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之道(2)-- 孩子,你长大了吗?

Oasisflying (2025-08-18 06:21:54) 评论 (0)

亲子关系有太多东西可写,我就结合我的个人心得及诊疗心得,聊聊自己的感悟。虽说我是心理工作者,也和青少年和家庭打过多年交道,更多的是入户的重症患者,或是重度家庭纠纷者,但依旧不代表说,我说的都是对的,这里纯属交流。我写这些系列,不是要获得存在感。我说过,自卑感和优越感这种东西,我从来都是谨慎的。如果它来拜访我,我是会用心反思自己的。我也压根不会掉书袋,我更喜欢,大白话说大实话,表达的都是我的真实感受。

如今我有了私人诊所,客户面更是广泛,包括年轻的成年人,还有濒临退休或是已退休的人。他们大大丰富了我对生命的感知,对他们,我是心怀感恩的。感谢他们愿意对我敞开心扉,而我也是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

亲子关系,我最想讲的是什么呢?首先一定是青春期的亲子关系,因为实在是太难了。当我看到为人父母,在我面前泪如雨下的时候,我的泪水也是流着心里,甚至打转眼圈里。可实话说,有些父母实在是偏执的,好难好难啊。

我之前入户诊疗的经历,获得过各层面非常之多的肯定。我的更高一级主管告诉我,我的产能,是她从业十多年来,从未见过的水准。但我同样有被扫地出门的经历,即,同样是我,有的孩子和家庭获得巨大改变,而有的我是无能为力。我对为人父母说,你们才是最好的药方,不是我。如果你愿意尝试新方法,继而获得成功,只能说明,你对孩子的爱,让你愿意谦卑下来。

今天我想优先落笔到,孩子为什么会长不大。我的客户中,也有三十岁、四十岁的,或成年或单身年轻人。我分明看到了,他们虽然已成年,但 part of them, 滞留在青春期阶段,没有获得完全的发育。体现在,他们不清楚自己是谁,不清楚自己要什么,不清楚他们理想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他们很难自己做决定,他们要么无法进入婚姻生活,要么,一想到一个人生活,就害怕得要命。等等。

这些在我眼里,多半都是没有长大的标志之一二,而这些,也是青春期的主要任务。但我们为人父母,因为自己过往的经历,或是我们所处的文化,或国度或家族,太多的恐惧和焦虑。有些父母,自己跌跌撞撞,闯出一条成功之路,但就是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也能如是长大。或是,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吃自己曾经吃过的苦,等等。造成这样的结果,也不仅仅是家庭,学校和周边环境也是有“功劳”的。

我总是对为人父母说,孩子是通过犯错而成长的,every mistake is progress。如果什么都需要符合你的期望和教导,亦步亦趋,这样的孩子是长不大的。因为他/她从来没有活过自己,从来是父母的乖孩子。一旦脱离了轨道,很多时候会举足无措。这样的人,也就是我常说的,心智没有成熟。 哪怕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心理层面,甚至情感层面,是被催熟的,经不起风吹雨打的。

联想起我自己的成长,我的童年谈不上多幸福。我的青春期,的确是自己跌跌撞撞走过来的。我高一时候,父亲被诊断重症,妈妈“背起他”四处求医。我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都是自作主张长大的,包括大学的选择,等等。如今看来,我要感谢命运和我的父母,让我很小就有锻炼的机会。但又不能太小哦!这个我以后会写。太小孩子承担责任,焦虑或会伴其一生。

同样佐证的案例,是我的老大。童年的他,也不敢说幸运,一定是我的问题。但青春期的他,歪打正着,我给了他二次成长的机会。看他如今的模样,我是很欣慰的。他说,他真的比很多人都幸运,我说,你要感谢你自己,当然,还有你的爱人。

我的小儿,我几乎完全实践了我的感悟。高中后几乎不再参与他的决定。如今的他,不要令我太放心!我常在朋友圈分享,我对小儿的未来,充满信心!不为他上了什么学校,而为他敢于事事自己决定,心态笃定不纠结。

这个话题同样很大,篇幅和时间所限,以后有机会慢慢细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