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纪行 德尔斐, 世界的肚脐

淡白宁静 (2025-09-02 05:58:02) 评论 (2)
德尔斐(Delphi)位于希腊大陆中部,科林斯湾北侧,在古希腊,是?处重要的“泛希腊圣地”,即所有古希腊城邦共同的圣地。这里被古希腊人视为世界的肚脐。这里主要供奉着德尔斐的阿波罗(Appollon Pythien),著名的德尔斐神谕(Delphi Oracle )就在这里颁布的。



德尔斐神谕(Delphic Oracle)由女祭司皮媞亚(Pythia)传达,代表阿波罗的神意。在传达神谕之前,女祭司首先要饮用阿波罗神庙附近的圣泉之水,进入供奉有阿波罗金像和卵形石的阿波罗神庙内殿,坐在一只设在深坑上的青铜三脚架上,口嚼月桂叶,手摇月桂枝,披头散发,闻着地缝里冒出的奇怪气体,进入一种“通灵”的状态,歇斯底里中发出一些含混不清的语句,就是“神谕”。

这种神谕在古希腊被认为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影响了从个人生活到城邦政治的重大决策。例如,克罗伊索斯王(Lydia的国王)和雅典人在波斯战争前的决策都深受神谕影响。复原图上女祭司是这个形象。



在希腊所有考古遗址中,这个始建于公元前8世纪的德尔斐古城是最富有强大精神力量的地方之一。这座已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遗址坐落在帕纳索斯山的山坡上,俯瞰科林斯湾,一直延伸到长满柏树和橄榄树的山谷中,其魅力既在于美妙绝伦的环境,也在于给人以启迪。



据说在远古時代,这片位于帕納索斯山南坡的土地由一条巨蟒皮同(Python)盤踞,凶猛无比。年轻的阿波罗用神弓射杀皮同,建立自己的圣所。



德尔裴(Delphi)一词据信与海豚(Dolphin)有关。传說阿波罗化身为海豚,引导一艘克里特船只来到此地,船员成为圣所的的首批祭司,祭司为纪念这段神圣的旅程,便将圣地命名为德尔裴。



我们从雅典开车2个半小时, 翻山越岭,来到这个古老的神谕之地。古城遗址面积达1.67万平方米,神庙居于中心位置,整个遗址一直绵延到2400多米的山顶,最高处可以俯瞰希腊中部,其规模之大着实让人感觉到当年的昌盛。



德尔斐罗马集市(Agora of Delphi)是进入考古遗址后看到的第一组遗迹,建于公元1世纪罗马时期。集市呈长方形,三个侧面曾被柱廊包围,部分柱廊遗迹仍依稀可见。



圣路(Sacred Way)是从圣地入口到阿波罗神庙之间的一条蜿蜒山路,建于公元前6世纪,是通往阿波罗神庙的朝圣之路,连接凡人与神明。



圣路两旁到处都是倒塌的石块和石头地基,还有一片片不同形状的建筑废墟。当年圣路两侧布满了宝库、祈愿柱与雕塑群,均是希腊诸城邦为了纪念胜利或感谢神谕而建造的,据说当时有20多座宝库。



在前往中心圣殿的最后一个拐弯处,是雅典宝库(Treasury of the Athenians ), 建于公元前485年,是为纪念马拉松战役的胜利而兴建,並献给阿波罗 ,借此表达雅典人希望在阿波罗的庇护下免遭野蛮人侵犯的愿望。



雅典宝库是精心选址之作,不论是从圣地入口还是神庙都能看到它。它长约9.5米宽6.5米,采用多利克式建筑风格,建筑小巧精致,可容纳祭品与少数朝圣者。



现存建筑为20世纪初由法国考古队依原材重建,保存状态极佳,柱顶和山形墙几近完好,装饰的立柱和间隙雕满了各种希腊神话中不同故事场景。这些雕刻的残片及复原图都可以在德尔菲考古博物馆里看到。



在雅典宝库的下方有一块其貌不扬的大灰石头,在古希腊可是非常重要的“地球的肚脐”(Omphalos)。相传宙斯为了确定地球的中心在哪里,从地球的两极放出两只神鹰相对而飞,两只鹰在德尔斐相会,宙斯断定这里是地球的中心,于是将一块圆形石头放在德尔斐作为标志。



蛇柱(Serpent Column )位于阿波罗神庙入口,铸造于公元前479年,以纪念希腊城邦联盟于普拉提亚战役(Battle of Plataea)击败波斯。遗址现场的蛇柱为复制品,原件在324年被君士坦丁大帝移往君士坦丁堡赛马场。蛇柱曾有3个蛇头,而唯一残存蛇头则在伊斯坦布尔的考古博物馆展出。



圣地规模最大的建筑自然是阿波罗神庙(Templar of Apollo ),坐落于帕那索斯山的山腰上,海拔500米,位置显眼,在圣地內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清楚看见。



神庙最初建于公元前8世紀、现在这个遗址是第6个神庙的地基,建于公元前4世纪。前5个神庙都由于所用材料不耐夕久而毁灭消失,而最终全部取材于石头的第6个神庙得以存留下来。



整个神庙呈长方形,长60米、宽23米,采用多立克建筑风格,共有6根正面柱与15根侧柱。现在仅把祭坛前面一六个立柱恢复起来了。



神庙是阿波罗神居住的地方,神庙建造在一个火山断层上,这个断层直通地底深处,通过它,阿波罗才能和凡人沟通,德尔斐的神谕,通过皮提娅的中介而将神的预言告诉给世人,这就是阿波罗神庙之所以火爆的原因。



连苏格拉底这样的大圣人都要来求阿波罗神谕,据说他30多岁时托朋友来问阿波罗:有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神谕的回答是“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这一神谕对苏格拉底的哲学生涯产生了深远影响。于是产生了苏格拉底的名言:“我知道我不知道”。



阿波罗神庙通过神谕影响了古希腊的政治、军事和个人决策,如殖民地选择、战争策略等,成为城邦决策的中枢。



据说阿波罗神庙的入口处曾刻著三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凡事不过分”、和“妄立誓则祸近”。这三句话成为当时古希腊人的人生信条,对我们现代人也是一种警示吧。

苏格拉底之所以成为圣贤,是因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即使身为最聪明的人也承认自己有不知道的东西,因此“认识你自己”就是希腊哲学的精粹。



从上面看神庙,耸立于群山之上,充满了神圣威严。当年的阿波罗神庙是希腊所有神庙中最重要最壮观的,是全希腊神圣的宗教中心,甚至享誉全世界。



普鲁西亚斯二世之柱(Pillar of Prusias II)邻近阿波罗神庙东北入口,建于公元前182年,献给比提尼亞(Bithynia)国王普鲁西亚斯二世(Prusias II)。石柱高約9.7米,基座寬约2米,采用矩形石块堆砌,其上部饰以花环与牛头浮雕,原顶部矗立普鲁西亚斯二世骑马铜像,仅剩底座和部分柱身,顶部雕像已失。比提尼亚是一個位于小亚细亚西北部的一个古老王国,其領土如今已成为土耳其的一部份。



德尔菲剧场(Theatre of Delphi)位于阿波罗神庙的上方,是依山而建的露天剧场,建于公元前4世纪, 用于皮媞亚运动会的艺技比赛。



古剧场呈半圆形,长60米,宽20米,采用石灰岩建造,设有35级排石座,能容纳5000多人。保存完好的剧场,至今仍能使用。古希腊人常在这里举办音乐、诗歌及戏剧的竞赛。



剧场依山势而建,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亦从山上远眺宝库,阿波罗神殿。



德尔菲运动场(Stadium of Delphi), 又称皮媞亚运动场(Stadium of the Pythian Games ),位于德尔菲剧场的上方,建于公元前5世纪,随后被不断的改建。比较重要的一次是公元2世纪由希腊富翁希罗德·阿提库斯出资的改建(就是前面提到在卫城修剧场和改建泛雅典娜体育场的那位)扩建了容纳6500人的石质观众台和一个拱形入口。竞技场是皮媞亚运动会举行赛跑与战车比赛的场地。



运动场呈马蹄形,长178米,宽25米,采用石灰岩构筑,北侧12排石座可容纳6500人,南侧利用帕纳索斯山天然斜坡作观众席,无人工座椅,充分展现地形智慧。该运动场是古代希腊的四大运动场之一。



皮媞亚运动会(Pythian Games)是德尔斐圣地最盛大的宗教与竞技盛会,始于公元前582年,每四年举办一次,与奧林匹克运动会齐名,之后一直延续至公元4世紀。



皮媞亚运动会不仅是竞技比赛,更是阿波罗崇拜的一部分,竞技结合体育与音乐,展现阿波罗作为艺术与力量之神的双重荣耀。



德尔斐博物馆(Delphi Archaelogical Museum )紧邻德尔斐圣地,建于1903年,由法国考古队与希腊政府合作创立,用于展示德尔菲圣地的出土文物,是希腊最多人参观的博物馆之一。



走进德尔斐考古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克琉比斯和比同孪生兄弟石雕((Kleobis and Biton),那凝重的姿态仿佛从远古走来。石雕产于阿尔戈斯(Argos),制于公元前610年至公元前580年,雕像2米,左脚向前、双手握拳,表情呆板,姿势僵硬,古风時期雕像,风格受埃及的影响。



这俩兄弟是天后赫拉的女祭司库狄普(Cydippe)的孪生子——克琉比斯(Kleobis)和比同(Biton),有一次库狄普要赶去一个节日庆典,拉车的公牛放牧没赶回来,两个儿子就代替公牛拉着车送母亲去上班,按现在标准大约拉了8.3公里。库狄普就向赫拉请求赐予儿子人间最大的幸福,赫拉就和众神商量,决定赐予他们在睡梦中安然离世。后来在一次狂欢后,两人在赫拉神庙中安然睡去,没有痛苦的离开了。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就知道,死得快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锡弗诺斯宝库(Treasury of the Siphnians)的山墙和楣板,公元前525年,浮雕层次分明,人物比例协调,服饰褶边和马匹肌肉表现精致。锡弗诺斯是希腊爱琴海中部的一个岛,因有金矿和银矿而以财富闻名。



在众多的宝库中,锡夫诺斯宝库是最美的一座,采用爱奥尼式建筑风格,它的建筑立面的2根爱奥尼亚柱,为女神造型石柱。这是锡弗诺斯宝库的复原图。



锡夫诺斯宝库的女像柱。



阿波罗神庙柱头,雕刻简朴而雄浑,石块上赞助者的铭刻仍清晰可见。



阿波罗神庙东面山墙的残存雕刻,叙述了阿波罗乘坐四马战车从雅典来到德尔菲的过程。



斯芬克斯雕像(Sphinx of the Naxos),为公元前570-560年,属博物馆必看文物之一。这尊狮身人面雕像高2米,她有着女人的头部,鸟的胸部和翅膀,狮子的身体和四肢,比喻其有天上、地上以及人类的至高能力,赋予她预言的神力。



这个大理石狮身人面像,原来是立于阿波罗神庙前面两个高大的爱奥尼亚式柱头上的,是纳克索斯人献给阿波罗圣地的,雕像高2米,身下的立柱高12米。



阿坎萨斯柱(Acanthus Column), 从阿波罗神庙出土,为雅典奉献的祭品,公元前4世纪,为必看精品之一。这三个少女组成的德尔斐舞者雕塑非常醒目,雕塑高3.5米,少女穿着短裙,双脚悬空,右臂高杨,左臂下垂,好像正在起舞。



这个刻着奇妙花纹的卵形大理石就是放在三少女柱头顶圆盘上的“肚脐石”,翁法洛斯石柱(Omphalos)。



从这张复原图可以看出,三个少女头顶着大托盘,上面放着“肚脐石”。下面的柱子大约有13米高,这个公元前370年的雕塑已经破损,只剩下残存的三部分。



德尔斐战车御者(Charioteer of Delphi),这尊青铜像是德尔斐考古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雕于公元前478年,是一位战车的御马者,他穿着华丽的战袍,腰间系着皮带,头上戴着象征胜利的金环。他的眼睛是由玻璃和宝石做成的,连眼睫毛都根根分明。这尊青铜像之所以价值非凡,在于他是一次整体浇铸成型的,没有拼接!





从复原图上可以看出来,这位御马者只是整个雕像的一部分,四马战车都已遗失。



走出遗址回望,阳光洒在山谷间,遗址在光影中愈发安静,神谕早已沉寂,也许正因为这份神秘,德尔斐才让人心生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