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南京大学的工会小吃部与南芳园餐厅

yangz (2025-11-25 15:49:16) 评论 (0)

南京大学南园进门后左右分岔处,原来有一幢小楼。1979年,校工会在这儿建起了工会小吃部,后来改名为南芳园餐厅。

开始时,我的印象中只是每天晚自习结束之后在这儿买一碗阳春面。读研究生之后有研究生津贴,我们化学系的同学每个月还有5元营养费,口袋里比其他系的同学稍微鼓一点,有的时候可以买一下小笼包。当时研究生津贴和大学毕业的见习工资相当,40多元,我们加了5元相当于转正以后的工资。小笼包一笼八个,二两粮票,可以四个一买。有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和我管理系的表弟一起来吃小笼包,我们狠狠心,一下买了两笼。旁边一桌,两个农民工模样的人买了高高一摞,我一数,哇,16笼。我表弟说,竖了一幢金陵饭店啊。   

南芳园后来卖起来了炒菜。他们有一道菜叫做木须肉,是用黄花菜、木耳炒鸡蛋,炒得特别好。我一开始还纳闷,怎么木须肉里面没有肉呢?但是后来越吃越喜欢,每次去都要点这道菜。    三鲜锅巴、熘鸽蛋也很收欢迎。    

 南芳园生意好了之后,又在这幢小楼和三食堂中间的空地上建了一个简易房作为餐厅。1987年,我获得了南京大学新星科学奖,有20元奖金。这是当时南大研究生最高奖励,每个系只有一名硕士生和一名博士可以获奖。我心想,这个钱反正是捡来的, 就到南方园请了一桌人,点了十几个菜,吃完花掉16元。剩下来的四元钱,又去买了两罐速溶雀巢咖啡。

我研究生同寝室的天文系同学当时刚刚获得第一届全国青年科技奖。他以独立署名在中国顶尖刊物“中国科学”上发表了关于天体四体问题的论文,他的导师孙义燧(后来的院士、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只在文末被致谢。而在我们化学系,导师是当然作者,被称为老板,研究生只是干活的。他这个级别的奖,反而一分钱奖金没有名字。他也和我一起获得了新星科学奖。他和我说调侃,我可不可以拿这个中国青年科技奖跟学校再换一个新星科学奖啊。     

我在商学院86级读书的表弟讲了一个他的故事,有次他们在南芳园会餐,约好了新的酒令,是X一X、X二X、X三X……全部是当时商学院比较知名的老师和院长的名字。刚喊了几句,看到邻桌都瞪大了眼睛看着他们这边,一看,正是酒令中的大部分人物…       

2005年前后,工会这幢楼、简易餐厅和原先的学生会小白楼被拆除了。在八舍对面的建筑里又挂起了南芳园餐厅的牌子。我回南京还在这个餐厅吃过几次,想寻找一下当年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