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脱口而出:学画画只是借口,我根本不在乎你和弟弟在儿童班学了什么,我只想轻松自在逛美术馆。
奶茶妹看我的表情一言难尽,她还想说什么,我赶紧反击:你和弟弟天天爬篱笆去格林家,找他家的姐弟玩,我以为你们玩啥呢,结果你们是去蹭他家的有线电视(Cable TV)。
奶茶妹今天是不肯罢休了,她回道:那还不是因为你不肯装有线电视,我和弟弟都不知道朋友们看的热门电视剧,每次他们讨论的热火朝天,我们在一边一点也插不上话。
嘿嘿,我怎么忘了。
我当年对电视剧的parents control 非常原始,就是不装有线电视,小孩除了接受公共电视PBS或爸妈买的VHS、DVD,没有其他选择。记得他们还很小的时候最常看的有一系列关于恐龙的动画片《The Land Before Time》,是质量很好的一个系列,姐弟两反覆看了许多次。

奶茶妹第一天上幼儿园,就成了老师的小跟班。那是一个蒙特梭利幼儿园,蒙特梭利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让不同年龄的小孩一起学习,就好像家里的兄弟姐妹一样。这个观念在我有了老二之后特别能理解,弟弟模仿姐姐,从翻身、爬行、坐正到走路,每一个里程似乎都比老大快一些。当奶茶妹开始上幼儿园,她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她从萝拉哪里养成了对身边大人的信任,所以她直觉地依赖老师。
当我下班后去接她,老师拉着我,很兴奋的说:我当了十几年的幼教师,还没有碰过一个学生第一天就问我,知不知道恐龙是怎么绝迹的?没等我回答,你女儿就告诉我,是因为陨石(astroids)。
看老师那么兴奋,我没好意思戳穿她的美梦,以为自己捡了一个天才儿童。其实奶茶妹只是恐龙动画片看多了。
后来不管奶茶妹做什么,老师总是带着玫瑰色的眼光看着她,赞赏不已。
难怪都说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又有一次,老师拿着一张奶茶妹画的「星空」,献宝式的跟我说:你知道你女儿是怎么跟我解释宇宙星系的产生?
老师根本不等我反应,接着又说:是天外飞来一拳,打在宇宙身上,宇宙就吐出许多星星来。
这我就有点意外了。奶茶妹从哪学来的?
蒙特梭利的教学强调动手,利用串珠子教小孩学乘法。例如2×1,把两个珠子串成一串,2×1只需要一串,有两个;2×2,是两串,总共四个。依此类推。
老师设计了一本小册子,让小孩把算出来的数填上去。
第一页是
1×1=
1×2=
…
1×12=
第二页是
2×1=
2×2=
…
2×12=
依序,最后一页就是
12×1=
12×2=
…
12×12=
兔崽子的速度总是特别快,用别人不到一半的时间就完成了,然后开始玩自己喜欢的玩具。老师心里纳闷,下一次就特别注意兔崽子是怎么做到的。
然后就是下班时候,抓着我抱怨,你儿子逼得我,把用了十几年的教学方案改了。
原来兔崽子看出了小册子的蹊跷,基本上就是这么一个表格。

所以他算一次,竖的横的都可以填,当然只用了不到一半的时间。
老师后来一直对这两个小孩念念不忘,每年都会写卡片寒暄几句。
兔崽子自己也非常感叹,他五岁的时候就已经爬上了人生的巅峰,然后就开始走下坡。
可怜的孩子。小时了了。 。 。

(图片来源 网路)
(发现自己是写凡尔赛文的好手,几个月前的这一篇老实交待过了《倒垃圾,晒幸福与写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