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随意吹

海风随意吹 名博

瞧瞧比利时(四)安特卫普

海风随意吹 (2025-11-17 05:20:27) 评论 (9)


我们比利时之游的最后一站是安特卫普(Antwerp)打算游览这座城市后,下午坐直达快车去阿姆斯特丹机场,以便第二天上午飞往克罗地亚。 

从根特到安特卫普火车约一小时,下车把行李寄存在车站开始安特卫普的城市漫步(city walk) 

安特卫普是一座古城,公元7世纪就有人定居于此。该城市的经济黄金时代是在15–16世纪;15世纪末,安特卫普交易所成立,是世界最早的证券交易所之一。16世纪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欧洲的“贸易中心在此交易葡萄牙香料、英格兰羊毛、西班牙白银、德国金属等商品,就此确立了安特卫普全球经济中心地位。 

战后,安特卫普发展为欧洲第二大港口(第一大港口为荷兰的鹿特丹,Rotterdam)。目前,比利时90%的海运物资都经过安特卫普 



安特卫普的门户——中央车站 

我们一下火车,便不由自主惊叹安特卫普中央车站的华丽 



这座车站是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Leopold II)在19世纪末亲自推动、斥巨资建造旨在彰显比利时的国家实力。 

车站的建造用了整整10年(1895-1905)。有人称这座火车站为折衷主义的巅峰之作,融合了新巴洛克、文艺复兴、哥特与摩尔风格,被誉为“铁路大教堂”候车大厅仿照罗马万神殿,使用20多种大理石和其他石,配以高耸穹顶、金色雕饰拱形窗户,营造出宫殿般的庄严氛围。月台大厅采用新艺术运动风格,拥有长达185米、高44米的钢铁与玻璃穹顶,既实用又充满光影美感。 

这座安特卫普门户的车站被视为建筑史上的杰作,多次被誉为“世界最美火车站”(见下图)

   

  



鲁本斯故居(Rubenshuis 

出了火车站,沿着繁华的 De Keyserlei 街和 Meir 大街步行了十几分钟,便到达了17世纪比利时著名画家鲁本斯 (Rubens) 的故居。街上的古典建筑尽显这座城市的财富和奢华。



  

遗憾的是,鲁本斯故居主楼正在修整,预计最早要2027年才重新对外开放。既然已经来了,我们买票进去参观了鲁本斯故居的花园、故居外景以及一个小型的“鲁本斯体验展区”。



   

   



鲁本斯生于1577年,父亲是安特卫普的新教律师,由于宗教迫害,不得已带着全家迁居德国。因此,鲁本斯早年生活颠沛流离,直到12岁随母亲回到安特卫普,接受天主教教育。 同时,由于在贵族家做过伺童,他也去拉丁文学校学习,打下了坚实的人文主义基础,精通多种语言。  

之后,在母亲安排下,他向几位当地画家学画画儿,21岁成为安特卫普画家公会会员随后前往意大利深造,师提香、拉斐尔与米开朗基罗Titian, Raphael and Michelangelo)。20多岁时,他在意大利游历,吸收文艺复兴与巴洛克艺术精髓,形成了融合北方现实主义与南方宏伟风格的独特绘画语言 

鲁本斯擅长宗教画、神话画、历史画与肖像画成名后,在安特卫普建立了大型画室,培养了众多弟子,形成了“鲁本斯学派”,影响深远。 

1640年鲁本斯逝世于安特卫普,故居现为鲁本斯博物馆,收藏大量原作与文献,可惜故居目前暂停开放。 

鲁本斯还亲手设计了故居花园是一座充满文艺复兴气息、意大利风格的巴洛克式花园。花园采用对称布局、几何草坪、修剪整齐的灌木与雕塑装饰,体现出17世纪贵族审美。 花园一隅设有凉亭与古典雕像,营造出沉思与对话的空间。鲁本斯还设计了一座拱形透视式门廊,连接主屋与花园这一精美的花园曾获2020年欧洲文化遗产奖

   

  



由于鲁本斯故居在装修,他的一些原作暂时在安特卫普的印刷博物馆Plantin-Moretus Museum)展出,印刷博物馆本身也是联合国世遗。开放时间是周二至周日,周一闭馆,而我们去的那天正好是周一无缘造访。这一缺憾为重返比利时留下了一个理由。 



圣母主教座堂 (Cathedral of Our Lady) 

安特卫普圣母主教座堂始建于1352年,竣工于1521年,是一座历时近170年建成的哥特式杰作,其高耸的尖塔、飞扶壁、精美的玫瑰窗和雕刻装饰著称。教堂的北塔高达123米,是比利时乃至整个低地地区(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最高的教堂塔楼。

 

  

这座教堂更因为收藏鲁本斯三幅祭坛画而名扬四海。这三幅画是巴洛克艺术的巅峰之作,分别为 

1.《上十字架》(The Elevation of the Cross,1610)。三联画结构,表现了耶稣被魁梧士兵拉起钉上十字架。强烈的肌肉张力与光影对比,展现“旋风般的激情”。

 

2.《下十字架》(The Descent from the Cross1612–1614)。也为三联画,描绘耶稣遗体从十字架上被缓缓取下的哀伤场景色调柔和,强调信徒的悲悯与神圣的牺牲。

 

3.《圣母升天》(The Assumption of the Virgin1626)位于主祭坛上方,描绘圣母升天的荣耀瞬间。鲁本斯以金色光芒与飞翔的天使,营造出神圣与动感的氛围。

 

  我拍得不够清晰,从Public domain 下载的网图

 

男孩与忠犬雕塑 

在安特卫普圣母主教座堂前的小广场里,有一座男孩和狗相拥而睡的雕塑,源自英国小说《佛兰德斯的狗》(A Dog of Flanders, 1872) 的感人传说。小说讲述了一个穷苦男孩尼洛(Nello)与他的狗帕特拉斯基(Patrasche)的故事。 

尼洛是住在安特卫普郊区的孤儿,自幼和祖父相依为命。他在路边救下了一只被虐的狗——帕特拉斯基,与狗结下深厚情谊。尼洛热爱绘画,梦想成为像鲁本斯那样的画家,他的最大愿望是亲眼看到圣母大教堂中鲁本斯的名画《圣母升天》。 

然而命运多舛,祖父去世了,尼洛被房东赶出家门,生活陷入绝境。在一个寒冷的圣诞夜,他和帕特拉斯基偷偷溜进大教堂,终于看到了梦寐以求的画作。第二天清晨,人们发现他们在画作前相拥而眠,在冰冷的冬夜永远离开了人世 

这个故事在比利时并不广为人知,但是日本根据这部小说在1975年拍摄了动画片《龙龙与忠狗》,从而这个故事在日本、韩国和台湾广为流传。2002年,由香港周大生集团资,建了这座雕塑,如今成了日本、韩国和台湾游客“朝圣”的文学地标。

 



安特卫普大广场和喷泉 (Grote Markt & Brabo Fountain) 

出了大教堂,拐个弯,就是安特卫普的大广场,周边不少著名建筑,远眺可见圣母主教座堂的钟楼 





大广场的核心建筑有建于16世纪的安特卫普市政厅(Stadhuis van Antwerpen),融合了低地国家文艺复兴与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见下图)。

 

市政厅对面是行会会馆群(Guild Houses),一排16世纪商人与工匠协会的建筑采用典型的阶梯形山墙设计,立面装饰华丽,屋顶有金色雕像(如圣乔治、船锚、天使等)。现多改为餐厅、咖啡馆与纪念品商店。

 

位于广场中央的布拉博喷泉雕像(Brabo Fountain)建于1887年,描绘传说中勇士伯拉博斩断巨人安提贡(Antigoon之手,并将其抛入斯海尔德河(Scheldt River的场景。 



传说是这样的:在古代,巨人安提贡霸占了斯海尔德河的通行权,强迫过往船只缴纳高额通行费如有人拒绝,巨人砍下他们的手并抛入河中。后来,一位名叫布拉博的年轻罗马士兵挺身而出,模仿巨人的残暴行为,将安提贡的手砍下并扔进河里,以此终结了巨人的统治。 

荷兰语“Antwerpen”被认为源自“hand werpen”,意为“抛掷断掌传说不仅解释了城市的名字,也成为安特卫普市徽的核心图案:一位英雄高举断掌,象征正义战胜暴政。 



16世纪小巷(Vlaeykensgang Alley 

这条小巷离大广场几步之遥,巷口的宽度仅如一扇门,入口隐蔽,很容易错过。小巷的名字太长,中文简译成16世纪小巷。小巷始建于1591年,最初是鞋匠聚集的小巷。那里低矮的房屋、碎石子小路、狭窄的通道,一景一物都展示了当年城市低下层市民的生活氛围。如今,这条古朴低调的巷子里有两家餐厅和一些民居。

   



赫特斯汀城堡 (Het steen castle) 

城堡位于斯海尔德河畔,Het Steen 的意思是“石头城堡”,这是安特卫普第一座石造防御工事,始建于13世纪曾是城防要塞、监狱、宫廷、海事博物馆,如今是城市的文化地标,也是游客中心。

 

   

城堡入口处有一座巨人雕像,名为Lange Wapper,源自安特卫普的民间传说他是一个调皮捣蛋、能变大、也能变小的巨人,常在夜晚出来戏弄市民。 

城堡附近设有观景平台,可俯瞰斯海尔德河与港口风光。 







钻石区 (Diamond District) 

安特卫普除了是比利时第二大城市,欧洲第二大港口,还是闻名全球的“钻石之都15世纪中叶就开始了钻石交易,而且市长及时颁布法令,规范钻石市场,创造了良好的交易氛围。之后,(15世纪中下叶),珠宝商兼钻石切磨大师路德维克·范勃肯(Lodewyk van Bercken)发明了“钻石磨钻石”技术,推动安特卫普成为世界钻石加工中心。 

今日,安特卫普拥有1800多家钻石公司,是全球最大钻石交易地之一。钻石区拥有约300多家钻石首饰店,其中包括零售店、批发商、切割工坊和交易所。 

钻石店的店主并非全是比利时人,而来自多个国家和族群,最多的是犹太人,其次是从上世纪90年代起逐渐增多的印度人,20世纪初就从事钻石切割和贸易的亚美尼亚人,苏联解体后移居安特卫普、从事金属和钻石贸易的格鲁吉亚人。而比利时本地人在钻石行业中所占比例不高,但多在监管、金融和高端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 

  



安特卫普街景 

下午四点半去阿姆斯特丹的火车,我们走马观花后,跟着谷歌地图走回中央火车站,以下是在途中见到的 

建于16世纪的安特卫普肉铺大厅(Vleeshuis),曾是城市屠夫行会的会馆,如今是展示按普鲁斯音乐和舞蹈的博物馆

 

圣嘉禄·鲍荣茂教堂(St. Carolus Borromeuskerk),这里曾拥有鲁本斯创作的39幅天顶画系列,采用了复杂的透视和光影技术,被誉为“天堂的穹顶”。但这些作品在18世纪的一场大火中不幸毁于一旦。

  

卡通、雕塑和涂鸦

   

  

最后中央火车站终于出现在前方 



再见了,比利时。有机会,我还会回来 



图片除了标明来源的,均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