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美之途

雅美之途 名博

川普不可能三任总统,杨振宁的英文水准

雅美之途 (2025-10-29 06:26:55) 评论 (6)


川普羡慕俄罗斯普京和中国领袖的终身制,这是他公开说的。如果没有美国宪法的约束,川普当然想成为美国的国王。现在有媒体炒作川普的第三个总统任期,我觉得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让我们先看川普最近搭乘空军一号前往亚洲途中是怎么说的,记者问他担任第三任总统的可能性,他作出了以下回应:“I would love to do it. I have my best numbers ever.”(“我很愿意做到这一点。我有我最好的民调数字。”) 

当记者追问他是否“不排除”再次竞选时,他回答:“Am I not ruling it out? I mean, you’ll have to tell me.”(“我是不是排除了?我会说你将告诉我。”)

关于以副总统身份参选的设想,他明确表示:“I would rule that out … Because it’s too cute. I think the people wouldn’t like that.”(“我会排除这种可能性……因为那会太显幼稚。我认为人民不会喜欢那样。”) 

我们可以解读为川普没有说明不会寻求第三任期,但是他明确排除了通过竞选副总统然后继任的路径,因为那样会令他非常难堪。



我们可以这样说,即使万斯提名川普为副总统候选人,在共和党内部都不可能过关。今天午餐我与苏格兰裔美国朋友聊天,他说:“如果那事发生,他自己会马上离开美国”,这可是出自相对保守的密苏里选区的声音。

这是美国的民情,那么法律上是否允许川普第三次担任总统?这也基本上不可能。

面对二战时期民主党总统罗斯福的四届总统任期,美国修改宪法明确禁止第三届总统任期。根据美国宪法第22条修正案(22nd Amendment),那里的条文写得非常清楚:“任何人不得被选为总统超过两次”。

美国总统最多只能通过选举当选两次;无论这两次是否连续,都算任满两届。因此如果川普任职到2029年结束,那已经是第二个任期;川普想要连任第三次,就违反宪法,除非修改宪法以废除第22条修正案。

理论上可以修改宪法,但对于川普的愿景几乎不可能实现。美国宪法修正案在程序上可能,但是难度极大,必须在国会两院分别获得三分之二多数通过。然后还要得到全美四分之三(即38个州)议会的批准。

共和党现在虽然控制国会的参众两院,但是都是以微弱的多数。美国政府现在是关门状态,也就是说他们连50%的选票都拿不到让政府运转,到哪里去找2/3的绝对多数?参院共和党大约50席,远不足2/3即67票的绝对多数;还有38个州的议会通过,共和党现在只掌控28个。

时间上也基本不可能,美国宪法修正案最短的第26条只需6个月到一年,其他多数是5-8年,有些甚至是十几年的法律争辩。

让川普当副总统,再由总统辞职让他继任?这种腐败的事情在美国是不可想像的,实践起来也肯定不行。美国不是俄罗斯那样习惯独裁者当政的国家,任何政客想这样做都可能爆发美国的动乱。川普第二个任期结束都几乎83岁了,他何苦再折腾下去?

况且宪法第12条修正案规定,副总统必须“符合担任总统的资格”;而第22条修正案又规定总统不得连任三届,这两者结合起来,排除了这种可能性。

我们即使纠缠宪法第22条修正案的“to be elected”,这也说不通。因为副总统是在美国总统竞选的Tickets上的,等于美国民众选举产生了候任总统。也相当于川普再次当选,这已经违宪。

如果万斯赢得提名,再任命川普为副总统候选人,对万斯几乎是政治自杀的行为,高院都会判此竞选违宪的。



我的英国名校研究生:“吴教授您好,我看了这个杨振宁的采访视频,我有两个比较大的感受,第一个是杨振宁的英语水平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他说话还是几个词几个词的往外蹦,可能他的物理水平很高超,但是说实话,他的这个英语表达让我不觉得他是在美国活了几十年的人。第二是我觉得对于中美教育制度的这个理解也不如他对物理这个理解的深刻”

我的回复:“杨振宁与美国社会的交流有限,几十年只在石溪教过两学期的本科生,比我天天与学生成小时说英语的机会都少。他不仅一个个词跳出来,有些像manipulate等词的使用都十分生硬,他缺乏课堂或辩论的经验。杨振宁不是位幽默风趣的人,他说中文的模式也是这样的,可能是年龄大了的原因,Richard Feynman就好玩多了。杨振宁也不是一个学生成群的物理学家,一个相当自私的人,似乎博士生的人数很少,单个数的博士生数量。跟他的学生也是倒霉的命运,斯坦福的张晟成教授就跳楼了,如果跟美国导师也不至于因为中国基金的狗血剧死亡。李政道的博士生至少50位以上,好多是名校教授。杨振宁的比较系统不对,将清华与石溪的学生比较,还是他们的本科生。当然整体实力清华比石溪还是差很远的, Stony Brook大学至少有七位诺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