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一周闷热难耐的暑气和突如其来的暴雨,那个周六终于迎来了清爽宜人的好天气。气温降到了舒适的70多华氏度,暴雨过后的天空蓝得透彻,几朵白云悠闲地飘着。
这样的好天气,自然不想在家虚度。 清晨起床后,领导和我一拍即合:"去Berkshire吧!"麻州西部的这片山区,每到夏日就以她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周边的人们,去避暑,去逃离城市的喧嚣。
出发时其实只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在加油站给车加满油时,我突然想起上次没能进去的The Mount庄园。那次因为下午有私人活动提前闭园,我们只能遗憾地在门口转了一圈。于是我在GPS上设好目的地,领导便开车驶上90号公路,向西而行。
两个小时后,当车子拐进庄园的入口小路时,又见门口立着的告示牌赫然写着:"今日因私人活动,下午1点闭园"。看看手表,现在才上午10点半,还好我们这次来得早!
第一眼看到的雕塑,虽然喜欢这种现代的风格,但还是觉得与心目中的庄园有点格格不入。
倒这个优雅的马廐,更匹配着我想象中的庄园。
见过许多玫瑰搭成的拱门,而这里的枯枝,倒也别有一番古朴之气。
穿过庄园的入口,眼前是一片绵延的绿意。庄园中的树木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洒落,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松木和泥土的清新气息。漫步在林间小径上,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夏日难得的宁静与凉爽。
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又遇见更多的雕塑作品。起初以为这些只是庄园原有的装饰,后来才发现原来这里正在举办"夏日户外雕塑展"。坦白说,这些现代感十足的雕塑与这座百年庄园的古典气质并不十分协调, 色彩鲜艳的抽象造型与素雅的庭院景观形成强烈反差。不过,若是抛开环境单独欣赏,很多雕塑作品还是值得驻足细看的。
尤其让我觉得不协调的,是古树中的这组陈列。
转过最后一个弯道,眼前豁然开朗。庄园的主建筑The Mount终于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座洁白的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完美诠释了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与新英格兰典雅气质的精妙融合。整座建筑既有贵族府邸的恢弘气派,又不失文人雅居的含蓄优雅,让人不禁赞叹设计者的匠心独运!
走进The Mount, 才得知这个精美建筑的设计者,正是这个庄园的女主人,著名作家Edith Wharton本人。
Wharton 说:"We have to make things beautiful, they do not grow so of themselves"(我们必须创造美,美不会自己生长)。而这座建筑,室内的装潢与园林的设计,正是Wharton这种创造美的理念的完美体现!
Edith Wharton生于1862年,她是第一位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女性作家。她以描绘镀金时代(Gilded Age)纽约上流社会的生活与道德困境而闻名。在庄园的展览厅里,陈列着Wharton所有著作的第一版封面。
站在这些珍贵的初版本前,不禁遗憾自己的不学无数。虽然听说过Wharton的大名,却从未拜读过她的著作。我特意记下几部她的代表作,希望日后能有机会细细品读:《The House of Mirth 》,《Ethan Frome 》,还有1921年获得普利策奖的《The Age of Innocence 》 。
庄园的展览厅里还有一些有趣的展示,比如Wharton的财富来源和建造这座庄园的花费。
1902年建造The Mount 就花费了相当于今天数百万美元的资金!另一点出乎我意料的,就是Wharton的著作也为她带来可观的收入,这与我想象中"穷困潦倒的作家"形象大相径庭。原来在镀金时代,一位成功的作家完全可以凭借版税过上优渥的生活。
这份晚宴菜单,反映了20世纪初美国物价水平,也展现了镀金时代惊人的贫富差距。Wharton家一餐晚宴的花费,可能抵得上佣人几个月的薪水。
在庄园的展览中,还有一份Org Chart 格外引人注目。这张图表详细列出了The Mount鼎盛时期的家政管理体系,让我们得以窥见20世纪初上流社会庄园的运作方式。
从主建筑出来,我们又在另一条林中小径中看到一些有趣的小雕塑。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为这座宁静的庄园增添了很多乐趣。
走出庄园时,我忽然意识到,正如Wharton精心设计这座庄园一样,她的文字世界必定也同样精雕细琢。或许下次造访The Mount前,我该先打开她的小说,这样就能带着更深的领悟,来感受这座文学圣地的每一处细节了。
离开The Mount时已是午后一点,骄阳似火。我们驱车前往附近的小镇Lee觅食,没想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镇竟挺热闹。
小镇的主街不过二百米长,两旁是保存完好的19世纪砖房,每家店铺都挂着风格各异的遮阳篷和花箱,室外餐厅也是高朋满座。
周末的手工市集正在举行,当地居民熟络地互相招呼,空气中飘着新鲜烘焙的面包香和手作香皂的淡淡芬芳。
我们选择了一家缅甸餐馆,想尝试一下从未体验过的缅甸风味。
结果,我们没有被想象中的"异国风味"而惊艳,反是被一碗标价$4的白米饭而吓倒。我问服务员这个米饭有什么特殊之处吗,她说就是一般米饭,可以用来配我点的缅甸咖喱鸡。这真是我见过的最昂贵的米饭了,在一家连水都是装在塑料杯子里的餐馆!我情不自禁地想抵制,于改点了菜单上写着"千层饼"的选项,结果上来的竟是微波炉加热的冷冻葱油饼!
虽然午餐小小踩了雷,但回想这一天的行程:精美的建筑,绿荫中的花园,热闹的小镇… 我们还是很满足的,因为感受到了夏天应有的样子!
麻州夏日:慢游庄园与小镇
淡然 (2025-08-11 19:55:57) 评论 (0)经历了一周闷热难耐的暑气和突如其来的暴雨,那个周六终于迎来了清爽宜人的好天气。气温降到了舒适的70多华氏度,暴雨过后的天空蓝得透彻,几朵白云悠闲地飘着。
这样的好天气,自然不想在家虚度。 清晨起床后,领导和我一拍即合:"去Berkshire吧!"麻州西部的这片山区,每到夏日就以她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周边的人们,去避暑,去逃离城市的喧嚣。
出发时其实只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在加油站给车加满油时,我突然想起上次没能进去的The Mount庄园。那次因为下午有私人活动提前闭园,我们只能遗憾地在门口转了一圈。于是我在GPS上设好目的地,领导便开车驶上90号公路,向西而行。
两个小时后,当车子拐进庄园的入口小路时,又见门口立着的告示牌赫然写着:"今日因私人活动,下午1点闭园"。看看手表,现在才上午10点半,还好我们这次来得早!
第一眼看到的雕塑,虽然喜欢这种现代的风格,但还是觉得与心目中的庄园有点格格不入。
倒这个优雅的马廐,更匹配着我想象中的庄园。
见过许多玫瑰搭成的拱门,而这里的枯枝,倒也别有一番古朴之气。
穿过庄园的入口,眼前是一片绵延的绿意。庄园中的树木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洒落,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松木和泥土的清新气息。漫步在林间小径上,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夏日难得的宁静与凉爽。
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又遇见更多的雕塑作品。起初以为这些只是庄园原有的装饰,后来才发现原来这里正在举办"夏日户外雕塑展"。坦白说,这些现代感十足的雕塑与这座百年庄园的古典气质并不十分协调, 色彩鲜艳的抽象造型与素雅的庭院景观形成强烈反差。不过,若是抛开环境单独欣赏,很多雕塑作品还是值得驻足细看的。
尤其让我觉得不协调的,是古树中的这组陈列。
转过最后一个弯道,眼前豁然开朗。庄园的主建筑The Mount终于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座洁白的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完美诠释了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与新英格兰典雅气质的精妙融合。整座建筑既有贵族府邸的恢弘气派,又不失文人雅居的含蓄优雅,让人不禁赞叹设计者的匠心独运!
走进The Mount, 才得知这个精美建筑的设计者,正是这个庄园的女主人,著名作家Edith Wharton本人。
Wharton 说:"We have to make things beautiful, they do not grow so of themselves"(我们必须创造美,美不会自己生长)。而这座建筑,室内的装潢与园林的设计,正是Wharton这种创造美的理念的完美体现!
Edith Wharton生于1862年,她是第一位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女性作家。她以描绘镀金时代(Gilded Age)纽约上流社会的生活与道德困境而闻名。在庄园的展览厅里,陈列着Wharton所有著作的第一版封面。
站在这些珍贵的初版本前,不禁遗憾自己的不学无数。虽然听说过Wharton的大名,却从未拜读过她的著作。我特意记下几部她的代表作,希望日后能有机会细细品读:《The House of Mirth 》,《Ethan Frome 》,还有1921年获得普利策奖的《The Age of Innocence 》 。
庄园的展览厅里还有一些有趣的展示,比如Wharton的财富来源和建造这座庄园的花费。
1902年建造The Mount 就花费了相当于今天数百万美元的资金!另一点出乎我意料的,就是Wharton的著作也为她带来可观的收入,这与我想象中"穷困潦倒的作家"形象大相径庭。原来在镀金时代,一位成功的作家完全可以凭借版税过上优渥的生活。
这份晚宴菜单,反映了20世纪初美国物价水平,也展现了镀金时代惊人的贫富差距。Wharton家一餐晚宴的花费,可能抵得上佣人几个月的薪水。
在庄园的展览中,还有一份Org Chart 格外引人注目。这张图表详细列出了The Mount鼎盛时期的家政管理体系,让我们得以窥见20世纪初上流社会庄园的运作方式。
从主建筑出来,我们又在另一条林中小径中看到一些有趣的小雕塑。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为这座宁静的庄园增添了很多乐趣。
走出庄园时,我忽然意识到,正如Wharton精心设计这座庄园一样,她的文字世界必定也同样精雕细琢。或许下次造访The Mount前,我该先打开她的小说,这样就能带着更深的领悟,来感受这座文学圣地的每一处细节了。
离开The Mount时已是午后一点,骄阳似火。我们驱车前往附近的小镇Lee觅食,没想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镇竟挺热闹。
小镇的主街不过二百米长,两旁是保存完好的19世纪砖房,每家店铺都挂着风格各异的遮阳篷和花箱,室外餐厅也是高朋满座。
周末的手工市集正在举行,当地居民熟络地互相招呼,空气中飘着新鲜烘焙的面包香和手作香皂的淡淡芬芳。
我们选择了一家缅甸餐馆,想尝试一下从未体验过的缅甸风味。
结果,我们没有被想象中的"异国风味"而惊艳,反是被一碗标价$4的白米饭而吓倒。我问服务员这个米饭有什么特殊之处吗,她说就是一般米饭,可以用来配我点的缅甸咖喱鸡。这真是我见过的最昂贵的米饭了,在一家连水都是装在塑料杯子里的餐馆!我情不自禁地想抵制,于改点了菜单上写着"千层饼"的选项,结果上来的竟是微波炉加热的冷冻葱油饼!
虽然午餐小小踩了雷,但回想这一天的行程:精美的建筑,绿荫中的花园,热闹的小镇… 我们还是很满足的,因为感受到了夏天应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