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母亲节写出我另一位母亲—我婆婆
母亲节写出我另一位母亲—我婆婆
我婆婆是一位中学教师,我婆婆也是我母亲。出国前,我和我婆婆一个屋檐下共同生活了十几年,有着良好的婆媳关系。那时她已经退休,闲下来亲耳听她讲过许多过去的事情,并感受到她当时所做的事情。
我婆婆出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一个封建家庭。她的父亲重男轻女,她的母亲一连生了四个女孩,我婆婆是老大。第四个女孩出生时,我婆婆亲眼看见她母亲坐在床上,因生不出男孩急的得双脚使劲磕打床沿。封建家庭要求我婆婆遵守三从四德,留在家里,烧茶做饭,孝敬双亲。我婆婆自己说,我才不干呢,我要出去读书。家里有钱也不允许,怎么办呢?我婆婆气得离家出走。全靠理念相同的同学和老师的慷慨资助,她走出了封建家庭,走出了小县城,在成都完成高中二年级学业。婆婆与资助她的同学们一直保持联系,几十年后还邀请她们来北京玩,并住在我们家里。
由于没有家庭在经济上的支持,婆婆只能在读完高中二年级后,考取了由国民政府给予学生资助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
大学毕业后,我婆婆在重庆兼善中学从事中学教师工作。这是一所对教师要求极为严格的学校,每年六月和腊月要对教师进行两次考核,考试不合格者不发聘书。就要丢掉饭碗。我婆婆说学校的老师把这两次激烈的竞争叫做“六腊战争”。我婆婆工作努力,业务好,她每次考核都顺利通过。兼善中学的校名来自孟子的诗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婆婆说,这句话对她一生都有所影响。
解放后,我婆婆调到北京继续从事中学教师工作。文革前每年夏天学校都要去北京郊区帮助麦收。有一次她发现住在老乡家里的孩子头上长满了脓疮,询问后得知,尽管当时他们是在北京郊区,但农民仍付不起每月去北京城里五元钱的医疗费用和交通费用。婆婆当即表示费用由她来承担,一定要把孩子病治好。经过几次反复,孩子治疗大约用了一年时间直到痊愈。
我婆婆对我先生的教育是严格的。她常说一个教师若连自己孩子都教不好,那她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我先生上小学时,婆婆经常带他到西城区环卫队劳动,每次去时天不亮,坐头班公共汽车,和环卫工人一起将街道的垃圾装在电瓶车上,是重体力劳动。每年学校下乡劳动,都带着我先生一起去,让他从小懂得工人农民的幸苦。
我和我先生是楼上楼下的邻居。我们还没交朋友的时候,我就听到了邻居的好评,他们都管我婆婆叫老师,他们说谢老师人真好,退休了还在家里义务帮学生补课,她还自费买了很多书给孩子们。这些都是我亲眼目睹的。移民加拿大后,还碰到我婆婆曾经帮助补课的学生。她对我婆婆是赞不绝口。
我婆婆完全不理会或完全不懂中国北方那种陈旧的婆媳关系,我和婆婆关系很好,她去世后每当想起她来都心里难过。母亲节快到了,我先生不愿意写他的母亲,我来写,这也是我的心愿。
helloworld1000 发表评论于
She was such a nice l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