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北齐北周的生死博弈和残酷杀戮的政权更替(一百四十四)

玉米穗 (2025-10-01 11:05:15) 评论 (0)

   586年,正月甲子(十三日),党项羌请求归降隋国。

   隋上柱国郕公梁士彦当初讨伐尉迟迥,所向披靡。平定尉迟迥后,顶替尉迟迥出任相州刺史;隋主畏忌他,征召他回长安。上柱国宇文忻,年少时与隋主友情深厚,他善于用兵,有威名,隋主也很忌惮他,找借口谴责他,并免去他的官职。柱国舒公刘昉也遭隋主疏远。这三人闲居无事,心怀怨恨,相互往来,图谋不轨。

   宇文忻想要梁士彦到蒲州起兵,自己留在长安做内应。梁士彦的外甥裴通参预图谋,却去向隋主告密。隋主为不打草惊蛇,姑且按住此事不声张,反而任命梁士彦为晋州刺史,借以观察他的意向。梁士彦获得任命十分欣喜,对刘昉等说:“此乃天意!”又奏请任命仪同三司薛摩儿为长史,隋主也答应了他。之后,梁士彦等人跟公卿上朝拜谒隋主,隋主命令左右拿下梁士彦,宇文忻,刘昉三人,责问他们何以造反,起初,梁士彦还不认罪,此时,薛摩儿也被逮捕,正好押到朝廷,隋主命令将薛摩儿带上殿堂与梁士彦当庭对质,薛摩儿和盘托出谋反的详细过程,梁士彦大惊失色,回头对薛摩儿说:“你杀害我!”丙子日(二十八日),梁士彦,宇文忻,刘昉都被被诛杀,他们的叔侄,兄弟免死,但都被免官除籍。

   587年,突厥沙钵略可汗派遣儿子向隋国朝贡,请求让他在恒,代间游猎,隋主答允,并遣人赐给沙钵略可汗酒食。沙钵略可汗率领部落酋长再拜受赐。

   不久之后,沙钵略可汗过世。隋主为此废朝三天哀悼,派遣太常代表隋主前往突厥吊祭。

   当初,沙钵略可汗认为自己的儿子雍虞闾懦弱,临终遗命让自己弟弟叶护处罗侯继承自己可汗位。雍虞闾尊父命派遣使者迎接处罗侯,要立他为君,处罗侯却说:“我突厥自木杆可汗以来,多以弟代兄为君,以庶夺嫡,违背先祖之法,致使叔侄不相敬畏。你应当继位为君,我不忌惮下拜于你。”雍虞闾说:“叔叔与父亲,共根连体。我只是枝叶,岂可使根本反而服从枝叶,叔叔屈从于小辈!且亡父之命,何可废也!愿叔勿疑!”叔侄二人又相互推让五六次,最终处罗侯继承兄位,是为莫何可汗。莫何可汗即位后,任命侄儿雍虞闾为叶护。派遣使者向隋朝上表详细报告继位经过。

   隋主派车骑将军长孙晟持节拜莫何为突厥可汗,赐给他鼓吹,幡旗。莫何可汗骁勇而有谋略,利用隋朝所赐幡旗,鼓吹所代表的权威和声势,西击阿波可汗。阿波可汗的部众以为莫何可汗得到了隋兵的援助与支持,多望风归附于他。莫何可汗最终生擒了阿波可汗,于是上书隋主,请示是否处死阿波可汗。

   隋主接到莫何可汗有关处置阿波可汗的请示,召集群臣开会商议。乐安公元谐主张派人到突厥,就地斩首阿波可汗;武阳公李充认为宜将阿波押解入朝,公开枭首以示百姓。隋主问长孙晟:“卿意下如何?”长孙晟回答说:“若突厥背叛大隋,必须将之正刑。如今,只是他们兄弟间自相残杀,阿波所犯并非有负于我们大隋。倘若因他困于穷途末路,就把他捉来杀掉,恐怕不是招徕远人之道。不如让他们两雄并存为好。”左仆射高颎也说:“骨肉相残,有损教化。应该释放阿波以示我大隋的宽大。”隋主采纳了长孙晟和高颎的主张,赦免了阿波可汗。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