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功能很复杂,也很奥妙。
昨天看影片《Astrid》,看到一个场景,Astrid生孩子后,双乳就开始分泌人奶了。这虽然是个常识,可是这里面的机制是如何形成的?上帝是如何设计才能达到这个机制?太令人惊奇了。
对于大脑的记忆,我不是什么专家,没有研究。但是通过对我先生的观察,我有一些发现。
我可以把人脑的记忆床当作一个药店里的药柜。
在药柜的底层是长期记忆,中层是短期记忆,上层是闪电记忆。
老公生病后,医生说,他的长期记忆会保留,比如20年前发生的事情,小时候的事情,都记得。确实是这样,也就是说,底层的抽屉,里面的东西都完好无损。
医生又说,五分钟前发生的记忆,他完全无法保留,也确实是这样。也就是说,上层或者中层的抽屉被损坏了,里面放不下东西了(记忆保留)。试想,他过了一天,从早到晚,可是他的记忆里存不下东西。也就是说,他这一天白过了,没有内容,过与不过,对他的感觉是一样的,是空的。这是一种多么奇怪的体验啊?我们健康的人,是无法理解的。
我感觉,做梦的记忆,是闪电记忆。也就是柜子最上层的抽屉。梦醒时分,还依稀记得一些内容,但是很快就消失了,怎么回忆,都想不起来。也许那最上层的抽屉,里面压根就没有空间,根本就存不了东西。
还有一种是错乱记忆。
刚开始,我发现老公常常把昨天发生的事情,当作是今天发生的事情。我基本上每晚都要作测试,问老公,今天我们做了些什么?一天之间发生过哪些事情?他往往会把前一天的事情拿出来讲。这就是把抽屉搞错了,应该存放在昨天的事情,却把它存放到今天的抽屉里去了。
后来,我又发现,老公常常会场景记忆混乱。比如,我带他去饭店吃饭,他常常会对我说,我们以前来过这里吗?怎么那么熟悉?这是不可能的。我带他去的地方,都是我们第一次去旅游的地方。这也是把抽屉搞错了。明明是现在刚刚看到的场景,应该放到“现在”的抽屉里去,却放到了“过去”的记忆抽屉里去了。
最近,我给老公弄了一张图书证,可以去小镇上借碟片来看。我们俩都喜欢看碟片。可是,每看一张,老公都说,这部片子,它以前在电影院里看过。刚开始,我都相信他,以信以为真。昨天晚上,我们看《Astird》, 他又这么说了。我开始质疑他的说法。因为这部电影是2019年拍的,那个时候,他已经病了。我们俩一起生活了30多年,要看电影,除非我陪他去看。而我绝对没有看过《Astrid》,那他怎么可能看过呢?所以,这又发生了记忆错位。也就是现在看到的电影场景,他马上将它们投入到了过去的记忆抽屉里。而且信誓旦旦地说,他肯定看过,肯定是在电影院里看的。
最近,我在读文学城朋友推荐的一部书《The End of Alzheimer’s》。发现,里面提到的许多症状,我都有。比如,刚刚想的事情,马上就忘了;要去拿一样东西,记不得是什么东西了;算数常常算错,我以前数学是很好的;不识脸谱,这个我一直都是,我记不清德国人的脸,亚洲人还行,原来这也是老年痴呆症的一种。还有,就是语言混乱,比如心里想的是A,出口却是B。过了65岁,这个现象变得越来越明显。
我正在认为,自己可能越来越接近老年痴呆症了。
我多么希望,我们的记忆床,能够保持原有的次序,不要将记忆乱存,或者根本就存不进去,抽屉坏了。
我多么希望,能有一个好的Handwerker来帮助我们!!!!