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阅兵仪式不仅是军事展示,更是权力展现的重要平台。
通过展示最新的军事装备和战术,展现了中国在军事科技和战略上的进步。
阅兵仪式通过邀请国际领导人出席,展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地位。
炫一下家伙给世界,炫一下“朋友圈”,大家各自解读。
习近平阅兵有瘾,上任13年,已经阅了6次。
他2012年上台,没到三年,即打破此前30年仅在国庆举行大阅兵的惯例,于2015年首次设立“9·3阅兵”,今年时隔十年再次进行“9·3阅兵”也意味着可能成为新惯例。
2019年国庆70周年时,习近平继续沿袭“十年一大庆”的国庆阅兵传统。此外,他还在南海、朱日和基地进行过非首都阅兵。这使习近平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阅兵次数最多的中国领导人。
相比之下,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分别在任内进行过一次天安门大阅兵,分别是中共建政35、50和60周年,40周年时刚刚发生1989年天安门“六四事件”故没有举行阅兵;而毛泽东在中共建政最初十年几乎年年在天安门进行国庆阅兵,因此他依然是中共建政以来阅兵次数最多的领导人。
过去十年,中国外部环境同样剧烈变动,与美国关系急转直下,多轮贸易战后,形成对峙局面。另一方面,台湾海峡愈发紧张,民进党连续三届执政,再加上佩洛西访台、香港国安法等事件,使得解放军围台军演几乎常态化。今年阅兵前,不复十年前两岸其乐融融,台北出台禁令,并争夺历史话语权。
一场阅兵,看点甚多。
看点一:哪些人出来了,哪些人不在场
2015年,第一次“9·3阅兵”的创新之处在于,分列式上,每个方阵前有两位将军领衔,共56名将军领队,直接接受习近平的检阅。这种形式的重要作用在于军队将领直接向习近平本人表达忠诚。
彼时,习近平上台不到三年,已开展大规模反腐,军队之中力度更大,尤其是徐才厚、郭伯雄两位军委副主席的大案,牵扯甚广,官方称其为“塌方式腐败”。阅兵之时,已被立案调查的徐才厚刚因病去世;郭伯雄案甚至还未审结。这场惯例之外的阅兵,被认为用于展现习近平对军队的控制力。
2025 年,相似的是,近期中国军队高层再次出现人事巨震;不同的是,此次受到整肃的多为习近平在“二十大”后亲自提拔的将领。
比如中央军委副主席何卫东,习近平在福建任职时就已相识,中共“二十大”后破格提拔,但近期却在官方公开活动和报道中消失,官方也迟迟没有宣布他“落马”;再比如负责军队政治工作的苗华上将,去年因严重违纪行为接受调查;还有,同时兼任国务委员的国防部长李尚福也被调查。这使得中央军委的七个席位中,空缺达到 3 人。
这种针对“自己人”的调整引发外界对于习近平权力稳固性的新一轮猜测。据统计,自2023年以来,已有超过20名解放军高级军官和军工高管被调查。
另外,党内老同志的出席情况同样值得关注。十年前,在天安门城楼上,习近平一边站的是外国元首,另一边站的是两位建在的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和胡锦涛。而今年,江泽民已经去世,胡锦涛则在中共二十大上的意外离场也成为政治观察的焦点,再有温家宝、朱镕基等前任总理,老同志是否以及以何种形式出现在庆典现场,也将为外界解读当前政治氛围提供重要参考。
实际,温来了,胡没有出场,朱镕基果然没有出场。
看点二:核武投送与“智能战争”
在阅兵前,中国官方介绍,本次阅兵历时70分钟,解放军新一代武器将集中亮相,包括高超声速、防空反导、战略导弹等先进装备,都是从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中遴选,“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发言人透露,部分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无人和反无人装备将第一次对外展示。
中国官方还介绍,此次受阅装备以新型四代装备为主体,涵盖新型坦克、舰载机、歼击机等,同时也纳入陆上、海上、空中系列无人智能和反无人装备,以及网电作战等新型力量,包括新型无人机、定向能武器、电子干扰系统等。
另外,阅兵也会集中亮相一批高超声速、防空反导、战略导弹等先进装备。这次受阅的武器装备信息化、智能化程度都比较高,“充分体现我军适应科技发展和战争形态演变、打赢未来战争的强大能力”。
包括中国第五代隐形战机歼-35、未曾披露过的至少两款新式无人潜航器等出现在了阅兵场。
战略打击能力,也就是核武器的投放能力,依然是此次阅兵的焦点。
2019 年的阅兵中东风-41导弹的亮相,引发广泛关注。而近年来,中国扩充核武库的观测经常见诸西方智库的报告之中,势必会加深这种关注。
看点三:外交舞台与选边站对
十分清晰,冰冷对峙 正在展开
看点四:台北禁令与抢占叙事
抗日主要是蒋的国民党领导全国军民完成的,但是国民党马上被共产党赶下了台。
历史是由胜利者“编写的”,从此,共产党就成了抗日胜利的中流砥柱。
更有趣的是国民党败退到台湾,执政几十年又被民进党挤下了台。
国民党没有能力大庆抗日,民进党又没有兴趣鸟这个事情,反而让习利用这个阅一次兵,再次彰显一下权力。
阅兵背后的权力之争与权力展现
务实小民 (2025-09-19 10:07:36) 评论 (0)中国的阅兵仪式不仅是军事展示,更是权力展现的重要平台。
通过展示最新的军事装备和战术,展现了中国在军事科技和战略上的进步。
阅兵仪式通过邀请国际领导人出席,展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地位。
炫一下家伙给世界,炫一下“朋友圈”,大家各自解读。
习近平阅兵有瘾,上任13年,已经阅了6次。
他2012年上台,没到三年,即打破此前30年仅在国庆举行大阅兵的惯例,于2015年首次设立“9·3阅兵”,今年时隔十年再次进行“9·3阅兵”也意味着可能成为新惯例。
2019年国庆70周年时,习近平继续沿袭“十年一大庆”的国庆阅兵传统。此外,他还在南海、朱日和基地进行过非首都阅兵。这使习近平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阅兵次数最多的中国领导人。
相比之下,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分别在任内进行过一次天安门大阅兵,分别是中共建政35、50和60周年,40周年时刚刚发生1989年天安门“六四事件”故没有举行阅兵;而毛泽东在中共建政最初十年几乎年年在天安门进行国庆阅兵,因此他依然是中共建政以来阅兵次数最多的领导人。
过去十年,中国外部环境同样剧烈变动,与美国关系急转直下,多轮贸易战后,形成对峙局面。另一方面,台湾海峡愈发紧张,民进党连续三届执政,再加上佩洛西访台、香港国安法等事件,使得解放军围台军演几乎常态化。今年阅兵前,不复十年前两岸其乐融融,台北出台禁令,并争夺历史话语权。
一场阅兵,看点甚多。
看点一:哪些人出来了,哪些人不在场
2015年,第一次“9·3阅兵”的创新之处在于,分列式上,每个方阵前有两位将军领衔,共56名将军领队,直接接受习近平的检阅。这种形式的重要作用在于军队将领直接向习近平本人表达忠诚。
彼时,习近平上台不到三年,已开展大规模反腐,军队之中力度更大,尤其是徐才厚、郭伯雄两位军委副主席的大案,牵扯甚广,官方称其为“塌方式腐败”。阅兵之时,已被立案调查的徐才厚刚因病去世;郭伯雄案甚至还未审结。这场惯例之外的阅兵,被认为用于展现习近平对军队的控制力。
2025 年,相似的是,近期中国军队高层再次出现人事巨震;不同的是,此次受到整肃的多为习近平在“二十大”后亲自提拔的将领。
比如中央军委副主席何卫东,习近平在福建任职时就已相识,中共“二十大”后破格提拔,但近期却在官方公开活动和报道中消失,官方也迟迟没有宣布他“落马”;再比如负责军队政治工作的苗华上将,去年因严重违纪行为接受调查;还有,同时兼任国务委员的国防部长李尚福也被调查。这使得中央军委的七个席位中,空缺达到 3 人。
这种针对“自己人”的调整引发外界对于习近平权力稳固性的新一轮猜测。据统计,自2023年以来,已有超过20名解放军高级军官和军工高管被调查。
另外,党内老同志的出席情况同样值得关注。十年前,在天安门城楼上,习近平一边站的是外国元首,另一边站的是两位建在的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和胡锦涛。而今年,江泽民已经去世,胡锦涛则在中共二十大上的意外离场也成为政治观察的焦点,再有温家宝、朱镕基等前任总理,老同志是否以及以何种形式出现在庆典现场,也将为外界解读当前政治氛围提供重要参考。
实际,温来了,胡没有出场,朱镕基果然没有出场。
看点二:核武投送与“智能战争”
在阅兵前,中国官方介绍,本次阅兵历时70分钟,解放军新一代武器将集中亮相,包括高超声速、防空反导、战略导弹等先进装备,都是从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中遴选,“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发言人透露,部分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无人和反无人装备将第一次对外展示。
中国官方还介绍,此次受阅装备以新型四代装备为主体,涵盖新型坦克、舰载机、歼击机等,同时也纳入陆上、海上、空中系列无人智能和反无人装备,以及网电作战等新型力量,包括新型无人机、定向能武器、电子干扰系统等。
另外,阅兵也会集中亮相一批高超声速、防空反导、战略导弹等先进装备。这次受阅的武器装备信息化、智能化程度都比较高,“充分体现我军适应科技发展和战争形态演变、打赢未来战争的强大能力”。
包括中国第五代隐形战机歼-35、未曾披露过的至少两款新式无人潜航器等出现在了阅兵场。
战略打击能力,也就是核武器的投放能力,依然是此次阅兵的焦点。
2019 年的阅兵中东风-41导弹的亮相,引发广泛关注。而近年来,中国扩充核武库的观测经常见诸西方智库的报告之中,势必会加深这种关注。
看点三:外交舞台与选边站对
十分清晰,冰冷对峙 正在展开
看点四:台北禁令与抢占叙事
抗日主要是蒋的国民党领导全国军民完成的,但是国民党马上被共产党赶下了台。
历史是由胜利者“编写的”,从此,共产党就成了抗日胜利的中流砥柱。
更有趣的是国民党败退到台湾,执政几十年又被民进党挤下了台。
国民党没有能力大庆抗日,民进党又没有兴趣鸟这个事情,反而让习利用这个阅一次兵,再次彰显一下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