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讲我们在埃及阿斯旺的旅游经历,本篇讲我们在埃及阿布辛贝的旅游行程。2025年5月6日,凌晨4点,我们睡眼蓬松地爬起来,接过导游递过来的早餐袋,钻进长途大巴。稀里糊涂地吃了早餐,一路开往阿布辛贝。早晨6点,在一个休息处解手,然后继续开。
去阿布辛贝是为了参观阿布辛贝神庙,下图是阿布辛贝在埃及的相对位置。
阿布辛贝神庙(Abu Simbel Temple),是埃及阿斯旺西南290公里的一处远古文化遗址。坐落在纳赛尔湖(Lake Nasser)西岸,是由两个岩石雕刻而成的巨型神庙。阿布辛贝神庙作为努比亚(Nubia)遗址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遗产。
阿布辛贝神庙建筑群,于公元前1284年开始兴建,为时20年,直至公元前1264年完成。这座宏伟的建筑物,被称为“受阿蒙宠爱之拉美西斯二世的神庙”,亦是为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期间,为最宠爱的妻子奈菲尔塔利的神庙。
阿布辛贝神庙,是在努比亚所兴建六座石建神庙其中的一座,目的是为向埃及南面努比亚宣示国威,并在该地区巩固埃及的宗教地位。1813年发现,1817年早期埃及学家乔瓦尼-巴蒂斯塔-贝尔佐尼第一次进行实地考察。
阿布辛贝神庙深达60余米,最深处建有拉美西斯二世的四座神像。每年2月21日(传说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及10月21日(传说拉美西斯二世的登基日)这两天,阳光会直接照进洞内最深处,最神奇的是阳光只照射在拉美西斯二世的神像身上。
阿布辛贝神庙由依崖凿建的牌楼门,巨型拉美西斯二世摩崖雕像,前后柱殿及神堂等组成。1964年开始至1968年间,因兴建阿斯旺大坝而整体迁移至高出河床水位60米的后山上,是世界文物建筑保护方式的成功尝试。
下图是阿布辛贝神庙的正门,四个坐像都是拉美西斯二世,左边的一个,上身部分已毁损。
上午8点,我们的大巴到达阿布辛贝停车场,导游领着我们绕过后山走向神庙前面的广场。路上遇到一个小贩,向我们兜售中文书《阿布辛贝勒》。开始要价LE900(埃镑),我们与他讨价划价,最后以LE300(埃镑),交易成功。下图是中文书《阿布辛贝勒》的封面。
图3. 中文书《阿布辛贝勒》的封面
关于这本书,翻译者名叫“阿蒂亚-拉德温”(Dr. Atia Radwan),是个老外。他似乎不太懂中文,好像用电脑把中文词句堆砌在一起。中国人能看懂,但是读起来很吃力。有的单词译得很可笑,如“右尼斯可”(UNESCO)。译名“阿布辛贝勒”也不如“阿布辛贝”流行。我们到达阿布辛贝神庙广场的时候,已经人山人海,到处是人了。得抓紧时间,赶快拍照。下图是我在广场上的留影,再下图是我在广场上与中文导游哈桑的合影,第三图是我在更远处的留影,兼顾两个山,两座庙。两山两庙相距120米,兼顾不易。
上午8点半,导游让我们自己进去参观,相约10点之前,自己走到山后停车场。然后我们自己进去参观。尽管我在宣传广告上看到很多阿布辛贝神庙的图像,但是面对神庙的大门,还是不由自主地拍下了一远一近的两张照片。
下图是拉美西斯二世神庙的远景。
下图是拉美西斯二世神庙的近景。
下图是拉美西斯二世神庙门两旁的坐像(左),与(右)。
下图是拉美西斯二世神庙门两旁王后的立像(左),与(右)。
下图是拉美西斯二世神庙列柱大厅里的立像(左),与(右)。
下图是拉美西斯二世神庙里的壁画-1(左),与壁画-2(右)。
下图是拉美西斯二世神庙里的壁画-3(左),与壁画-4(右)。
下图(左)是拉美西斯二世神庙门顶上的雕像,下图(右)是拉美西斯二世神庙最深处的四人坐像。四个人由左至右依次是:普塔神,阿蒙神,神化了的拉美西斯二世和拉哈拉克提神。
上午9点,我们从拉美西斯二世神庙出来,到东边的拉美西斯二世王后奈非尔塔莉(Nefertari)神庙去参观。下图是奈非尔塔莉神庙的大门。
下图是奈非尔塔莉神庙大门两旁的立像,左右两边各有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当然,男人是拉美西斯二世,女人是奈非尔塔莉。
下面的几张图是奈非尔塔莉神庙里的壁画。

图23. 奈非尔塔莉神庙里的壁画-1314
上午9点半,我们从奈非尔塔莉神庙里出来,走到停车场,与那里的团友会合。上午10点,我们的大巴离开阿布辛贝,路上整整开了三个小时。下午1点,我们到达阿斯旺,上船吃午餐。我们都感到很累,一口气睡了三个多小时,醒来时已经5点多了,傍晚还有项目。
下面简述一下拉美西斯二世的生平。
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1303-1213),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第三位法老(1279-1213),塞提一世之子。其名字在古埃及语意为“拉神之子”。在他执政的时期,是埃及新王国最后的强盛年代。下图是在大英博物馆里展出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拉美西斯二世进行了一系列的远征,进入黎凡特,以恢复埃及对迦南的统治。他在叙利亚与同时代的另一个强大帝国赫梯之间发生利益冲突。公元前1274年,双方发生了一次著名的战役(卡叠石战役)。
公元前1258年,赫梯王国的国王病逝,新任国王哈图西里三世继位,两国缔结和约,成立军事同盟。埃及赫梯和约可说是历史上第一个著名的国际协定,埃及文本与赫梯文本均被保存下来,并为近代考古学者所发现。
可能是出于对赫梯军事力量的担心,拉美西斯二世下令在东北尼罗河三角洲新建一座城市为首都,并将其命名为培尔-拉美西斯(意为拉美西斯之家)。拉美西斯二世也许是埃及最著名的法老,他10岁担任军队首领,年少便辅佐父亲,公元前1279年登基,在位66年。
他对庞大土木工程的热情使埃及各地都留下了他的痕迹:他在阿比多斯兴建许多庙宇,为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增添新结构,兴建以宏伟著称的阿布辛贝神庙。有许多前代法老修建的建筑也刻上他的名字。同时,拉美西斯二世还拥有一个庞大的家庭。
拉美西斯二世经常被认为是古埃及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法老之一。当他以90岁高龄过世时,已成了古埃及的代表人物。然而他统治的时代已是埃及衰落的前夜,国家巨大的开销加快了国力的下降。拉美西斯二世死后,埃及开始走向下坡。
当他的祖父,第19王朝创始人,拉美西斯一世登基时,他仍然是一个孩子。拉美西斯二世是塞提一世和图雅王后的儿子。塞提一世为了确保儿子能顺利继承王位,便让他在15岁的时候辅政。塞提一世过世后(1304),25岁的拉美西斯二世成为埃及的新法老。
图25. 幼年时的拉美西斯二世
拉美西斯二世是法老塞提一世与王后图雅的儿子,他有两个姐姐荷努特美拉与梯奥公主,在他长达几十年的统治里,有八名王后和近两百名妃子,以及超过一百多名儿女,最著名的妃子是第一位王后奈非尔塔莉。他的妃子中,有女儿,姐妹,赫梯公主,高官贵族之女。下表列出能够考证的妃嫔:W1.奈非尔塔莉(Nefertari):第一位王后,最早结婚的两位妃嫔之一。生六名子女,贵族出身,家世不详。(王24年,1255)病逝,葬于王后谷QV66。
W2.伊斯诺弗莱特(Isetnofret):第二位王后,最早结婚的两位妃嫔之一。但是家世不详,记载藓少。生四名子女,子女全部担任过太子和王后,法老麦伦普塔(Merenptah)之母。
W3.玛特妮斐鲁丽(Maathorneferure):赫梯王国公主,赫梯国王之女。公元前1245年,被送到埃及与拉美西斯二世联姻,难产而死,生女妮斐鲁莉(Neferure)。
W4.梅莉塔蒙(Meritamen):拉美西斯二世与奈非尔塔莉之女,后成为王后。最出名的公主,常和宾塔娜特一起出现,可能是与她分享王后权力。
W5.宾塔娜特(Bintanath):拉美西斯二世与伊斯诺弗莱特之女,大女儿(第一个孩子,第一个嫁给父亲的女儿),(王22年,1257)为王后。生一个女儿,活至麦伦普塔法老时期,60-70岁去世。
W6.妮贝塔威(Nebettawy):拉美西斯二世的女儿,母不详,后成为王后。
W7.荷努特美拉(Henutmire):拉美西斯二世的姐姐,塞提一世的女儿,后成为王后。
W8.苏特拉瑞(Sutererey):侧妃,王子拉美西斯-西普塔之母。
W9.伊威(Iwy):侧妃,公主皮普伊(Pypuy)之母。
拉美西斯二世有一百多个孩子,以下名单是能够考证或已知母亲身份的孩子。
S1.阿蒙-荷-柯普塞夫(Amun her Khepsef,?-1253),母奈非尔塔莉,拉美西斯二世长子,第一个太子。(王26年,1253)去世,娶妹妹奈非尔塔莉。
S2.拉美西斯皇子(Ramsses,?-1229),拉美西斯二世次子,母伊斯诺弗莱特。(王25年,1254)立为太子,(王50年,1229)去世,娶妹妹伊斯诺弗莱特。
S3.帕拉荷威尼美夫(Parehewenef),母奈非尔塔莉,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期间去世。
S4.卡伊姆瓦赛特(Khaemwaset,?-1224),母伊斯诺弗莱特,(王50年,1229)立为太子,(王55年,1224)去世。
S5.麦伦普塔(Merenptah),拉美西斯二世第13个儿子,母伊斯诺弗莱特。其妻伊赛诺费雷特可能是他妹妹,也可能是他侄女。后来60岁时,父死子继,成为法老。
S6.美雅图姆(Meryatum),母奈非尔塔莉,赫利奥波利斯大祭司。
S7.蒙图-荷-柯普塞夫(Mentu-her-Khepsef),(无说明)。
S8.拉美西斯-美雅图姆-尼布威本(Ramsses Meryamun Nebweben),母不详。
S9.西蒙图(Simentu),母不详,娶叙利亚将军贝奈奈特之女伊尔耶特(Iryet)。
S10.拉美西斯-西普塔(Ramsses-Siptah),母为侧妃苏特拉瑞(Sutererey)。
S11.塞提(Sethi),母奈非尔塔莉或伊斯诺弗莱特。
D1.宾塔娜特(Bintanath),母伊斯诺弗莱特,后成为皇后,生有一个女儿。
D2.梅莉塔蒙(Meritamen)母奈非尔塔莉,后成为皇后,最出名的公主。
D3.荷努特塔威(Henuttawy),母奈菲尔塔莉。
D4.妮贝塔威(Nebettawy),母奈非尔塔莉或伊斯诺弗莱特。
D5.奈非尔塔莉(Nefertari),母奈非尔塔莉,母女同名,嫁太子阿蒙-荷-柯普塞夫(兄)。
D6.伊赛诺费雷特(Isetnofret),母伊斯诺弗莱特。麦法老之妻,拉二世孙女,太子之女。
D7.妮菲鲁丽(Neferure),母玛特妮菲鲁丽,拉二世第26个女儿。
D8.塔卡特(Takhat),母不详,可能是塞提二世的妻子。
D9.皮普伊(Pypuy),母为侧妃伊威(Iwy),与十八王朝的一群公主,葬同一个墓室。
拉美西斯二世的样貌与体征
图26. 拉美西斯二世木乃伊,藏于开罗埃及博物馆
拉美西斯二世身高为170公分(5尺6寸),拉美西斯二世拥有鹰钩鼻和红发浅肤色的特征。1881年,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被发现。1975年,法国医生莫里斯-布卡耶在开罗博物馆检查了这具木乃伊,发现他状况不佳。法国总统德斯坦说服埃及当局将木乃伊送法国接受治疗,埃及政府将木乃伊送往法国修复。为此特别发给其木乃伊国民护照,职业栏上注明“国王(已殁)”,以盛大的军礼替他举行出国仪式。法国对其木乃伊,在巴黎机场以元首待遇隆重欢迎。
我们在房间休息几个小时后,下午6点半,导游带领我们去参观“科翁坡神庙”(Kom Ombo Temple)。这时已经是夕阳西下的时候了,但是游人们还是络绎不绝,纷纷前来参观。
“科翁坡”有“黄金”之意,从前这里是埃及的金矿,生产许多黄金,因此得名。该神庙修建于希腊化时期,称为双神神殿,因为这座神殿供奉着两位神祗“鹰首神”和“鳄鱼神”。在埃及的神庙中,是唯一的一座同时供奉两尊神灵的庙宇。神庙严重损坏,只剩遗址。
老鹰一飞冲天,翱翔于蓝天,为古埃及人守护天空。鳄鱼潜于水底,为古埃及人守护水土。有两者的共同守护,才能有肥美的丰收和安乐的生活。神庙的左右两边,无论是建筑还是雕刻都自成体系,互不相干。但是处处都有相关的“鹰首神”与“鳄鱼神”的壁画。
下图是我在远处拍摄的科翁坡神庙。
下图是我在近处拍摄的科翁坡神庙。
下图是我在科翁坡神庙前的留影。
下图是科翁坡神庙里廊柱上的浅浮雕。
下图是科翁坡神庙里墙上的浅浮雕。
下图是科翁坡神庙外墙上的浅浮雕。
下图是科翁坡神庙里另一个外墙上的浅浮雕。
下图是我(右)与我儿(左)在科翁坡神庙前面的留影。
下面的几张图是科翁坡神庙里的横式浅浮雕。
天色暗下来了,临走前,我再一次拍下了科翁坡神庙的全景,看起来真的是严重损坏了。
我们离开科翁坡神庙前,导游说前边有个鳄鱼博物馆,可以自由前去观看,然后自行回船。我们决定去看看。下图是鳄鱼博物馆的招牌,阿拉伯文“龙飞凤舞”,不认识,还好有英文,不会搞错。
进博物馆一看,有一个玻璃柜,里面是一个鳄鱼木乃伊。再往里走,还有一个鳄鱼木乃伊,黑乎乎的一个,崇拜鳄鱼神,真是不假。鳄鱼木乃伊旁边还有一个黑石头,上面刻着一个女王头像和象形文字。博物馆很小,10分钟就出来了,
下图是鳄鱼博物馆里的这些内容。
从鳄鱼博物馆出来时,已经7点半了,我们赶紧往回走。我下台阶时,一群小孩子围上来兜售小东西,大叫“弯刀啦”(One Dollar)。我一躲差点摔倒。我儿过来扶我,一不小心自己跌倒,把脚扭伤了,气得要死也没办法。
明天我们要乘坐“尼罗河嘉年华号”游轮,“畅游尼罗河”,欣赏尼罗河两岸的“迤逦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