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美国最大的新闻就是查理.科克遇刺,流浪者在小众媒体上看到了真切的喋血场面,确实是惊悚至极,当然不单是鲜血喷涌的场面让人不寒而栗,联想到后续结局,更是胆战心惊。遇刺的是位体面的年轻人,于美国关注中文媒体的美国华裔来说,恐怕是直到今日才去关注这个人。对于美国人来说,科克则是颗冉冉上升的政治新星。而在流浪者看来,科克之于今天的美国,就仿佛费南迪大公之于1914年的欧洲。我想很多人都会有同样的观点,也请看法不同的朋友发表高见。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两次谋杀各个方面都无法相提并论,但有一点确定无疑,就是希望肉体消灭。虽然是废话,但却是大道至简。如此看来理由也就不言自明:一是极度的恐惧;二是极度的憎恨。川普大家已经讨论的够多的了,到如今说得再多也不会有结果。至于这次这位年轻人科克,从流浪者的角度来看,除了保守派的标签之外,其更鲜明的特征,显然是做为基督徒的人格。如果这样的人,非要杀掉才能达到目的,而且杀手后面确实有支持的人群。说美国已经跨进了内战的门槛,也不能说是危言耸听。
也许情况还不想流浪者想象中的这样悲观,至少两颗子弹都是来自同样的方向,射向同一个阵营。而这个阵营还没有类似的回击,似乎还有和平。平心而论,统计上看虽然不能说左翼领袖“从不”遭遇暴力,但确实在近年来,美国右翼公众人物似乎更频繁地成为极端暴力的目标。
所以两个阵营成分的对比,却也因此越发鲜明!
一顆改變了三位總統命運的子彈
第二颗溅血的子弹,美国踏入内战门槛
流浪枪手 (2025-09-11 19:13:37) 评论 (7)这几天美国最大的新闻就是查理.科克遇刺,流浪者在小众媒体上看到了真切的喋血场面,确实是惊悚至极,当然不单是鲜血喷涌的场面让人不寒而栗,联想到后续结局,更是胆战心惊。遇刺的是位体面的年轻人,于美国关注中文媒体的美国华裔来说,恐怕是直到今日才去关注这个人。对于美国人来说,科克则是颗冉冉上升的政治新星。而在流浪者看来,科克之于今天的美国,就仿佛费南迪大公之于1914年的欧洲。我想很多人都会有同样的观点,也请看法不同的朋友发表高见。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两次谋杀各个方面都无法相提并论,但有一点确定无疑,就是希望肉体消灭。虽然是废话,但却是大道至简。如此看来理由也就不言自明:一是极度的恐惧;二是极度的憎恨。川普大家已经讨论的够多的了,到如今说得再多也不会有结果。至于这次这位年轻人科克,从流浪者的角度来看,除了保守派的标签之外,其更鲜明的特征,显然是做为基督徒的人格。如果这样的人,非要杀掉才能达到目的,而且杀手后面确实有支持的人群。说美国已经跨进了内战的门槛,也不能说是危言耸听。
也许情况还不想流浪者想象中的这样悲观,至少两颗子弹都是来自同样的方向,射向同一个阵营。而这个阵营还没有类似的回击,似乎还有和平。平心而论,统计上看虽然不能说左翼领袖“从不”遭遇暴力,但确实在近年来,美国右翼公众人物似乎更频繁地成为极端暴力的目标。
所以两个阵营成分的对比,却也因此越发鲜明!
一顆改變了三位總統命運的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