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中国,侵华日军的投降还在渐次进行。、17日,冈村宁次复电蒋介石,派侵华日本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等,于18日乘飞机至杭州候命飞玉山。由于玉山机场跑道被雨水损坏,当日,蒋介石电告冈村宁次,洽降地改为湖南芷江,
中国方面的代表是何应钦。
8月20日,何应钦率中国陆军参谋长萧毅肃等随员及其他人员,由重庆飞抵芷江。同日,从昆明和全国各地到达芷江的各方面军的司令官有:第一方面军卢汉、第二方面军张发奎、第三方面军汤恩伯、第四方面军王耀武、昆明防守司令部司令杜聿明及第三方面军副司令郑洞国、张雪中等。
瞧瞧这些人名:王耀武、杜聿明、郑洞国,抗战名将啊,折戟内战。。。。
1945年8月20日晚,何应钦在芷江召开军政要员会议,宣布:“从现开始,这里是陆军前进总部,陆军总部奉命办理全国受降事宜。具体内容是:
一、 准备接待日军侵华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投降代表;
二、 规定中国各战区军事长官受降接管有关事项,迅速将部队运往各沦陷区;
三、 成立南京前进总指挥所;
四、 迅速空运部队至上海南京,接受日军占领区;
五、 二十一日举行投降仪式,考虑军衔对等原则,派萧毅肃参谋长主持,陈应壮少将改佩少校军衔负责接待日本降使。”
1945年8月21日,冈村宁次派遣副参谋长今井武夫一行8人,乘日本飞机自汉口起飞,在盟军飞机监护下由汉口飞抵湖南芷江。并通知洽降使节于21日到达芷江,需1945年8月21日11时,日本乞降使节今井武夫等一行8人乘机自汉口到达芷江。下午,中国战区日军洽降会议正式举行。按照中方要求,随带中国大陆台湾及北纬16度以北越南地区所有日军之战斗序列、兵力位置等表册,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
23日,中国谈判代表将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部备忘录第1至第5号交今井武夫转冈村宁次,详细规定了中国受降的事项。下午,洽降会议结束后,何应钦召见了日本乞降代表今井武夫,并告之日本投降书签字地点定为南京。
芷江受降是从1945年的8月21日到23日,历时三天,主要确认了整个日军向中国投降的所有条款,总共部署了芷江受降后全国16个受降区101个缴械点,分别接受日军投降的相关事宜,为之后9月9日,南京受降仪式做了一系列必要的准备。

“芷江机场”,这个位于湖南怀化七里桥的小地方几十年来一直埋没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宏大叙事里。事实上,芷江机场是盟军当年在远东的第二大机场(也有说是最大机场),是飞虎队的主要基地。各种中美飞机400多架,中国守军超过二十万。

从当地起飞的轰炸机不但沉重地打击了在华的日军战略目标,也直接威胁着台湾一带的日军设施。日本人认为,抗击美军登陆中国沿海的作战时,从侧背芷江机场起飞的中美空军,将会给日军造成重大伤亡,因此,必须摧毁这机场。
于是1945年4月到6月,在这里爆发了中国正面战场对日最后一战,最终以中国军队的坚守,日军溃败画上了句号。

战役详情网上很多,我一向手懒,有兴趣者可自己去看,比我写得精彩。
有个细节很有意思:芷江之战俘虏日军447人(军官42人)。在知道俘虏这么多日军以后,连何总司令何应钦都非常惊讶。日本这个民族的特征是不允许有俘虏存在,这并不是说日本伟大,而是因为日本在古代的内战期间有屠杀战俘和侮辱战俘的传统。一个大名如果战败,其男性家属必然被全部屠杀,少量被俘的男性家属会受到各种灭绝人性的侮辱。至于战俘的女性家属将会受到敌人肆意淫辱。抗战初期国军俘虏过少量日军,这些人后来都被国军释放。但是他们回国以后遭遇强大的社会压力(据说一个乞丐也可以冲入其家殴打他),最终这些人全部自杀。由于日军前七年在中国战场就伤亡了100多万人,兵力严重不足,现在这些战俘大多是战前入伍的日本农村小伙,被俘以后少有什么羞愧神情,甚至还互相高声说笑。王耀武不相信,亲自查看目睹了这一幕。
1946年,在受降地点芷江七里桥建有芷江受降纪念坊。这是世界上惟一一座二战胜利纪念标志建筑——被称为“中国凯旋门”。纪念坊以白石砌成,四柱三门,造型像一个“血”字,坊上有这样的碑文:“和平未到绝望,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1994年夏天,我有幸在去凤凰城的路上到了芷江,参观了受降纪念馆。
纪念馆阒无一人,颇有荒凉寂寥之感。我们一行十几人打破了周围的宁静,惊飞了把这里当做乐园的鸟儿们。受降堂、国军司令部大门洞开进出自由,桌椅摆设随意摩挲,墙上照片尽可端详。当下就非常有感慨:这么重要的纪念地,怎么经营成这个样子?


如今,终于建成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馆名由赵朴初题写。这个建筑我去时还没有。
受降坊门前则多了一面党旗——

我去时这个样,民国时这个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