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儿子问我是否知道一个作家双雪涛,说他念英文系的好友特别推崇。应我要求,其友写了一段读后感。
Shuang Xuetao writes efficient, muscular sentences that allow him to encapsulate people, or entire families, in just a paragraph or two. His work is largely grounded in the lives of working class people, but he often weaves mystic or fantastical elements into those lives, enriching his precise realism with beauty, creativity, and empathy.
这个评价蛮到位的。我只读过双雪涛的《平原上的摩西》,非常喜欢。那其实是一个造化弄人、悲惨悲悯的故事。文革中,知识女性傅东心嫁给工人庄德增,婚后才发现庄是曾打死大学教授、也是父亲好友的红卫兵。傅东心生的儿子庄树,小时候犯浑打架,颇有其父之风。傅东心真正喜爱、悉心教导的是邻居李守廉之女李斐,视为己出。李斐自幼丧母,对傅老师敬爱有加,或许出于感恩心里、又爱上了庄树。十几岁的李斐约庄树圣诞夜去郊外收过的玉米地点火,送一棵燃烧的圣诞树给他做礼物。
那段时间发生了几起杀害出租车司机劫财的案子。圣诞夜李斐假装肚子疼,要求李守廉带自己去郊外的中医诊所,是李的好友孙开的。诊所离玉米地很近,李斐计划到那里以后再想办法溜出去点火。父女上了钓鱼执法的警察开的出租。结果被大卡车撞了,李斐废了双腿,李守廉杀了警察,二人躲入孙家,从此销声匿迹。多年之后,庄树做了警察努力破案,一步步接近儿时的玩伴。最后庄树约李斐见面,希望她能劝父自首。
文章的结尾很耐看。
“李斐说,小时候,傅老师曾经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说,如果一个人心里的念足够诚的话,海水就会在你面前分开,让出一条干路,让你走过去。不用海水,如果你能让这湖水分开,我就让你到我的船上来,跟你走。
庄树说,没有人可以。
李斐说,我就要这湖水分开。
庄树想了想说,我不能把湖水分开,但是我能把这里变成平原,让你走过去。
李斐说,不可能。
庄树说,如果能行呢?
李斐说,你就过来。
庄树说,你准备好了吗?
李斐说,我准备好了。
庄树把手伸进怀里,绕过手枪,掏出烟。那是我们的平原。上面的她,十一二岁,笑着,没穿袜子,看着半空。烟盒在水上漂着,上面那层塑料膜在阳光底下泛着光芒,北方午后的微风吹着她,向着岸边走去。“
傅东心曾给烟厂设计烟盒,香烟牌子叫平原。傅以李斐为模特,画一个小女孩向空中抛着嘎拉哈,三个噶拉哈在空中散开,好像星星。这个符号、或道具多次出现,既是师生情谊的象征,也是破案的关键。
双雪涛此文有几个特点。一是结构,一个个人物独白,马赛克一般拼出整个故事,有阅读挑战和刺激。二是语言,那个美国年轻人形容是有效率的、有肌肉力感的,挺有意思。我感觉是个饱经世事的老者,话说得既得体世故又一语中的。但没有贴近人物来写,像一个人学很多人说话。最后是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现在有太多抖机灵、玩世不恭或是居高临下、自以为是的写作者,这个悲悯的情怀难能可贵。
以庄德增为例,他是曾经暴虐打砸抢犯了人命的红卫兵,也是识时务、头脑灵活、擅长处理关系、好好照顾了傅东心的好丈夫。作者对即便是反派也有爱、有同情。
李守廉无疑是作者的最爱,堪称完美。丧妻后独立带着女儿生活,百般呵护。杀死钓鱼执法的警察亦是因其导致女儿的残疾。孙家需钱开诊所,李拔刀相助。十几年后为被欺侮的小摊贩出头,拿出警抢打死城管,这才诱发老案子的重新调查。作者塑造了一个秩序的制定者、捍卫者,如神一般的存在。或许因其太完美,李守廉是唯一没有出现独白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