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爸爸是家里的大厨。学校大院里大家来自天南地北,常常会一起交流做菜经验,爸爸很爱学,然后兴致勃勃地在家里实验。毕竟是巧手的工科男嘛,学什么都很顺溜,爸爸在有限的资源里变着花样给全家做饭。后来我一直喜欢北方面食,也是爸爸的启蒙,他做得不如北方人那么快,但包子、饺子、馅饼都会做。
我爸在家时,我妈妈只能打下手。但那会儿不是见天折腾嘛,一会儿去干校、一会儿开门办学,所以我爸也常常不在家。我妈逼上梁山时,只能下厨房唱独角戏了。不过我们也没饿着,而且妈妈做的有些菜至今让我怀念。
比如她自创的“鸡蛋肉”,就是在肉馅里拌上调料,打上几个鸡蛋,炒熟了就饭拌面皆相宜。
长大后我吃过外面卖的“肉燥面“,但那是纯肉末加料做的,不放鸡蛋。
1. 今天晚饭突然想吃“鸡蛋肉”了,就做了一碗。我妈那会儿会加两勺肉汤“笃一笃”(煮的意思),而且肉末搅得更碎。我觉得是那会儿肉金贵,她想做出来更“出数”。我做得干一点,还加了几只虾。我呼噜呼噜拌了一大碗米饭,吃出了小时候的味道。
我一直以为自己有一个“国际胃”,享受走四方、吃四方的乐趣,可是年纪渐长,却越来越怀念小时候的各种吃食,也越来越不喜欢在外面胡吃海喝了。
2. 今天还做了玉米排骨汤、蒜蓉空心菜。八宝饭是大华99买的,上海“乔家栅”的。
儿子回来这一个多月,只要在家都是他做饭。他现在应该算个合格的“煮夫”了,因为不似以前只是“玩票”,时不时试验点新菜色啥的;现在是翻冰箱因材而为,不论冰箱里有什么都能胸有成竹做出合适的菜。
贴点他这几天做的:
3. 很新鲜的大西洋比目鱼(Halibut),简单烤一下就很好吃。
4. 茄汁羊排
5. 番茄洋葱意面
6. 茄汁烤牛仔骨。为什么和茄汁干上了?因为前几天暴热,酸酸的茄汁比较开胃。
儿子今夜的飞机飞香港。他来来往往、我牵牵挂挂......
谢谢看帖。祝大家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