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 台湾出动特种部队突击山东半岛”胜利归来“的6壮士
1964年6月11日,台湾《中央日报》头版头条新闻标题是《奇袭山东半岛成功,伤毙匪军三十余人》,同时还刊有一张在奇袭行动中丧生的李秉铭的遗照.
在全岛瞩目下,李秉铭的公祭获颁蒋介石所书“成功成仁”挽额。公祭当天,前往极乐殡仪馆瞻仰遗容者络绎不绝。
1955年,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国军反攻大陆光复民国的计划在国际条件和现实环境中都处于劣势。如何重新推动反攻大陆的计划成为国军高层面临的新问题,当时台湾国防部情报局侦防组组长谷正文借鉴明代倭寇的战术,以及郑成功父子在海上建立堡垒指挥大陆的史实,制定了沿海武装骚扰的战略。情报局长毛人凤接受了这项方案,最终得到蒋介石的批准。
为此国军还在日本神户设立一个据点,借助国际转运港接触大陆船员,搜集有关大陆沿海港口的情报。但是由于毛人凤的去世,新任的情报局长张炎元对这个计划不感兴趣,导致该计划被搁置了五年。一直到1960年,叶翔之接任情报局,重启该计划。
国军当时海上突击行动范围北起山东莱阳,南到广东阳江。中共方面对此也开始高度防范,1962年11月底,国军三十多名突击队员丧生在广东台山外海,无一生还。虽然如此,但是国军仍未放弃,1964年,达到一个高潮,其中“海虎项目”和“立功项目”都顺利得手。
1964年,国民党反攻大陆海上突击行动达至高峰, “海虎”行动中,国军远距离奇袭山东荣成县,情报局从野战部队选择了16名精英队员组成了“山东反共救国军”,取到韩国,在1964年6月1日晚上8点抵达龙山前海域,在当天大风大浪中乘坐突击快艇挺近,其中担任副队长的于东岱当时已经56岁了,离开部队也有20年,只因他是山东荣成人,因此被临时征召回来。
这次突击行动一共十六人参加,李秉铭事后获立铜像,蒋介石亲自召见其余的十五人,向他们颁发了勋章、奖状和奖金。
凌晨2点,突击队两路人马分别上了岸。一队走了不到二十米就被哨兵发现,双方交火。大约同时,另一支队伍趁乱潜入了营房,搬走了档案柜。
本来他们想乔装渔民离去,但因另一边已经打得很激烈,于是他们只好拿出卡宾枪加入战斗。经过一番周旋后,两组人马分别登上小艇,奋力驶回母船。
其中一路人马的小艇发生了机器故障,在风雨交加中迷航,只好在黄海中随波逐流。
为了不让小艇漂回大陆,他们把青布条绑在桨上,树在船头,作为风向标,同时以手脚划船;在饥寒交迫之中,甚至饮尿解渴,历经四昼夜,直到6月6日才在全州岛上被一艘韩国渔船救起。
15人中,成员李秉铭已死亡。刘德翰把战友的尸体坚持带回台湾,不忍其埋骨异国。剩余14人先后返回台湾。
1965年7、8月,国军开始“田单作战”,8月6日清晨,担任突击护卫工作的台湾海军“剑门”与“章江”号军舰被中共雷达发现,经过四个小时激战,两艘军舰被击沉,官兵300多人阵亡,这就是著名的“八六海战”,国军海军总司令刘广凯引咎辞职。
1970年,蒋介石年老体衰,很少视事,蒋经国掌握军政大权其政策也开始由“反攻大陆”转为建设台湾。突击计划被搁置。
1975年,中共宣布释放一批“美蒋特务”,共有56名反共救国军人员被送到香港。曾经担任“海虎计划”的副队长于东岱,在两岸关系改善后,曾与1990年返回山东老家探亲,曾任海上突击队总教官的刘醒华于1995年回南京扫墓,可谓“劫波渡尽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下一篇: 越军特工夜里 两次摸到54军军长窗前暗杀
79对越反击作战我军的几个败类
当李昌钰这次遇到的对手来自中央情报局
中印另一次大规模边境冲突 你知道吗
对越反击战我军被俘人员的安排情况
相信你的男友还是闺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b4l4JE-A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