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历史的几个小思考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近期关于历史的几个小思考

这我的个人感受,和有缘有同感的人分享。每个人都不一样,也许你彻底不同意我的观点,没关系。

如果你有缘看到我的文章,有同感,请和我联系。

7/13/2025

1. 胡风集团

自己最近在看彭晓莲的写的书:那时的他们。她爸爸是胡风集团的受害者,她本人是导演,而且在美国待过,虽然66岁就去世了,但是她写的东西包括她拍的记录篇:红色的风暴,她总是想写真实的历史,亲历者的口述历史。

“那时的他们“讲当时胡风运动和文革时期,一种莫须有的文字狱,各时期好多人的扭曲,时代的绞肉机,把所有东西都打破,人都不像人,变成了一个人间炼狱,所谓杀人诛心了。一定要警惕,包括现在。一个最基本的,一定要尊重的是人性,任何东西都不能超越最普通的,最本质的人性。不管是什么,他让你去放弃自己的人性,去干一些事情的话,我觉得都是需要警惕的,包括党性,包括神性,包括政治上的,不要冲动,所有东西都要问一下自己,那些是不是符合最基本的人性,最基本的常识,在这个时代,在美国言论自由,是有很多东西可以看,很多事情可以想的,逐渐接触到真理才能得到自由。

2.  Cherokee nation

6/19/2025 在从西弗吉尼亚回到佐治亚的路上我们参观了new Echota GA state historic site, Cherokee nation建的首都,其中也是有上下议院,还有一些开会的场所,就是模仿美国建的。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们议会中有一些人是经过了西方的教育也是比较务实的,大概有二十个人左右吧。觉得肯定是打不过美国。当时佐治亚州已经发现了金矿,所以州政府就急于要把他们的所在的地方收回来,他们当时去谈判要了一些钱,签字同意去奥克拉荷马州,给了两年期限。这些人的带着那些跟随他们的人就搬走了,但是大部分的人跟着他们的酋长,也就是议会的另一派,不愿意搬走,说不愿意放弃他们的家乡,他们争论的焦点是,签字的那些人不具有签字的权利,因为并没有大多数人的同意。当时他们没有把所有详细的信息告诉这些印第安人,就一直跟这些当地的人说,他们正在努力正在抗争,不能离开自己的土地。尽管美国的军队已经驻扎在那儿,告诉他们两年之后就要搬了。当地的印第安人是非常相信他们的领袖的。认为那些签字的人就是叛徒,就把他们都刺杀了。其实签字的那些人自己也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因为他们当时印第安的法律是,如果丧失印第安的土地就是死罪。当时中间的两个人都说,他知道自己必死。他签这个字就相当于签他自己的死亡令,但是他认为这个是对整个印第安人的民族是有意义的,所以他宁死他也愿意签。

两年到了,大家也都没有准备,印第安人就匆匆忙忙地被拽出自己的家园,踏上了血泪之路,中间死亡了四千人,还是到了奥克拉荷马,也拿了那笔钱,他们这个领袖的老婆也死在路上了,他本人到了奥克拉荷马,仍然是做酋长,仍然是做领袖,所有的印第安人也尊他为英雄,是保家卫国的英雄,而且认为他也遭受了损失,坚定认为自己所跟随的是对的。

我跟那儿的工作人员聊了很久,我们的探讨的话题就是:在明知道打不过美国人,因为实力差距太远的情况下,到底怎样才对印第安人最好?到底谁才是印第安人的英雄?到底是那些人同意搬去奥克拉哈马,拿到补偿的钱,能够消消停停的,能够安稳的在两年之内搬过去,对印第安人有利呢?还是在某种程度是以印第安人作为要挟,来做这种力量悬殊的这种对抗,最后造成了不可收拾的结果?到底谁是真的英雄呢?

因为很多时候历史,尤其涉及到利益的话,强国和弱国之间,不可能是用道德或者公益去约束的。就像其实美国和印第安这段的历史,就让人看到,就算是像美国以基督教建国的,面对这种经济上的利益的话,美国人也是选择了把印第安人赶家园,占有这些经济利益,对印第安人造成了很大的死伤和伤害。在道义上当然是印第安人拥有自己的土地,但是发现了黄金,发现了巨大的利益的话,人性在这种利益之下,真的是没有办法去约束。残酷的事实,一声叹息。

我倾向务实,但也理解每人有自己不同的选择。

3. Andrew Johnson

6/18/2025 在从西弗吉尼亚回到佐治亚的路上我们参观了Andrew Johnson National Historic Site at Greeneville TN。了解了他的生平,看了他原来的故居,我才认识到他的故事。

他家境贫寒,做裁缝学徒,后来从政,做到田纳西的国会议员。 南北战争爆发的时候田纳西经过两轮投票,南北战争都开始打了,才决定退出美国,加入到南方邦联,但是他决定还是呆在国会。对于家乡的人来说肯定是已经算是叛徒了,当然他受到了北方的人的支持。作为林肯的副总统参加了总统竞选。林肯当选了,他就成了副总统,当然北方的人也不认为他是自己人,只不过是赞扬他能呆在美国,不加入到南方,副总统只是一个相对来说,权力很小的职位,所以他就作为一个南北统一,美国统一的一个象征吧。但是没有想到南北战争结束以后林肯马上就被刺杀了,他就成为了总统。这个局面就变得很微妙了。因为南方的人认为他是叛徒,北方的人也认为他是南方的一员。总之他处在一个两边都不认为他是自己人的情况下。他本人是反对奴隶制,但是他也不是完全认为应该完全平等的。他的政策就是处于之间摇摆,国会制定出来的政策,他不同意,否决,但是国会又把他的意见否决,最后还是通过了。最终已经达到了弹劾他的地步,弹劾需要2/3的人他就差一票就要被弹劾掉了。因为这一票他没有被弹劾掉,干到了最后,他退休以后又回到了田纳西因,想继续从政,但是因为他在南北战争中的立场,所以两届都没有当选,直到后来当选了,以后没干几年也就去世了。参观了他的故居参观,他做裁缝时的屋子,他自己儿时的屋子和他后来的屋子之后,对他有了一个很直观的认识。当然经过这么多年家乡已经以出了一个总统为荣了。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他的局面,可以想象出来的尴尬。很多人其实对他有不同看法。

让我感慨:历史复杂,历史有趣,历史残酷,历史具有随机性。

他让我想起我们这些在生活在美国的华裔,华侨,如果中美的关系很紧张的话,其实我们也存在这种两边都不是人的问题。美国人可能认为我们是华人,甚至认为可能是间谍,不忠于美国,但是在中国的人可能认为我们成了汉奸,洋买办之类。如何能够平衡中间关系,如何能够自处,也是需要很多智慧。

作为基督徒,我们也是生活在世间,还要把这一生过好,但是我们又要活出基督徒的样子,也是需要很多智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