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无缘成为一位伟大的画家,希特勒对艺术的喜好未变。一战结束后,希特勒就开始收藏艺术品。他在1938 年将奥地利并入德意志帝国版图,存放在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中数以千计的艺术收藏品落入了纳粹手中;二战中纳粹还抢夺了欧州各国无数艺术品,为此希特勒曾筹划在自己的家乡林茨新建一座博物馆,将所有这些艺术品都存放其中,并将其打造成为欧洲最大的文化艺术中心。按照计划,这座博物馆本应在1950年竣工,然而随着纳粹的败北,这个计划最终成为泡影。
尽管希特勒战败自杀,但他流落在世的不少画作仍然被各种收藏者保存。2009年,一家奥地利的拍卖行以12万美元的价格售出了15幅希特勒画作;一位匿名的中国商人则在2014年以10万欧元的价格买下了希特特的一幅画作。我从网上下载了几幅希特勒的画作,尽管无缘“伟大的画家”,但作为类似明信片的作品,还是像样的。



无独有偶,1827年,14岁的广东农民洪秀全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此后一直坚持了八年,遗憾的是始终应试不第。但他并不因此放弃科举梦想,甚至在起义之初立下誓言:有朝一日,他要亲自开科取士。在太平军攻下第一个州城福建永安时,洪秀全即宣布开科取士,当场录取 40 余人。此后的太平天国共举行二十多场科举考试,产生了22位状元,甚至还有一位女状元。洪秀全从求一秀才不可得,到自行开科取士, 极大地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 历史学家们对此提出的问题是,如果洪秀全当年被被纳入“体制内“, 中国的历史是否会改写?历史当然不能假设,这又是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问题了。
注:部分照片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