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flower98

mayflower98 名博

羡慕城里的人

mayflower98 (2025-08-19 08:11:37) 评论 (9)
         平生第一次住旅店,我心虚地掏出自己的身份证明,上面详细的农村地址让我在人前抬不起头。那时候的乡下是非常贫穷和落后,那时候的我最渴望的是自己的身份证上登记的住所是某市某街某巷,而不是某县某公社和某村。幸好住在招待所的人包括前台服务员都是色湖农场的人,不用太担心被人看不起和听不懂自己的土话。

          我被安排住在招待所的三楼,四人住的客房里面已经住着两位中年妇女,她们都是从色湖农场来省城出差的。我对招待所里的一切都感到无比新奇,只是洗澡时茅塞到不知如何使用热水器,又不好意思问人,鼓捣了半天才搞明白。

          当时正是七月的上旬,因为长年下地干农活,我的皮肤呈小麦色,与城里人的白皮肤形成鲜明对比,一眼就能看出我是乡下来的村姑。还有自己那土得掉渣的口音,搭配着身上穿着乡下土裁缝做的衣服,以及满是老茧的双手,这一切总是让我在城里抬不起头,感觉自己从头到脚就是土得掉渣的乡巴佬,其实人家城里人什么都没说,是我自己想不开的先气短了。虽然手上长茧子并不丢人,父亲曾说过:如果一个人手上有茧子,就知道他是个勤劳的人。 

          除了对自己的身份和肤色感到很自卑,我还担心出门逛街走丢了,于是站在招待所的门口看路人。后来发现根本就没人注意我,也没人管我,胆子便开始渐惭地大起来。

          周叔他们都出去了,也没人告诉我他们到底去哪里?我在招待所里的吃住都不用掏钱,妈妈悄悄地塞给我的零花钱老在口袋里怂恿着我:“ 城里这么多的好东西,把钱花出去呀!把钱花出去呀!” 哎哟!连乡下来的零花钱都想留在城里哩。

          我用心记住了招待所的门牌号码,以及附近建筑物的外表,小心翼翼地从小巷子里走到大街上的人行道边上,兴奋地看着眼前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果然是见到大世面了。然后我又东张西望地顺着繁华的街边往前走,沿途经过无数的店铺。有时候我站在繁华的街口,好奇地探头望着路边幽深古老的小巷,感觉自己像是站在古城近五十年的时光隧道里。

         大城市的车辆多,商场多,人更多,我担心走错一个路口会被迫城市一日游,因此边走边记住路边醒目的建筑物,或者是有特色的商户招牌。街道很宽,但还是有很多的车辆首尾相连的挤在一起,街上的游人摩肩擦踵的。为防止小偷,我将肩上背着小挎包牢牢地攥在手里,手心都握出了汗。

          商店里堆成小山似的五花八门的商品看得我眼花缭乱,眼睛忙到不知道该先看哪一个好。再看那些买东西的城里人,他们的口袋里好像装着永远也花不完的钱。

          小时候附近色湖农场的总场部,在我的眼里就是人间最热闹和最繁华的地方。住在场部的人,特别是年轻的姑娘们一个个长得白白胖胖的,不用戴着草帽和挽起裤腿下地干活,她们家里的人天天拿钱买米买菜和买大鱼大肉吃,附近还有图书馆和电影院,那时让我看了非常的羡慕。

          后来父亲带我去江州,我便以为是见了大世面了。惊叹城里的人住在洋房里,逛宽敞明亮的大商场,进美味的大饭店吃饭,看上去比农场部的人还要幸福,我的心里更是羡慕得不得了。

          再后来我去外省投奔玲姑,实指望在玲姑的帮助下在城里找到出路。那时候的我经过省城时那有心思看周围的风景啊?只顾着慌慌张张地埋头赶路。去了外省的城市都不知道闹市怎么个闹法,也没有人带我去逛街,匆匆忙忙地赶过去又稀里糊涂地赶回家。

          如今当我再次双脚踏上省城宽敞的大马路,睁大眼睛看到世界真的很大,大到我无法想象原来有这么多的人生活在幸福的环境中。此时此刻的我才知道自己有多么的井蛙,才知道现代文明离我们村是何等的遥远,就是大街边卖冰棍儿的小贩都让我羡慕。

          乡下人是真苦啊!烈日曝晒下站在水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插秧,在凄风苦雨中耕田耙地,在炎热的盛夏里弯腰曲背地割谷,在阵阵秋风中捡棉花,手背被棉壳划破无数条血痕……。只有种过地的人才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

           城里人看上去是多么地幸福,长得白白净净的女店员坐在店铺里数着钱,吊在天花板上的电风扇呼呼地吹,而且城里人在周末都不用上班。特别是城里那些打扮得漂漂亮亮地逛街的姑娘们,个个都像仙女似的步伐轻快地在街头漫步。

           满街的红男绿女看上去都是那么的又漂亮又自信,再低头看看我自己:绑着两根齐腰的长辫子,又不施脂粉,身上穿着做工粗糙的廉价衣服,脚下半新的白色塑料凉鞋空前绝后的土气,开口说话让城里人皱眉头和翻白眼。这样那样的一比较,我便自觉地侧身靠墙边走,免得挡了城里人的路和讨人嫌。

          当我走到街道尽头的十字路口,看到路边有个很大的广告牌,红通通的很刺眼,仔细端详了一下才看清是电影 “ 红高粱 ”的广告牌 。那时候的我刚从闭塞的乡村里出来,没看过也没有听说过电影红高粱的故事,只是觉得红高粱长得不如向日葵好看,味道也不如米饭好吃,总之难看又难吃。

          扑面而来的高楼大厦气势磅礴,宽敞的汉阳大道上无数辆车象漏网之鱼一样飞驰而过。过马路的红灯亮了,司机们小心翼翼地在十字路口互相试探着往前行,车流缓慢而杂乱。那些行人无视红灯,成群结队地横穿过马路,让人看得提心吊胆。

          城里的繁华使得我的眼睛不够使,也不敢冒险继续往前走。人家城里人不嫌我穷酸,我也就不嫌它车多人多,只是担心走错了方向会迷路,于是往回走。不过我是从对面的人行道往回走,因为那边的时装店里漂亮的裙子吸引了我。兴冲冲地进去后,我才发现那些漂亮的时装贵得跟镶了金边似的,一件衣服的价格能买条牛。

          虽然我的口袋浅,钱包瘪,但我却有花不完的时间,就像老鼠掉进了米缸里似的,我好奇地在沿街每家店铺里都逛了一圈。商店里有卖的确良花布和丝巾的、有卖本地特产的点心和糖果、还有卖玩具的等等。

          后来我在一家时装店里又看上了一件乳白色带花纹漂亮的短袖连衣裙,一条同色的腰带。我首先看了一眼连衣裙的价格,这回没有被吓跑,因为手里有爹妈给的零花钱足够壮胆。

          我小心地将衣架上的连衣裙放在胸前比划了一下,那个时候的我都不知道店里可以试穿衣服,更不知道有些时装店可以讨价还价,我只是担心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家乡话说出来让城里人看不起。因此人家说连衣裙子是多少,我就一分钱也不少地交上去。

          在店员的示意下我到收款台付钱,收款员撕下一张发票交给我,另一张发票则夹在离地近二米高铁丝上的活动夹子里,店员用手一推,夹子就 “ 嗖 ” 地一声滑过去了。那边的店员收到发票后将连衣裙递给我。这一番操作简直把我这乡巴佬看呆了,城里的人好聪明啊。

          我满心欢喜地拿着新衣服往回走,一路上看什么都觉得顺眼。回到旅店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换上连衣裙,简直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心里的那个美呀高兴得半天合不拢嘴,这是我第一次在商店里买衣服,有钱真好啊。

         俗话说:人要衣装,佛要金装 。出门在外的我切身地感受到与陌生人打交道时,他们大多数是先敬罗衫后敬人。

          陌生的省城没有人认识我,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人给我脸色看,更没有人给我气受。每天起床后我要做的事吃喝玩乐,连碗都不用洗。出门逛街,街头巷尾到处都传来震耳欲聋地男人的吼声: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哇!

         往前呀走,莫回呀头……  

         还有港台情意缠绵的情歌,歌词唱到人的心里面去了,我的耳朵都忙不过来。省城的繁华景象令我过目难忘,从此在心里面埋下了想做城里人的种子。

(待续)

上集:

说不出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