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酷原创

雅酷原创 名博

石平为何令中共如此恐慌?

雅酷原创 (2025-09-11 14:23:59) 评论 (6)
9月初,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罕见点名批评日本国会议员——石平,称之为彻头彻尾的反华分子,理由是抹黑中国、参拜靖国神社、效忠日本右翼,宣布对石平采取反制措施。北京对一个已经入籍日本20多年的华裔议员,表现出了失态的愤怒。石平是谁?他到底做了什么,令中国如此恐慌?大动干戈?

石平,1962年生于四川,青年时代正值中国的思想解冻与再封闭交替的年代。他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师从著名学者李泽厚,主攻西方哲学与文化思潮。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知识界经历了短暂的思想热潮,也经历了血腥的政治清算。石平就是在那个节点上,逐渐对体制彻底失望。

1990年代,他赴日本留学,进入东京大学研究西方哲学与政治思想。原本只是学术追求,却在异国逐渐生根。石平看到日本社会的民主制度、言论自由与个人尊严,与中国的专制与封闭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照,让他逐渐走向与中国决裂的道路。2007年,石平正式加入日本国籍,成为日本公民。

入籍日本后,石平很快成为日媒熟悉的评论员。他在电视、报纸、网络上频繁发声,剖析中国的体制问题,批评中共的专制与腐败。他的日语流利、逻辑清晰,加上中国出身的特殊身份,让他在日本舆论场极具辨识度。

2022年,石平加入日本保守政党,自民党的一个派系推举他参选。2023年,他成功当选日本参议院议员,成为在日华裔政治人物中的一个标志性人物。他的当选,本质上与日本社会对中国的警惕心增强密切相关。日本选民需要一个了解中国的日本人,石平正好符合这一角色。有人讽刺他吃日本饭砸中国锅,但换一个角度看:一个已经归化日本的公民,维护日本利益,不仅合理,而且是他的职责所在。否则,他才算是对选民失职。

石平与中国的矛盾,不是政见分歧,而是彻底决裂。他直言:中共体制根本无法改革,民主化的希望渺茫;中共通过民族主义绑架中国人,把爱国当作压制异议的武器。他还批评中国在南海、台海问题上的扩张姿态,认为这是对周边安全的威胁。

此外,他数次参拜靖国神社,更被中国舆论抓住不放。对北京来说,这是一种原罪。但从日本政治的语境看,参拜靖国神社是部分保守派议员的惯常动作,并非个别行为。石平的选择,是在日本政坛站稳脚跟的方式之一。在外交部的表述中,石平向敌对势力纳投名状,成了叛徒。这种用词,带有极强的情绪化色彩,不像严肃的外交辞令,更像是家长里短的辱骂。

为什么北京要如此大动干戈?首先,石平击中了中共的痛处。他来自中国,深知体制运作逻辑。他的批评,不是外部学者的臆测,而是内部出身者的揭伤疤。这类声音最让北京难堪。

其次,北京要杀鸡给猴看。对那些在中国出生、后来移民他国的知识分子或政客,这是一个警告:你们永远不要想着批评中国,否则随时可能被点名、被制裁。北京要制造一种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鬼的威慑氛围。

最后,这是民族主义宣传的需要。中共在国内塑造受害者叙事,需要反华分子的符号。石平恰好扮演了这个靶子。批评他,不仅能转移国内矛盾,还能制造团结对外的假象。

如果站在中国民族主义者的角度,石平是背叛者。但如果站在人类普世价值的角度,他的选择无可厚非。他已经是日本公民,他的第一身份是日本人。他在日本参政议政,为日本利益发声,完全合理。如果一个日本议员跑去替中国说话,那才是真正的荒唐

即使有人认为石平的言论过激、立场偏颇,那也应被视为个人选择。在民主社会,言论自由保障了他发表观点的权利。一个国家可以反驳、批评,但不应以带有威胁恐吓的手段,来对付一名他国议员。

中国对石平的点名,结果可能事与愿违。一方面,它让石平在日本政治舞台更有名气。原本,他只是一名普通政客,很多人本不认识他,如今却因中国大动肝火而一夜爆红,受到全球关注。这等于帮他加冕,使他在反中议题上更有代表性,更具普世价值

另一方面,它让外界更清楚地看到中共的逻辑:不是基于事实辩论,而是动辄贴标签、辱骂乃至威胁。这种做法,在民主国家舆论场中,只会引起反感。对外,它损害中国的形象;对内,它让中国人更加不敢公开讨论类似问题。长远看,这种泼妇骂街式的外交辞令,不但没有吓倒背叛者,反而使更多人怀疑:为什么一个政权如此害怕一个小小的议员?

中国为何对他大动干戈?不是因为石平的力量有多大,而是因为他的存在,戳破了一个专制政权最忌讳的痛点:人们可以离开中国、批评中国、在别国立足而且活得很好。这才是真正让北京坐卧不安的地方。中国的制裁,既无实效,显得恼羞成怒,完全是自损形象的举动。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北京想要垄断叙事权,想要绑架所有出生在中国的人,永远不许背叛祖国。这种霸道与无赖,只会让世界看清:真正心虚的,不是石平,而是那个对自由如此恐惧的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