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印象:一夜返贫

平等性 (2025-11-07 19:08:01) 评论 (3)
回国之前,网络上的自媒体,以及不少朋友,都告诉我国内这几年的经济状况不太好,很多企业裁员,房市也不景气,听他们讲起来老百姓似乎生活得非常艰难。可是,这和我回国实际看到的情况并不一致。    

这次回去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三个星期,但是我接触的亲戚朋友也不少,在和他们的交流中,的确听到有些单位现在效益不太好,生意难做,特别是房地产行业所受影响很大,很多相关人员被迫转行。这一点的确不假,我自己就曾经遇到一位开网约车的小伙,据他说,他一年多以前还是一个房产经纪,现在却不得不靠开网约车来渡过难关。    

生活确实不容易!可是很多的中国人,包括我所接触的这些亲朋,以及他们的朋友们,看起来好像也并不是像网上说的那样水深火热。首先说一说老一辈退了休的人,他们的退休金,虽然在绝对数字上还赶不上美国这边,但是,相比国内的普遍薪资,我觉得还是相当不错的,至少是远远超过了那些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工资。我拜访过一对老夫妻,他们两口子都是退休教授,是我父母多年的好友,和我从小就认识,关系也非常好。他们告诉我,他们俩现在的退休工资根本就花不完,经常是变着法子地贴补子孙辈。    

其次就是和我岁数相仿的中年人,他们大多是各自领域的资深人士,很多还做到了管理层,工资不菲。更重要的是,他们这一代吃到了中国这二十几年来的房地产红利,家底殷实,举手投足间自然而然地带着自信。我有好几个发小已经退休,大家碰面的时候,他们一个劲地劝我将来回国养老,看得出那是真正出自内心的自豪感。    

当然也有过得不太如意的,比如说,我有好几对朋友离婚了,虽然双方经济条件都不错,可是精神状态却不是很好。当然,这只是个别家庭的问题,不具有代表性。真正日子过得比较艰苦的,是年轻一代,特别是那些刚毕业的年轻人。我有好几个子侄就是如此,虽然他们就读的大学挺不错的,可是找起工作来并不容易,而且即使找到了,薪水也不太高,至少和他们父母的退休工资比起来,那是很有些距离。我的发小同学们谈起他们的子女来,也反映了类似的情况,好在他们自己还有余力能够帮衬孩子,总体来说还是过得去。三十出头的则要稍微好一些,可是他们大多都有一到两个孩子,据他们反应,教育支出是很大的一笔开销,花银子不说,还相当的劳心。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我回国的所见所闻毕竟很片面,不具有代表性,特别是我这次只在大中城市落脚,对于中国广大乡村的情况完全不了解。那里中老年人的生活和年轻人的状态如何,还希望有了解情况的网友们给予补充。    

回过头再来说说我的见闻,有一点让我很纳闷,那就是我所接触的这些亲戚朋友,他们的经济条件普遍不错,而且孩子们也很努力,可是他们看起来却并不轻松,隐隐地可以感觉得到他们的某种焦虑,而且这种现象挺普遍的。    

照理说这不应该呀!    

就这个问题,我和几位不同年龄段的亲戚朋友深入聊了聊。据他们反应,焦虑的确是存在的,子女的教育和就业就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毕竟现在的就业环境不像前几年经济腾飞的时候,工作虽然还找得到,但是要找一份好的工作,那就不容易了。而且工作的不稳定性也是一个让人一直担心的问题。而且,教育和就业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我问他们,那最主要的是什么呢?是住房吗,还是担心买了烂尾楼?他们的回答大同小异,这几年国家发展得不错,至少住房已经不再是最让人担心的问题了。首先,不幸买了烂尾楼的人是的,可是那毕竟是极少数。其次,这两年的房市虽然确定不好,不过大多数人的房子都是自住,除了极少数的炒房客,房市的起落并不会真正影响老百姓的生活质量。那真正让人担心的事,是不敢生病,特别是不敢生大病!    

谁都不愿意生病,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不管是生活在中国还是在海外,这一点不言而喻。但是为什么在中国,生病成了最让人担心的东西呢?    

他们告诉我,这是因为他们身边的确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例子。有的家庭,虽然谈不上大富大贵,却也是殷实的小康之家,结果就是因为家里有人不幸患上恶疾,在医院里躺了好几个月,各种治疗手段都试过了,结果最后不仅人没有保住,而且家里的资产也掏空了一大半。还有的家人患上了慢性恶疾,需要长期住院治疗,透析洗肾之类的,几年下来,不仅家里人的精神拖垮了,经济上也拖垮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返贫。这就是为什么对疾病的担忧成了他们最大的心病。    

我问他们,国内不是有全民医疗吗?他们的回答是,每个城市,每个单位的政策都不一样,有的补贴多一点,有的补贴少一点。而且不管是怎么样的政策,家人生了大病,家里都要支付相当高昂的医疗费用。而没有单位的人就更惨了,简直就是病不起。偏偏这几年来,各种各样的怪病层出不穷,就拿癌症来说吧,好多家庭有家人被诊断出癌症,胃癌,肝癌,肺癌,直肠癌,乳腺癌,五花八门,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他们这样一说,我还真有些共鸣。我自己家的亲戚,这几年也有好几位诊断出癌症。有的很幸运,诊断出来是早期,接下来的治疗效果也不错。而有一些还在治疗之中,家里人跑医院,找医生,看护,费心费力,花费更是不菲。    

我为此还专门查了一下资料,从2000–2018年期间,全国癌症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每年约增长1.4%,而其中女性每年增长更是达到2.6%。而仅仅在2020一年,中国新增癌症病例就达到457万例,在全球占比24%。这里面的因素很多,我以前写癌症的系列文章的时候也谈过一些,网友们有兴趣不妨一读(癌症的一些切身体会)。    

我想,社会毕竟是在进步的。我小时候读唐诗,对杜甫的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记忆特别深。现在的中国,广厦千万间其实已经做到了,可是天下的寒士却还是没有俱欢颜。健康和医护已经成了新的忧虑点。    

看起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呀。

癌症的一些切身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