡旅游。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清华学霸、普林斯顿博士后家中猝逝 死因引揣测
71岁王健林现状:骨瘦如柴 债务不断 难怪儿子不接班
“该死的中国人老是咳嗽” 意大利名将打中网翻车
AI神话, 快要编不下去了…
华南理工性丑闻 68页PPT辣眼睛 频繁“想做爱”…




24小时讨论排行

故宫拒绝身着女装汉服的男生入内,"穿衣自由"还有多远
美商务部长:台湾晶片制造占全球95%,应变成美台各50%
美国教堂枪击纵火案,死者增至五人
惊曝:俄正在帮中国军队提升空降能力 准备攻台
24小时内美国发生两起伊拉克退伍军人枪击案,致7人死
H-1B签证费暴涨,中国推出K字签证和美国抢人才
一份两国协议,川普对俄的一张大网正悄然形成
史上最大离职潮!美10万公务员明将集体辞职
全世界都发现,灰姑娘是一个恐怖故事
纽时:反对起诉科米的最佳理由 恰是川普解雇他的理由
美国考虑援乌长程「战斧」飞弹,川普握最终决定权
第一批丁克夫妻离世,遗产留给谁?
中国网红穷游日本 入境就“恶搞” 国内外网友都炸了
72小时倒计时:两党僵持,美政府关门危机升级
中国“世界最高桥”正式通车 悬空于625米
川普政策促人才流失 85位美国顶尖科学家转向中国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阿杜曾是被抛弃的 恩师透露培养他的艰辛

娱乐八卦 2005-04-28 07:16:41

5月21日,阿杜即将在北京首体举办演唱会的消息传开以后,引来歌迷踊跃购票的热潮。为了给歌迷提供更多有关阿杜的歌,有关阿杜的人的趣事与心酸,记者采访了阿杜的两位恩师新加坡海蝶音乐机构音乐总监许环良和台湾海蝶音乐的董事总经理林秋离,他们对记者讲述了演唱会主题曲《一根红线》的创作背景以及培养阿杜的艰辛过程。

没有当初的艰辛,今天阿杜的笑容也不会这么灿烂 张成刚/摄

  关于演唱会主题曲

  《一根红线》唱出游子永远的乡愁

  《一根红线》原来的名字是《有你才完整》,词曲作者许环良和林秋离告诉记者,这首歌唱出了新加坡华人的游子乡愁情结,在新加坡的历史发展中,不能缺少的是华人的努力。100多年前许多华人从福建、广东等地飘洋过海谋生,他们大多出身贫穷,一路艰难困苦,最后能活着到达新加坡的只是一部分人。这些人在新加坡落地生根,生老病死,连系他们与家乡思念的就是家人系在他们手腕上祈求平安的一根红线。现代的新加坡华人在婚丧嫁娶等人生大事上中依然维系着祖先的“红线”文化,这根红线贯穿华人的一生,连系着世界所有华人的血脉。

  许环良说:“现在的中国依然有许多游子离乡背井去外地打拼,他们大多是为了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与当初新加坡华人‘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是一致的。100年之后,阿杜的声音回到中国的神州大地,就像游子还乡,一根红线终于回到它最初的地方。”

  林秋离表示,潜藏在《一根红线》字里言间的是属于华人的乡愁。他特意放了些细节比如海、比如新加坡的国花胡姬花在歌词里面,试图寻求更多的发展可能。

  许环良曾对部分歌词不满意

  林秋离是台湾著名填词人,不过这次的歌词却是他和许环良共同创作的,许环良开玩笑说:“因为林老师写的最后一段没法令我满意。”原来,当时林秋离正在忙林俊杰的专辑,许环良找了几个人填词,却始终抓不到想要的感觉,随着时间临近,他只好拜托林老师出马。

  “因为有你才完整”这个概念是许环良提出来的,在他写副歌旋律的时候,这句词就出来了。林秋离填完词,许环良提出自己对结尾部分的意见,希望林老师回应开头的“海”与“天”。他把建议写下来:“就算海再远,天把我们相连,风中你听得见我思念,”林老师说,这就很好啊,直接可以用了。所以,许环良说这首词其实只有四句是自己写的,而能够得到这位写词专家的首肯,他感到非常地幸运。

  “海连着天,远远把你载过来,”这首歌在开头部分的编曲上采用了双簧管做主旋律,加入竹笛,创造一种古代帆船入港的氛围。许环良说自己人生学的第一个乐器就是中国笛子,他一直对吹管乐器情有独钟,比如《江南》中就用到箫。他听过一个印第安的传说:人的声音是最接近上苍的声音,然后就是吹管乐器。他说众多乐器中只有吹管乐器需要用到呼吸,那是最接近心灵的感动。同时,他也说,并不是在编曲中加入笛、箫就很“中国”,那是很肤浅的做法,做音乐的时候,不要试图只去感动中国人,只要能感动人,就是好的音乐。

  关于培养阿杜的艰辛

  以分期付款方式买回阿杜

  如今阿杜是红遍亚洲的大明星,其实他也曾经被认为不会成功,是唱片公司想要抛弃的一个“包袱”。许环良和林秋离透露,2002年春节前夕,与海蝶唱片合作的台湾某唱片公司开了一个重要会议,他们的结论是:阿杜成功的机会是零。

  海蝶唱片当时只是制作公司,他们把阿杜的唱片约卖到台湾。当时台湾歌坛正是F4等偶像当道的时代,对于阿杜这样只懂得唱歌的歌手,是不可能被看好的,台湾唱片公司在会议中决定把阿杜转卖给别家。

  这件事对许环良与林秋离来说是一个颇为沉重的打击。就要过春节了,他们要怎样向等待两年的阿杜解释?怎样向期待两年的海蝶唱片20多个员工交待?坐在公司楼下的咖啡馆里,两个大男人虽然没有抱头痛哭,却也有一种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悲怆。他们反复追问自己:是不是我们这两个老头还拥抱着音乐人的天真,以至于失去了正常的判断?阿杜真的行吗?他们回想着认识阿杜以来的点滴,像放电影一样重新回忆了一遍。他们试问自己对阿杜的直觉还在吗?答案是——还在。

  他们发现自己依然相信音乐、相信直觉、相信阿杜。因为在他们很年轻的时候,曾经听过很多感人肺腑的音乐,曾经一度被某首歌感动过,他们是为了这个才走入这一行,现在要把这种感觉抓回来。

  于是,两位音乐人做了一个决定:把阿杜买回来。许环良说:“这是一件非常离谱的事,我们自己的歌手,却要花更多的钱把他买回来。”为此,他们花了600万台币,而且是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因为他们没有钱。

  阿杜的歌声最先在超市里响起

  随后就只能硬着头皮上了,4月份就发片了,但是因为没有钱,他们不能在电视上播放VIDEO,只好与连锁超市合作做了一个专案。可以说阿杜的歌声是先在大大小小的超市中响起的,当时只要一播放《天黑》,人们就会询问歌手是谁,并要求买这张唱片,因此超市就更加努力地播放。短短五个星期,《天黑》就登上销量冠军。所有人都在奇怪,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阿杜是谁?怎么从来没有在电视上见过?仅仅9个月,《天黑》就大卖150万张。事后很多业内人都认为这张唱片的推广方法很高明,却不知道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此后,阿杜现象就烧到了内地,并且越烧越热,直到今天。许环良说:“这件事可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生的变化很大,要相信自己心里面相信的事情。”

  在记者对著名填词人林秋离的独家专访中,他还透露了不少有关阿杜的艰辛与趣事,以及他自己作为填词人、唱片公司老板的独特经验,本报将在近期继续为读者带来有关阿杜演唱会的跟踪报道。



阿杜亲笔写下寻人启事

  日前,主办方举办了购买门票抽奖活动,有两位幸运观众中奖,中奖座位是南双35排42号与场内1排4号,为了寻找这两位幸运观众,也为了表达自己对歌迷的诚意,阿杜亲笔写下了寻人启事,邀请这两位观众在五一期间赴新加坡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