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谁杀死了查理·柯克
谁杀死了查理·柯克
我旅经这红尘,因着一株带露的白莲,而停留了片刻 。。。
这段时间,我静下心,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朗读了一遍《杀死一只知更鸟》。
这本书在多个世界名著的榜单上都名列第一,想必网友们都听说过,不需要我再多做介绍。我自己在大学期间读过它的中译本,也看过那部由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同名电影,记得这部电影还斩获了奥斯卡金像奖。我这次读的是它的英文原著,是美国著名作家哈珀·李的处女作,她也因此获得了普利策奖。
这本书其实是我女儿推荐给我的。家里空巢了以后,时间多了,我计划在未来的五年内,精读十本英文小说,于是寻求她这个大才女的建议。结果她很爽快地推荐给我一个书单,《杀死一只知更鸟》正是书单上的第一本。
这次阅读给我带来了远超意料之外的体验,在文学,人文,普世价值等诸多方面都有极深刻的感受。我本来正想着写一个系列,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些阅读体验,结果这两天就发生了杀害查理·柯克的事件。
查理·柯克(Charlie Kirk)这个人,我是在去年总统大选期间从YouTube上知晓的。做为美国保守派的评论员和政治活动家,他当时在美国的很多大学校园组织公开演讲或辩论会。柯克本人,以及坎迪斯·欧文斯(Candace Owens),本·夏皮罗(Ben Shapiro)等保守派评论员在校园中以“自由言论”的形式欢迎并回应各种不同的反对意见,并阐明保守派的观点。他们提倡即使各个不同党派的观点大相径庭,可是都应该有在校园里自由表达的权利。在这些自由辩论的活动中,学生们可以当场自由提问,阐述自己的主张,他则是以保守派的立场和逻辑一一回应。他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口号,那就是“Prove Me Wrong”,呼吁理性辩论。这些活动都是现场直播并实时上传到YouTube或其他社交媒体,完全是一场场精彩的真人秀。
关于辩论,记得我年轻的时候读《三国演义》,其中有一个章节,写的是诸葛亮在东吴舌战群儒。当时读了以后我很不以为然,觉得对于东吴群臣的质疑,诸葛亮的反击既不犀利,也没有什么逻辑性,而且颇有人身攻击的嫌疑。后来我女儿玩辩论,我听过她们很多场国内国际的比赛,觉得那才叫真正的辩论,不仅要有理有据,逻辑严密,而且最忌讳的就是污言秽语,诋毁对方的人格。
不过呢,辩论赛到底是还一个游戏,不仅有一整套的游戏规则,而且还有几十分钟的准备时间。而柯克他们在校园里搞的自由辩论,可以说是真刀真枪,任何人都可以排队上台,各种的质疑刁难,口诛笔伐,火药味极浓。而柯克也不含糊,随问随答,反应极快,肚子里真的是有货。不夸张地说,他是真正做到了辩才无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摆事实,讲道理,观点清晰明了。他最擅长的,就是敏锐地抓住对方的逻辑漏洞,旁征博引,正反论证,往往几个回合下来,对方就被辩得哑口无言。我很喜欢他就事论事以理服人的风格,而且他用词非常干净,也没有咄咄逼人。网友们如果有兴趣,不妨去YouTube找来这些视频看一看,我相信不管大家的立场如何,至少对他的辩论风格会有所赞许。
柯克他们强调“言论自由”,在各大校园里得到了保守派学生的强烈支持,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激进派学生和教授的反弹。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多个学校,他所主持的自由辩论和问答会都引发过大规模抗议。他本人则在自己主持的节目中不断强调:
“大学应该是观点碰撞的地方,而不是思想统一的地方。”
柯克的很多立场其实我并不赞同,不过,对于他的这一主张,我非常支持。我一直认为,我们每一个人,因为自己的教育背景,成长环境,价值理念的不同,观点和立场肯定会各不相同。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真的需要有统一的思想吗?
这个问题如果放在当今的中国,那就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我们从小就被灌输,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加强思想工作。这俨然成了天经地义的事儿。可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对于这个问题又会有什么样的答案呢?
在《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有这样一幕场景,一位乡村小学的老师正在上课,她正在给学生们比较当时(1930年代)的纳粹德国和美国,她的原话是:
We are a democracy and Germany is a dictatorship.
到底什么是Democracy呢?书中的主角,一个三年级的小女孩,给出了一个这样的回答:
Equal rights for all, special privileges for none.
其实在这本书中,作者在很多地方,采用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人物,讲述着一个有关包容和理解的主题。当时的美国,特别是故事的发生地美国南方,白人至上主义盛行,黑人的生存权被漠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只存在于白人之间,而黑人被冤枉被欺负的事件屡屡发生。比如说,在司法层面,黑人甚至没有当陪审团的资格。
就是这样一个现在的我们回看起来极其落后和荒谬的社会,经过了许多追求自由和平等的黑人,白人,以及其他族遗的不懈努力和抗争,不断地进步和修正,最终成为了现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但是,我们现在的这个世界就完美无缺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社会永远都有进步和调整的空间。但是现代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那就是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民主离不开言论自由,这是因为没有充分表达和辩论,就难以形成真正的民意和公共决策。而另一个方面,言论自由依赖民主制度和法律,这是因为如果权力不受制衡,言论自由可能被轻易限制。这就是说,两者是互为支撑的核心价值。
查理·柯克被刺杀的事件,我对一个优秀年轻人的不幸离世而痛心,同时是对发生这种因言获罪因言丧生的悲剧而愤慨。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它的伟大不仅在于它强大的国力和武装,更在于它的包容性,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自由思想的舞台。在这样的一个国家,发生了这样荒谬而残忍的事件,真的是让人无语。
回到《杀死一只知更鸟》,书中写道,杀死一只放声吟唱的知更鸟,是一种罪恶。我在想,枪杀一位有着自由思想的年轻人,那又是什么样的一种行为呢?答案其实很简单:
那是懦夫的行为!
我希望在这件事以后,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言论自由的光辉照亮这个世界每一个角落。
平等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diaoerlang' 的评论 : 我和二郎兄有同感!
再抄一遍Kirk说的话:大学应该是观点碰撞的地方,而不是思想统一的地方。
平等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是啊,大声朗诵和平常看书是有很大区别的。不仅可以更好地体验好文字的韵律之美,而且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我非常享受这样的读书方式。
平等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蓝天白云5' 的评论 : 谢谢您的分享!至于说奥巴马是不是现在这所有一切的分裂的始作俑者,我觉得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平等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零不是数' 的评论 : 非常感谢零兄的分享!
平等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FollowNature' 的评论 : “不管什么理由,在暗中杀人就是罪恶。这个暗杀行为,背后肯定有更大的的邪恶力量。”,是的,我非常支持您的观点!
平等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诚信' 的评论 : 诚信兄说的有道理,当时的美国白人至上主义,所有有色人种的权利都受到了伤害。不过呢,我这里是仅对这本书中的思想进行评估,而书中所描写的主要是美国南方小乡镇中白人和黑人的矛盾和对立。
平等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haohao88' 的评论 : 我在文章中写到,言论自由和民主是互为支撑的关系。言论自由有一个底线,那就是不能违反所在国的法律。您所提到的反犹,和反华一样,都是违反美国宪法的行为。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究竟是谁的原罪?》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130/202311/8167.html,如果您有兴趣,不妨一观。
平等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在南方' 的评论 : 谢谢您的建议,祝周末愉快!
平等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世事轮回' 的评论 : 谢谢您的留言!记得当时我看过不少Kirk 的辩论视频,里面很多学生是很有思想,很有水平的。当然,的确也有一些人云亦云,只会喊口号的人。我自己觉得Kirk有着自己完整的理念和价值体系,而且他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他是抱着相互理解和沟通的目的来和有着不同观念的人辩论。
diaoerlang 发表评论于
“大学应该是观点碰撞的地方,而不是思想统一的地方。”
诚哉斯言!
平等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格利' 的评论 : 格利兄说的非常好!“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存在的意义和重要性在于打破美国大学“一言堂”和“政治正确”的唯一性,让大学真正成为自由思辨的平台和能够自由产生无数思想的源泉。”,我们都经历过一言堂,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我觉得这种禁锢思想的做法是反人性的。
平等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mithmaella' 的评论 : 在没有看到确凿的证据之前,我一般对各种阴谋论都是不屑一顾的。当然,不管是谁下的黑手,那些暗杀他的人,肯定是因为忌惮他的影响力,害怕他观念的传播力。他们没有自信能够在自由辩论中驳倒他,于是就用最卑劣的手段来阻止他发声。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这种暗杀是懦夫的行为!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哇!“朗读”啊,平等读书极致认真!
蓝天白云5 发表评论于
奥巴马真的是美国的罪人,从他上台开始,开启了撕裂美国的旅程。
蓝天白云5 发表评论于
分裂,是从奥巴马上台开始的,拜登,川普是在其基础上继续加油
没有LGBTI,黑命贵,FREE巴勒斯坦,女权等等,这一类对成长的年轻人的影响大。
当不涉及个人利益的时候,平权是非常好的一个让自我感动的名词,LGBTI, 黑命贵,FREE巴,以及女权,都是在平权下的各种分类平权运动。
平等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odems' 的评论 : 查理·柯克说过很多话,也表达过很多的观点。至于说他的理念是不是愚蠢,我相信每个人的评判都是不同的,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都是不同的,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不过,我们不妨做一个思想实验,假设他的理念真的是愚蠢的,那么问题来了,您认为这个世界上所有和他一样愚蠢的人,他们就该死吗?
平等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ayflower98' 的评论 : 谢谢五月花支持!
零不是数 发表评论于
1月6日不存在几千暴徒,凡是当时在场的,被警察让进去的和没进去的都被起诉了才有“数千人”。当天暴力的顶点是一个老兵被枪杀。
诚信 发表评论于 2025-09-12 03:22:22
近期美国政治暴力化, 肇始于2020年1月6日的国会暴力, 数千暴徒的犯罪行为遭到时任总统和大量国会议员的支持,并在数年后获得该总统赦免,这开启了美国政治的堕落路途。
零不是数 发表评论于
你根本不了解这个人。如果只是如你所说,他不会被人灭口。
modems 发表评论于 2025-09-11 23:44:01
这个查理连大学都没上,反乌克兰,反中,无条件堕胎,无条件持枪自由,他被他支持的无条件持枪自由杀死!他的愚蠢理念要了他的命
零不是数 发表评论于
每一个赌徒都只记得自己曾经赢过。
世事轮回 发表评论于 2025-09-12 02:21:44
Oxford Union 有一个小男孩对阵 Kirk 辩论还是挺有意思的。上好大学的聪明白人男孩 还是比小学校辍学的偏执白男更有魅力
FollowNature 发表评论于
不管什么理由,在暗中杀人就是罪恶。这个暗杀行为,背后肯定有更大的的邪恶力量。
诚信 发表评论于
“当时的美国,特别是故事的发生地美国南方,白人至上主义盛行,黑人的生存权被漠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只存在于白人之间,而黑人被冤枉被欺负的事件屡屡发生。比如说,在司法层面,黑人甚至没有当陪审团的资格。”
“黑人”一词有误, 应改为 “有色人种”。
近期美国政治暴力化, 肇始于2020年1月6日的国会暴力, 数千暴徒的犯罪行为遭到时任总统和大量国会议员的支持,并在数年后获得该总统赦免,这开启了美国政治的堕落路途。
haohao88 发表评论于
美国有言论自由?试试反犹看看
在南方 发表评论于
既然是读英文原著,最好是用英文写出书名和作者,To Kill a Mockingbird by Harper Lee, 请注意这本书有不同的中译名
世事轮回 发表评论于
Oxford Union 有一个小男孩对阵 Kirk 辩论还是挺有意思的。上好大学的聪明白人男孩 还是比小学校辍学的偏执白男更有魅力
格利 发表评论于
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存在的意义和重要性在于打破美国大学“一言堂”和“政治正确”的唯一性,让大学真正成为自由思辨的平台和能够自由产生无数思想的源泉。
smithmaella 发表评论于
据说是他代表的保守阵营清除了他。
modems 发表评论于
这个查理连大学都没上,反乌克兰,反中,无条件堕胎,无条件持枪自由,他被他支持的无条件持枪自由杀死!他的愚蠢理念要了他的命
mayflower98 发表评论于
“ 我希望在这件事以后,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言论自由的光辉照亮这个世界每一个角落。”
说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