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北齐北周的生死博弈和残酷杀戮的政权更替(一百二十四)

玉米穗 (2025-08-22 07:58:52) 评论 (0)

  己丑日(十七日),周主到方丘祭祀。下诏说:“路寝,会义,崇信,含仁,云和,思齐诸殿,都是晋国公宇文护专政时代所建,营造极尽奢侈壮丽,规模逾越清庙,全可拆除。拆后砖瓦木料等,赐予贫民。今后建筑,务必遵从简朴原则。”后,又下诏说:“晋阳,邺都的所有堂殿,凡过于奢侈华丽的,一概比照长安宫殿办法处理。

   八月壬寅日(初二),周主将朝臣议定的度量衡,颁布四方,作为天下计量的统一标准。

   陈朝陈宣帝听说周师灭亡齐国的消息,想与周朝争夺徐,兖二州,下诏命令南兖州刺史吴明彻都督诸军北伐,命令吴明彻的世子吴惠觉代替其父摄行南兖州事。吴明彻大军抵达吕梁,周朝徐州总管梁士彦率兵抵御,戊午日(十九日),吴明彻打败了梁士彦军,梁士彦据城防守,吴明彻包围了吕梁城。

   周人诬告温公高纬与宜川刺史穆提婆串通谋反,周主下令将高纬及其宗族全都赐死。齐宗族很多人都自陈没有造反,只有高延宗卷袖饮泣不语,因他明知此为周主借故诛灭亡齐高氏宗族,说什么都是白说。周人用椒塞高氏众人之口,把他们活活呛死。只有高纬的弟弟高仁英因为是傻子;高仁雅因为是哑巴,得以免除一死,被迁徙到四川。其余高氏亲戚没有被杀戮的,统统被分散发配到长安以西遥远之地,后来都死在边疆。

   周主把高湝的妻子卢氏赐给部将斛斯徵。卢氏蓬头垢面不梳理打扮,长斋,不苟言笑,斛斯徵觉得无趣,将她放出去做了尼姑。齐皇后,贵妃则因为贫穷,沦落到以卖烛为生。

   周主宇文邕生性节俭,常身着布袍,盖布被,后宫嫔妃不过十余人;每行军打仗,亲自在行伍之中,跋山涉水,能够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辛苦;抚慰将士厚施恩情,而且明察秋毫,杀伐果断,用法严峻。所以将士们感怀他的恩德,畏惧他的威严,都乐意为他出生入死效命疆场。

   北齐营州刺史高宝宁在北齐灭亡之后向范阳王高绍义上表劝他登基称帝。高绍义是文宣帝高洋的儿子,北齐灭亡后他奔逃到突厥,突厥佗钵可汗认为高洋是英雄天子,因而厚待高绍义,把北齐被灭后陆续逃到北边的士卒难民等都拨给高绍义统管,高宝宁力推高绍义称帝,突厥乐观其成,于是高绍义在突厥地方即位为皇帝,改年号为武平元年,任命高宝宁为丞相。突厥佗钵可汗举兵援助他。

   578年,二月,吴明彻围攻周彭城,环列舟舰于城下,攻势猛烈。周将王轨奉周主宇文邕命令率兵驰援,一路疾行占据了淮口,在那里竖立栅栏结成长围,用铁锁贯穿车轮数百个,沉入清水,以阻断陈军舰船的归路。陈军见状,惶恐不安。谯州刺史萧摩诃向吴明彻建议说:“听闻王轨开始封锁下游,在河两旁建筑城垒,现在尚未完成,公若乘此时机派我出击,对方必不敢抗拒。水路不被阻断,敌方气势尚未形成;如果坐等对方城垒筑成,那么我们必将成为俘虏了。”吴明彻抚髯笑说:“驰马拔旗冲阵,是将军分内之事;运筹帷幄深谋远虑,则是老夫的事情。”萧摩诃听了失色而退。不足十天,下游水路终被阻断。

   周援军不断赶到,吴明彻手下诸将提议破堰泻水,用船载马退兵,马军主将裴子烈反对说:“若破堰下船,船只必会搁浅倾倒,不如派遣马军突围先出。”此时正逢吴明彻苦于背疾发作,萧摩诃又再次向他请求说:“如今求战不得,进退无路。若悄然突围退军,并不耻辱。愿主公统帅步卒,乘马车徐行而退,摩诃我率铁骑数千驱驰前后,必当使主公安然回抵健康。”吴明彻说:“弟出此策,确是好计。然而步军既多,我又身为总督,必须身居其后,率军同行。弟马军应迅速在前行进,不宜迟缓。”萧摩诃于是率领马军连夜突围而走。甲子日(二十七日),吴明彻决开堤堰,乘水势启航退军,期望能够顺水进入淮河,然而船到清口,水势逐渐减弱,舟舰被周军沉入水中的铁锁车轮阻挡住,无法通过。周将王轨引兵围攻,陈军崩溃。吴明彻被周军擒获,将士三万人连同器械辎重都被周军俘获。萧摩诃率精骑兵八十名居前突围,骑兵大队人马跟随在后,到了天明,抵达淮水南岸,与将军任忠,周罗睺二人独能全军得还。

   当初,陈宣帝谋取彭城,卞水之地时候,曾经问五兵尚书毛喜是否可行,毛喜说:“淮南之地刚攻取下来,边民尚未归心。周吞并齐国,国势膨胀,我朝一时难与之争锋。况且舍弃善长的舟舰水战,到车马驰骋的平地作战,这是去长就短,对我们江东人而言是不适宜的。所以愚臣以为不如安民保境,停息战争,结好周国,这才是长久之计。”等到吴明彻兵败被俘,陈宣帝对毛喜说:“卿先前所说如今全都应验了。”当初因为进谏反对陈宣帝出兵北伐而被免除官职削去爵位的中书舍人蔡景历也被陈宣帝召回,重新任命为征南咨议参军。

   周主宇文邕封被俘的吴明彻为怀德公,位为大将军。但吴明彻忧郁愤懑,两年后在长安郁闷死去。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