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从福州来温哥华与儿子小住一个月,几位老友安排了一些小众景点,轮流陪他四处打卡。一位老友在菲沙河谷区域的米逊市(Mission)拥有一个简易的度假屋,建议我们周日去那里消暑。
说来惭愧,我在温哥华定居了二十多年,却从未踏足风景优美的米逊市。那里的人口密度不高,森林广布湖泊众多, 蛮适合我这个喜欢到大自然里寻访各种植物的“花仙子”的。
七月中的某个周日上午,我到北素里与朋友汇合,然后同驾一部车前往米逊市的湖边度假营地区。离目的地只有两三百米时,坐在副驾驶位的我眼前一亮,瞥见了路边的小池子里的一片金黄。那是什么花呢?难道是黄色的睡莲?
下车后,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往回跑,来到了池子边。这一小方池不足二十平方米,紧挨着某户度假屋,应该是人工开凿的,在近处定睛一瞧,里面只长了一种植物 – 荇菜(yellow floating heart,学名Nymphoides peltata)。心形浮叶似莲,田田地贴在水面上。花梗高出水面些许,顶端开着一朵金黄色的五瓣花,形似菜园里的胡瓜花。花儿多不胜数,在阳光下的照射下金灿灿明晃晃的,把一池静水都染成了温暖的颜色。
(水池里的荇菜)
本地人喜欢在水池里种睡莲,我是头一次见到满池子的荇菜的,不禁有些纳闷:难道这家的主人是《诗经》迷?《诗经》的开篇就提到了水波里优雅荡漾的“荇菜”,窈窕淑女“左右采之”、“左右芼之”,岸边的王公贵胄怦然心动,以琴瑟和钟鼓传达爱意。这是中国古诗里的第一朵高雅的爱情花,也是国字第一号蔬菜。
荇菜为何式微,甚至到了湮没无闻的地步了呢?我想,一是因为产量有限,难以大规模种植,二是因为口感确实一般般,逐渐被其他更美味的蔬菜所取代。
在池边徜徉了半小时后,我回到了老友的那个度假屋。确切地说,老友夫妇只是买了一间面积只有几平方米的储藏室,然后把自家的房车长期停在储藏室边的空地上作为度假用途。这一带最奢侈的度假屋全都沿着哈兹克湖(Hatzic Lake)而建,湖水很浅,适合游泳和泛舟。
温哥华的夏天日照很长,晚上九点才开始天黑,非常适合户外活动。傍晚六七点钟,趁着暑气渐渐消去,我们将小船抬到岸边,又放置水中。我再一次见到了水面上漂浮的一小片荇菜,花朵呈半闭合状。沿岸的草丛里散落着几株花蔺(flowering rush, Butomus umbellatus),茎干似水葱,绿叶长而窄,顶端生着伞形花序,每朵花由三片浅粉花瓣和三片深粉萼片组成,非常吸睛。
(傍晚湖里的荇菜)
(湖岸边的花蔺)
朋友们没有一个识得荇菜的,听到我的介绍后,都兴致勃勃地吟诵起《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天空湛蓝,两岸绿树葱茏,我们的小舟轻轻划过湖面,水纹缓缓漾开,好一派悠然自得。此时此刻,想不风雅都难!
快乐的时光总是走得太急,不知不觉中天色已微黑,我们驱车返回温哥华,在最后一抹夕照中作别白日里见到的那一池荇菜。池子里所有的荇菜花都闭合了,每一朵花从盛开到凋谢只有短短的一天,匆匆,太匆匆,令人叹息。也许爱情就该是如此热烈与短暂的,来时汹涌意乱情迷,激情退去能过留下来的,便是真爱了。
回到家查找荇菜与花蔺的资料,发现这两种原产于欧亚大陆的植物被引入北美后都成了让人头疼的入侵物种。在BC省,花蔺仅分布于米逊附近的哈兹克湖和素里市某处。哈兹克湖水温适宜,本地农田里的化肥注入其支流,造成了花蔺入侵和藻华问题。米逊度假营地里的荇菜和花蔺,应该都不是人工特地种植的,迟早要被专业人员清除掉。
虽然在本地不受待见,荇菜花开还是让异乡的游子感受到了古人对生活的热爱。他们通过水边的植物把爱情升华成一种仪式感,与自然同呼吸,与鸟类和鸣。在文坛上从辉煌灿烂跌落为默默无闻的荇菜,今番不期而遇,依然能唤醒对久远的水边爱情的憧憬。
古代的第一朵爱情花
南小鹿 (2025-08-12 22:20:49) 评论 (1)朋友从福州来温哥华与儿子小住一个月,几位老友安排了一些小众景点,轮流陪他四处打卡。一位老友在菲沙河谷区域的米逊市(Mission)拥有一个简易的度假屋,建议我们周日去那里消暑。
说来惭愧,我在温哥华定居了二十多年,却从未踏足风景优美的米逊市。那里的人口密度不高,森林广布湖泊众多, 蛮适合我这个喜欢到大自然里寻访各种植物的“花仙子”的。
七月中的某个周日上午,我到北素里与朋友汇合,然后同驾一部车前往米逊市的湖边度假营地区。离目的地只有两三百米时,坐在副驾驶位的我眼前一亮,瞥见了路边的小池子里的一片金黄。那是什么花呢?难道是黄色的睡莲?
下车后,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往回跑,来到了池子边。这一小方池不足二十平方米,紧挨着某户度假屋,应该是人工开凿的,在近处定睛一瞧,里面只长了一种植物 – 荇菜(yellow floating heart,学名Nymphoides peltata)。心形浮叶似莲,田田地贴在水面上。花梗高出水面些许,顶端开着一朵金黄色的五瓣花,形似菜园里的胡瓜花。花儿多不胜数,在阳光下的照射下金灿灿明晃晃的,把一池静水都染成了温暖的颜色。
(水池里的荇菜)
本地人喜欢在水池里种睡莲,我是头一次见到满池子的荇菜的,不禁有些纳闷:难道这家的主人是《诗经》迷?《诗经》的开篇就提到了水波里优雅荡漾的“荇菜”,窈窕淑女“左右采之”、“左右芼之”,岸边的王公贵胄怦然心动,以琴瑟和钟鼓传达爱意。这是中国古诗里的第一朵高雅的爱情花,也是国字第一号蔬菜。
荇菜为何式微,甚至到了湮没无闻的地步了呢?我想,一是因为产量有限,难以大规模种植,二是因为口感确实一般般,逐渐被其他更美味的蔬菜所取代。
在池边徜徉了半小时后,我回到了老友的那个度假屋。确切地说,老友夫妇只是买了一间面积只有几平方米的储藏室,然后把自家的房车长期停在储藏室边的空地上作为度假用途。这一带最奢侈的度假屋全都沿着哈兹克湖(Hatzic Lake)而建,湖水很浅,适合游泳和泛舟。
温哥华的夏天日照很长,晚上九点才开始天黑,非常适合户外活动。傍晚六七点钟,趁着暑气渐渐消去,我们将小船抬到岸边,又放置水中。我再一次见到了水面上漂浮的一小片荇菜,花朵呈半闭合状。沿岸的草丛里散落着几株花蔺(flowering rush, Butomus umbellatus),茎干似水葱,绿叶长而窄,顶端生着伞形花序,每朵花由三片浅粉花瓣和三片深粉萼片组成,非常吸睛。
(傍晚湖里的荇菜)
(湖岸边的花蔺)
朋友们没有一个识得荇菜的,听到我的介绍后,都兴致勃勃地吟诵起《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天空湛蓝,两岸绿树葱茏,我们的小舟轻轻划过湖面,水纹缓缓漾开,好一派悠然自得。此时此刻,想不风雅都难!
快乐的时光总是走得太急,不知不觉中天色已微黑,我们驱车返回温哥华,在最后一抹夕照中作别白日里见到的那一池荇菜。池子里所有的荇菜花都闭合了,每一朵花从盛开到凋谢只有短短的一天,匆匆,太匆匆,令人叹息。也许爱情就该是如此热烈与短暂的,来时汹涌意乱情迷,激情退去能过留下来的,便是真爱了。
回到家查找荇菜与花蔺的资料,发现这两种原产于欧亚大陆的植物被引入北美后都成了让人头疼的入侵物种。在BC省,花蔺仅分布于米逊附近的哈兹克湖和素里市某处。哈兹克湖水温适宜,本地农田里的化肥注入其支流,造成了花蔺入侵和藻华问题。米逊度假营地里的荇菜和花蔺,应该都不是人工特地种植的,迟早要被专业人员清除掉。
虽然在本地不受待见,荇菜花开还是让异乡的游子感受到了古人对生活的热爱。他们通过水边的植物把爱情升华成一种仪式感,与自然同呼吸,与鸟类和鸣。在文坛上从辉煌灿烂跌落为默默无闻的荇菜,今番不期而遇,依然能唤醒对久远的水边爱情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