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老教授和一位清洁工的故事((11)
赵刚把药店的事情处理完了之后,他带着王力往学堂的方向走去。在街道上,有一队荷枪实弹的士兵走了过去。王力好奇的问道:“舅舅,我们刚进城的时候,就看到了有背枪的士兵在街道上走。”赵刚回答道:“那些人是阎锡山的士兵,这里还经常闹土匪。他们抢劫商铺,绑架商人,勒索钱财,这也是咱们药店每天要早点关门的原因。这里是主要的街道,很多商铺和餐馆都在这里。走南闯北的人很多,街上卖艺的人也不少,所以走在街上,要机警一些。有些人在看卖艺的时候,身上的银两都被偷走了。”王力听到舅舅讲的这些情况,心里有些震憾,看来凡事都要多加小心。他开始在心里建起了一道墙,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被诱惑,要把时间用在学问和做事上。
在街道上走了大约5分钟之后,赵刚领着王力拐进了左侧的胡同里,这里有一个院子,大门上有一个门匾,上面写着“博雅书屋”。赵刚抓起门环敲了几下,里面的人打开了门。“赵老板请进,李先生刚下课,我去通报一声。”看门的伙计说完后就向学堂那边走去。王力看着院里的环境很安静,旁边长着一棵高大的榆树,展开的树冠给地面带来了一片树荫。这时,教课的李先生走了过来:“幸会,赵老板光临寒舍,有事指教。”赵刚把王力拉到近前:“李先生,这是我的外甥,名字叫王力。今天来报名,能收他在这里学习吗?”李先生中等的身材,大约50岁左右,头发有些灰白,眼睛不大却很有神。他笑着对赵刚说道:“欢迎来到这里,孩子多大了?”赵刚回答道:“王力今年15岁了,他读过私塾,后来间断了。”李先生说道:“读过就好,《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读过了吗?”王力回答道:“先生,都学过了,也背熟了。”李先生对王力说:“那就好,我这里会根据学生的情况而因材施教,可以从《四书五经》上学起。”王力回答道:“四书也都学完了,是自学的。”李先生仔细的看了一眼王力:“这个孩子真不简单,如此的聪慧,将来必有出息。”赵刚听后对李先生说道:“我这个外甥很聪明,第一次读过60个药名就全都记住了。另外,李先生,王力有两天会在店里做事,我想让他帮助记账,另外学习一些草药知识。其他的几天可以来这里学习,你看行吗?”李先生答道:“没有问题。”赵刚说道:“学费由我来付。”
离开学堂之后,走在路上,王力的心里充满了喜悦之情。一是能够回到学堂里继续学习,二是能够在药店里学习到中草药知识,帮助舅舅做事,就能给舅舅减轻一些生活上的负担。而学知识,长学问,一直都是父母所期望的。父亲在活着的时候,曾经对王力说过:“你太爷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他曾经当过管账先生。后来,他用一些积蓄买了十垧地。到了你爷爷那一辈,家境开始变差了,没有办法就卖掉了一些土地。到了我们这一辈,就剩下了几亩地。王力,你一定要识文断字有学问;如果土地没有了,凭着学问你就能够找到事做,就不会被饿死。 ”
赵刚带着王力回到了店里,药店里散逸着淡淡的中草药味道。药店里有几个顾客前来买药,前台的伙计正在招待着顾客。赵刚对王力说道:“你可以去店里的各个房间走走,再去后院里看看,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然后坐下来看一看药材的图谱。”王力对赵刚说道:“舅舅,你还是教我学记账吧。我希望能够早点做事。”赵刚笑着对王力说:“好孩子,别着急,慢慢来。”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