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盐行者

光盐行者 名博

监狱里的码农

光盐行者 (2025-11-24 11:40:09) 评论 (3)

前几天在去上班的路上听到一则花边新闻:一个记者对最近一些监狱里发生的现象产生了兴趣,采访了好几个犯人。具体来说,现在有一些公司开始在监狱里招工。本来在监狱里犯人是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工作的,但那里不受最低工资规定的限制。犯人的工资大概每小时几毛钱。当然这和中国的强制劳动不一样,犯人可以选择不干,不挣这个钱。但是这个记者采访的几个人的工资可不是每小时几毛钱,而是每小时几十块甚至上百块。

我原来以为坐牢的人应该不能和外面的人随便联系。比如有一些贩毒的人偷偷把电话带到监狱里,在里面继续指挥外面的小兄弟。但是显然不完全是这样,有一些监狱是允许犯人跟外面联系的,肯定是要经过批准。有个犯人文笔很好,专门给外面的人写文稿。还有的犯人在监狱里接受远程教育,在疫情期间,各个大学都有不少的课搬到了线上,工作单位也允许在家工作。疫情以后仍然有所谓的混合模式,可以允许一些学生从线上加入课堂。有些人就在监狱里上很多这样的网课。我想上有一些课还是有困难的,比如实验课或者是毕业设计,需要做一些东西的。有一些文科专业没有这些要求,确实可以通过上网课来拿一个学位。记者采访的人中,有拿学士学位硕士学位的,甚至还有一个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犯人。真的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还有一个人从小对电脑很感兴趣,后来因为在网上倒卖毒品被判刑二十年。后来他在监狱里为一个开源软件开发做了很多贡献。他在很多义务工作者中有很好的口碑,是大家公认的顶级专家。一个公司的老板想要雇他,一打听才知道这个人在监狱里。但是这个老板还挺开明,请教了一些法律界的人士以后,知道这雇他是可行的。所以老板为他量身打造做了一个广告。这个工作位置几乎就是专门为监狱里的这个人设计的,最后不出所料他是所有的申请者头最合适的一个。这个公司要雇人之前有一个步骤,要查新雇员的犯罪纪录。问题来了,这人就在监狱里还用查吗?但是这个老板的法律顾问告诉他,没有任何问题。因为公司的规定是查过去7年里有没有犯罪纪录。过去7年这个人一直关在监狱里,当然什么罪也不会犯,连超速罚单都不会有。结果调查出来这个人过去7年的犯罪记录是白纸一张。从此这个囚犯就变成了公司的一个码农。记者问他挣多少钱,他不肯说具体数字,只是说比一般监狱里的工人每小时几毛钱要高很多,基本上就是和外面人正常工作的工资差不多。在记者再三追问下,他承认是六位数的工资。他老板说他是公司里最好的员工之一。他每天准时在网上上班,他的效率也是所有的员工里最高的。而且他每次被问可不可以加班的时候,总是回答可以。记者说这可以想像,他在监狱里有的是时间,又没别的事干,加班还拿加班费,为什么不呢?

这样奇葩的事情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我当然不反对给这些囚犯第二次机会。那些在监狱里还读学位的人,他们出来以后可能可以很快的自食其力,而不是成为社会的负担或者造成对社会的危害。这样对一个犯人的改造应该说是很成功的。不过我也有一个担忧,如果都这样,那坐牢岂不是可以很舒适?一个人犯罪后,让他去坐牢,一方面是防止他继续对社会造成伤害,但是最主要的是一种惩罚措施。让他知道,如果做了坏事,会付出很重的代价。但是如果一个人在监狱里可以继续上班挣钱,干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就不是一个惩罚了。这样会不会让一些想犯罪又有点害怕的人少了一点担忧,更容易犯罪了呢?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囚犯打匹克球的文章。文中我建议判刑时可以加一条,“剥夺在狱中打匹克球的权利”。这对匹克球友会有震慑作用。

我退休以后其实没有太多的爱好,想做的事情大都跟运动有关。监狱里有健身房,还有皮克球场,没事了到文学城转转, 写几篇博文,赚两声吆喝。又管吃管住,那岂不是成了一个养老的好地方?

前几天看到中国的一则新闻,一个人因为生活艰难,拿了个锤子到卖首饰的店里把玻璃砸破,然后等警察来抓,这样他可以吃劳饭。在中国坐牢肯定是很不舒服的。但是在美国,好吃好喝有健身房还有匹克球,这种生活说实在的都有点让人向往了。总觉得这种改造犯人的方式有点问题,好像在鼓励人去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